个人资料
正文

时事述评: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06年02月21日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个
06年2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北京消息】 2006年2月21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主持例行记者会。下面是有关中日关系、伊核问题的节选。   问: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秀直在访华期间表示,在1985年中曾根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之前,中方对几任日本首相数次个人参拜并没有提出过抗议。你认为日方的上述说法是否属实?中方是从什么时候起、以什么理由反对日本领导人以个人名义参拜靖国神社的?   答:无论从历史和现在的情况看,中方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是明确和坚定的。中日之间关于历史问题是有共识的,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已就历史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当前历史问题主要表现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使历史问题再次突出。由于日本领导人连续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使目前中日关系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中方要求日方在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采取正确态度,这是中日关系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础。如果这一政治基础被破坏,中日关系将受到严重损害,正如今天所发生的情况一样。 因此,日方在此问题上不要抱有什么幻想或找什么借口来粉饰,甚至把责任推向中方。这样做对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是无益的。在目前情况下,日方应该采取切实、真诚的态度改变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做法,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条件。   问:据报道,日本经产大臣二阶俊博将于近日访华,胡锦涛主席也有可能会见他。请证实。这是否表明中日贸易关系会有所突破?   答:应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邀请,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将于2月21日至23日访华,他将在今天晚些时候抵达北京。访问期间,双方将就中日经贸关系交换意见。据我了解,温家宝总理和唐家璇国务委员将与他会见。我没有听说胡锦涛主席将会见二阶俊博先生的消息。目前,中日经贸合作的总体情况是良好的。我们希望日方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真诚的态度解决中日关系中的困难,这也将有利于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   问:最近伊朗和俄罗斯就伊核问题进行了会谈。伊朗称不会将浓缩铀活动转移到俄罗斯境内。中方的立场是否有所改变?第二个问题,据报道,中国发改委主任马凯下周将访问伊朗。请证实。   答:我们注意到伊朗和俄罗斯有关伊核问题的磋商昨天已经开始了。中国支持俄罗斯与伊朗就伊核问题举行谈判,希望俄伊谈判能取得积极成果。在当前形势下,中方希望伊方恢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为通过谈判妥善解决伊核问题创造条件。尽管目前伊核问题谈判面临一些困难,中方会一如既往地同有关各方保持接触与沟通,继续为推动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尽早妥善解决伊核问题进行外交努力。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建议你向发改委了解。   问:有报道称此次日本经产大臣访华将谈及东海开发问题,请你证实。此次访问是否是上次中日战略对话的成果之一?   答:在这次访问期间,中日双方将就中日关系中有关重要问题交换意见。如果在会谈中谈到东海问题,我认为也是正常的事情。   问:你刚才说希望伊朗方面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如果伊朗不这样做,中方认为会有什么后果?第二个问题,在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秀直时,中方向他传递了什么信息?   答:现在国际社会正在努力促使伊朗方面恢复暂停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在伊朗核问题上,我们认为,国际不扩散体制应该得到维持,伊朗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履行其作出的有关承诺。同时,伊朗也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当前的关键是国际社会通过做各方的工作,推动伊朗核问题通过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   最近有一些日方官员到中国访问。中方始终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按照胡锦涛主席关于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推动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一方针没有改变。