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扑向陆地的钢铁风暴之海上对地攻击武器 zt

(2006-08-22 16:25:41) 下一个
海军力量可以自由游弋于世界各大洋,是唯一一种可以“全球到达”的攻击兵力,在追求“零伤亡”战争的今天,海军无疑是最佳的对地攻击力量。事实上,近十年来爆发的多场局部战争(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03年3月的“伊拉克自由”战争)几乎毫无例外都是由海上力量率先发起攻击而拉开序幕的。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推出或正在研发各种各样的海上对地攻击武器(包括导弹、火炮、火箭、炸弹等),其中有些已在实战中屡试不爽,立下赫赫战功。可以相信,在未来的战争中,这些先进的海上对地攻击武器将成为扑向陆地的钢铁风暴,笼罩整个陆上战场。 1994年,美国海军确立了“由海向陆、前沿军事存在”的作战理念。美国认为,以进攻态势前向部署的美国海上力量不仅应确保美国轻而易举地控制海洋,而且在战时还应具有强大的、直接从公海上发起对陆攻击的能力。1998年,美国海军在一份报告中再一次重申支援陆上作战是美国海军未来的一项重要使命,该报告明确宣称,“不管何时何地,也不管现在和将来,美国海军都应确保美国拥有从海上施加决定性影响的能力”。目前,世界各海军大国都已认同了美国海军“对地攻击”的作战构想,并据此研发了各种各样的海上对地攻击武器。 西方国家认为,在从现在起的很长一个时期内,冲突和战争将大多发生在沿海地区,21世纪的海军将从大洋作战转向近海作战,因此,海军不仅应象过去一样拥有制海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 作为世界第一海军大国,美国海军已从90年代初期开始调整其未来发展战略,并据此实施了本质上可说是远征作战的战略部署,美国人认为,世界上近80%的国家濒临海洋,约75%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500千米以内的地区,80%的工业设施位于距海岸300千米左右的范围内,更有140余座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城市(含大多数国家的首都)距海岸不超过500千米,美国要控制全世界,就必须首先控制这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这就要求美国海军必须在战争爆发的前几天内,从海上用各种手段对敌国沿海和本土纵深的各种目标进行大规模的精确打击,极大地削弱敌方维持战争的能力,为最终陆上决战并夺取胜利创造条件。美国海军的这一作战理念在近年来的多次局部战争中已经反复得到验证: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8的“沙漠之狐”行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动到2003年3月的“伊拉克自由”战争,虽然每场战争都是围绕陆地展开的,但先期突袭火力和持续打击火力均毫无例外地来自海上,海军对地攻击武器对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战斧”/“战术战斧” 对地攻击导弹 提起“战斧”导弹,人们几乎耳熟能详,因为它是世界各国海军现役的众多导弹中迄今使用次数最为频繁、战绩最为“辉煌”、名声最为“显赫”的一种导弹,其精确而强大的攻击能力不仅使“敌人”闻之色变,而且使其成为近年来每场战争的“急先锋”,以致有人将其冠以“美国国家导弹”的美誉。 “战斧”导弹是一种靠发动机推动克服前进阻力、靠弹翼的气动升力支撑其重量、以近乎恒速和等高状态飞行的巡航导弹(亦称飞航式导弹),可说是一种亚音速低空飞行的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它可以用“软”、“硬”破坏方式,对远在1000海里之外的敌陆上防空设施、大型建筑、控制指挥中心、地下工事、桥梁以及某些用普通战机无法攻击的高价值目标发动全天候的、精确而具毁灭性的打击。 “战斧”导弹1973年由雷声公司开始研制,1982年装备部队。作为战术打击武器,“战斧”对地攻击导弹的首次实战使用始于1991年的海湾战争,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屡屡为美国的军事行动“冲锋陷阵”,立下了“可圈可点”的汗马功劳。 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战斧”对地攻击导弹已在实战中使用近3000枚,这不仅使其创造了世界现役各种导弹实战使用的最高记录,而且也使其战术应用价值名闻遐迩。美国第六舰队司令(曾任科索沃“盟军行动”北约海军司令)墨尔菲宣称,“‘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缩短了战略应用到战术打击间的距离,是特混舰队指挥员最为得心应手的武器。”“战斧”导弹不但具有精确而强大的杀伤威力,而且对敌手具有巨大的心理震慑作用,伊拉克军队的不堪一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战斧”对伊军的震慑使然。据一位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滞留在巴格达目击战况的外国记者说,“‘战斧’巡航导弹在巴格达的高楼大厦群中迂回穿行,直取目标,像手术刀一样精确地将巴格达通讯大楼拦腰截断,其状其景甚为恐怖。” “战斧”对地攻击导弹配有五种不同的战斗部:一是20万吨TNT当量的W-80核战斗部,重122.6千克(这是目前核装置小型化的最高水平),射程2500千米,属战略型弹头,专用于攻击导弹发射井、地下防空指挥中心等各类“硬”战略目标,该战斗部从未使用过;二是B61型半穿甲常规战斗部,重454千克,具有强大的侵彻作用和伴生爆破效应,主要用于攻击桥梁、机场跑道、地下坚固工事等目标;三是WDU36/B型常规整体式战斗部,重317千克,靠爆炸冲击波和高速破片毁伤目标,可在目标近处爆炸,也可钻入目标内部爆炸,主要用于攻击工业建筑、地面飞机、集群车辆等目标;四是装有166枚BLU-97B型综合效应子炸弹的子弹药战斗部,具有爆破、杀伤、穿甲、燃烧等多种功能,主要用于攻击面积较大的“软”目标和分散目标,如军营、有生力量集结地等;第五种是装有碳纤维的专用战斗部,专用于使敌方高压输电线路产生短路,从而破坏其电网系统,该战斗部尚待美国防部批准。以上第二、三、四种战斗部在近些年的战争中广为使用,这种多弹头适于一弹的特点也是“战斧”对地攻击导弹战术应用价值巨大的具体体现。 “战斧”对地攻击导弹既可由水面舰艇发射,也可由水下潜艇发射。舰射型原采用四联装装甲箱式发射装置(每分钟可发射两枚),现已全部改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潜射型采用533毫米标准鱼雷发射管或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Mk36型垂直发射管。据最新资料称,“战斧”对地攻击导弹未来将采用全新的发射方式:舰射型将采用雷声公司全力开发中的周边式垂直发射装置,该系统是为美海军未来的DD(X)对地攻击驱逐舰研制的,由四个分离的四单元发射舱室组成,结构紧凑,技术先进,目前已进行过前期试验;潜射型将采用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正在开发的多联装全弹式筒形发射装置,这是一种为美海军巡航导弹核潜艇开发的新型导弹发射系统(注:美国海军计划中的四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将由现役“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型而来,2003年国防预算中已拨出8.3亿美元进行先期两艘的改型。每一艘可携载154枚“战斧”对地攻击导弹,用以替换现役的“三叉戟”核弹道导弹。第一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将于2007年拥有作战能力,全部四艘将于2010年之前投入