但目前的关键是,日方应该做出相应努力,切实遵守中日之间三个政治文件确定的重要原则,改变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和做法。   问:据俄罗斯方面的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份将访问中国,请介绍他访华的日程,与哪些领导人会谈会见,会谈的主要议题。   答:双方已经商定,在今年早些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次访问是在重要的时期重要的年份进行的一次访问。今年将在中国举行俄罗斯“国家年”,普京总统访华对中俄互办“国家年”具有重要意义。访华期间,他将与中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中俄互办“国家年”的开幕式,并与胡锦涛主席举行重要的会谈。中俄两国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会谈的议题将很广泛,既包括双边问题,也包括国际问题。双方将广泛交换意见,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问:普京总统访华具体日期是哪天?   答:双方正在通过外交渠道协商具体时间,等时间确定后,我们会向大家公布。   追问:一定是3月份吗?   答:今年早些时候。因为他要参加中俄国家年的开幕式,所以不会太晚。3月份可能性较大。 【时事点评】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在记者会上、有一段“答记者问”显然是“问的”别有用心、“答得”滴水不漏,并引起了我们的高度注意。原文如下: ●“这位提问的记者”似乎“非常了解”中川秀直访华的“目的” 问: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秀直在访华期间表示,在1985年中曾根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之前,中方对几任日本首相数次个人参拜并没有提出过抗议。你认为日方的上述说法是否属实?中方是从什么时候起、以什么理由反对日本领导人以个人名义参拜靖国神社的?  答:无论从历史和现在的情况看,中方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是明确和坚定的。中日之间关于历史问题是有共识的,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已就历史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当前历史问题主要表现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使历史问题再次突出。由于日本领导人连续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使目前中日关系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中方要求日方在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采取正确态度,这是中日关系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础。如果这一政治基础被破坏,中日关系将受到严重损害,正如今天所发生的情况一样。 因此,日方在此问题上不要抱有什么幻想或找什么借口来粉饰,甚至把责任推向中方。这样做对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是无益的。在目前情况下,日方应该采取切实、真诚的态度改变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做法,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条件。 显然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位提问的记者不仅详细掌握中川秀直访华与中方交流的“话题”、还非常了解中川秀直将这些“话题”带到北京的“真实企图”:那就是借中美在伊朗问题、台湾问题的“激烈对立”、试图为自己因对美国一边倒而陷入的外交孤立、找到“一丝突围的缝隙”。 ●小泉让中川秀直在中国的土地上“宣布”他“盼着退休”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根据报道,中川秀直是以“党务工作者”的身份来访的,他在到达北京之前、在上海华东师大做演讲时、曾经说了句俏皮话,说“小泉纯一郎正盼着在9月份退休”。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比较唐家旋之前已摆明“中国已经不对小泉纯一郎抱任何希望”的态度而言,小泉让中川秀直在中国的土地上“宣布”他“盼着退休”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的了,那就是:他小泉也不对中日关系改善抱任何希望。 ●不论是中川此次访华是为小泉“送终”、还是为安倍“接生”,都面对着这么一个问题 显然,既然“中日”高层的态度是如此针锋相对,那么,改善中日关系的机会就只能在日本下一任领导人上台之后才会产生了。然而,众所周知,中日关系如此冰冷的症结就是靖国神社问题、就是历史问题。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中川秀直此次访华是为小泉纯一郎“送终”、还是为安倍晋三“接生”,都面对着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中日关系究竟如何才能解冻? ●中川秀直此次访华的真实目的 事实上,想弄清楚假如小泉纯一郎在退休之前、或者在他“退休”、安倍晋三、或者麻生上台之后,日本首相是否可以以个人的名义参拜靖国神社来换取中日首脑恢复对话、从而打听北京的“历史底线”、正是中川秀直此次访华的真实目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正是在把握了这一点的基础上,“那位记者”才提出了那个“别有用心”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也才做了个“滴水不漏”的回答。 在这里,我们不妨再听听刘建超是如何回答的,他说“........中方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是明确和坚定的。中日之间关于历史问题是有共识的,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已就历史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使历史问题再次突出”,“...............因此,日方在此问题上不要抱有什么幻想或找什么借口来粉饰.......这样做对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是无益的。 非常清楚,中川秀直在北京这里得到的答案无非就是:不论小泉纯一郎下台也好、安倍晋三上台也罢、如果真想改善中日关系的话,那么,“日方在此问题上不要抱有什么幻想或找什么借口来粉饰”。 在我们继续今天的东亚部分之前、再来看一则相关消息。 德外长:中日关系可修复,德法和解就是例子   【东京消息】据报道,正在日本访问的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稍早前表示,尽管有痛苦的历史记忆,但是中日两国可以修复关系,并说德国二战后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和解就是一个例子。   “能否成功构建东亚的未来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与日本能否进行合作。”施泰因迈尔说。他去年11月上任,此次访问是其首次亚洲之旅。   施泰因迈尔说,“如果通过贸易、投资、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来开放边界,就是打了几百年仗的国家也能获得和平和繁荣,这点在欧洲已经访问中国。他的此次亚洲之旅共有三国,首站是韩国。 【时事点评】事实上,自这一轮伊核危机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关注欧洲对东亚局势的立场、特别是对影响东亚稳定的中日关系、台湾局势的态度。 ●德国外长何以在东东京以“法德关系”为实例进行“现身说法”?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德国外长在日本的土地上、针对中日冷淡政治关系、以“法德”的摈弃前嫌为实例所做的这番“现身说法”,其“愿意充当”中日关系调解人的意愿是表露无疑。显然,作为欧洲“三驾马车”之一的德国,在目前情况下、它所发出的声音都可视作欧盟的“主要态度”。 ●欧洲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另外,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是,德国、或者是欧洲、最终能否“仅靠嘴巴”就实现“这种愿望”倒还是次要的,在我们看来,重要的是欧洲表达“这种愿望”的“本身”。 显然,德国的这种“现身说法”就是在代表欧洲摆明一种明确的“态度”、代表欧洲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欧洲人愿意出来帮助稳定东亚局势、特别是在“有的人”企图“以东亚紧张、去‘挤兑’中东缓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与华盛顿的“虚假态度”相比、德国人的“劝告”显得诚恳得多 在这里,我们想再次强调的一点是,与华盛顿那种以“中日关系紧张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虚假理由”为由、进行的所谓“愿意充当中日调解人”的“虚假态度”相比,欧洲人这种“成功构建东亚的未来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与日本进行合作”的劝告、显得诚恳得多。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道理很简单,在这个时候,在美国人的战略注意力始终没有离开过中东、中亚的背景下、在“中欧俄”仍然在与华盛顿在中东、拿着巴以问题、伊拉克问题、特别是伊朗问题“吵得正欢”的时候,在华盛顿企图“以东亚的不稳定”来威胁北京、降低“中欧俄”在中东方向的政策协调能力的时候,一个稳定的东亚,无疑更加符合欧洲的利益、而不是美国人的利益。 ●欧洲人恐怕是在盘算着“还有另一条路”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日本没有清算“小泉路线”、中日关系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如果欧洲人有心以“充当中日关系的调解人”为开端、来帮助稳定东亚局势的背后,恐怕是在盘算着“还有另一条路”可走。在我们继续讨论“欧洲人的盘算”之前、再来看“两则小档案”。 资料:韩研究称朝鲜经济过度依赖中国 【东方档字NO.200602100412】韩国“韩国银行”金融研究院今天发表的资料指出,自2000年以来,朝鲜与中国间的贸易额每年以百分之三十增加。朝鲜经济成长率每年上升三点五个百分点,目前经济过度依赖中国之际,美国对朝鲜采取封锁打压政策,可以说是“绩效不彰”。 资料:小泉:日单方面制裁朝鲜是否有效尚存疑问  【东方档字NO.200602130117】日本共同社消息,针对有意见指出应对朝鲜实施经济制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天中午表示:“(经济制裁)有起效和无效两种可能。近几年朝鲜同日本的(贸易)往来在减少,而朝鲜同中韩间的贸易目前则在不断增加。(日本)政府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认清国际局势。” 据报道,小泉是在首相官邸回答记者提问时作出上述表述的。 【时事点评】在这里,我们还想请大家注意的一点是:与布什政府高官访问亚洲时的行程安排截然不同的是,同样是出访“中、日、韩”三国,德国人却将韩国之行放在了第一站,北京之行放在最后一站、将日本放在了“最不引人注意”的中间。 ●早就在“朝核六方会谈”门外张望了几年的欧盟、是否有这样的两个想法呢? 巧的是,就在这位德国外长到达韩国的前后,韩日间又因独岛(日称竹岛)的主权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还有,韩国还在公开地对美国强硬的朝核政策表示不满、并宣称将扩大与朝鲜在经济上的合作规模。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早就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门外张望了好几年的欧盟、是否有这样的两个想法呢?第一:“借这个机会”切入到朝核问题进程中去;第二,借这个机会参与朝鲜半岛经济整合。 ●在克林顿时代,华盛顿决策层就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外交成果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这两种愿望对欧洲人而言,都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也许大家还记得,在克林顿时代,华盛顿决策层就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外交成果、那就是用一个美国主导的“亚太峰会”、构建的一个“亚太经济圈”,成功地将在经济上对美国最具威胁的欧洲、从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亚太区域“给圈了出去”。 ●在华盛顿眼里的APEC,可以达到“双重目的” 事实上,APEC是欧盟的一个“痛点”。在东方评论员看来,APEC在华盛顿的眼里、从其建立、到运作的整个过程,向来就是一个以美国的后院美洲经济圈为根据地、借助一个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经济区域、试图达到一面通过主导这一区域内的经济活动、达到遏制中国、日本这两个竞争对手在经济上的挑战,一面通过掌握亚太经济的主导仅、从而牢牢掌握全球经济主导权、继而在全球范围内打压欧盟经济、遏制欧盟在经济上的挑战之“双重目的”。 事实证明,尽管欧洲为了打破美国的这一企图、与亚洲之间另建了一个“欧亚会议”对话渠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欧亚会议”只是个空壳、没有任何实际内容。 反过来看,尽管亚太峰会随着美国“相对实力”的下降,也是流于型式、但是,对“欧美”角力而言,APEC本质上仍然发挥了一个尽可能将欧洲政治、经济实力隔绝于环太平洋区域、从而将欧盟那“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软实力”“圈”在太平洋之外的“有效作用”。 ●欧盟想介入朝核进程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介入朝核进程还只是一种手段 根据我们的观察,东方评论员认为,欧盟想介入朝核进程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介入朝核进程只是一种手段、其真实目的之一、就在于借对东亚格局有着重要影响的朝核问题、与东亚的“中日韩”“搭上话”、与东盟“搭上话”,一来可以在欧盟经济、与“10+3”之间建立对话管道、二来也是就此打破华盛顿的封锁、全面切入亚太经济圈。 ●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的诸多问题 显然,在目前中东、中亚、东亚的局势都非常微妙,“中欧俄”有必要全面协调各自政策的情况下,在北京已经挤进了“伊核六方会谈”、并正在想办法挤进“中东和平路线图”“四方会谈”的情况下,在“中俄”已经通过 “上海合作组织”一步步挤出美国势力、主导了中亚局势的情况下、是否也愿意在朝鲜半岛上给欧盟一个机会、一方面让欧洲取代日本、成为韩国借以消除那种在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机遇论”之间“患得患失“的心理因素、从而进一步挤压日本的战略空间,一方面也借助欧洲的经济力量、利用其急于挤进亚太经济圈的心理、加快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启动速度呢?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的问题。 ●欧洲支持东亚、东北亚稳定的政治、特别是经济因素在“发酵” 值我们认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外长确定东亚访问行程之后,之前曾经对利用日本来平衡中国寄予了厚望的韩国、在“拉日本参与朝鲜半岛经济整合”迟迟没有下文之后,其对日强硬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了、在我们看来,这中间显然有欧洲支持东亚、东北亚稳定的政治、特别是经济因素在“发酵”。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就是在“中朝”经济关系日益紧密、日本担心它对朝鲜的最后一点影响力(经济)也彻底失去、韩国因担心朝鲜日益依赖中国而失去整合朝鲜半岛经济主导权的情况下, 特别是欧洲“也许可以”取代日本、从经济上帮助韩国启动朝鲜半岛经济整合进程的情况下,小泉纯一郎的“亲密助手”、安倍晋三的“监护人”、日本自民党的决策核心人物中川秀直,与小泉内阁中曾经公开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负责日本经济事务的日本经产大臣二阶博俊、也就先后来到了北京。 下面,我们将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中东。在一则伊朗国家通讯社的报道之后,东方评论员将结合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伊朗问题的部分、开始今天的伊核专题。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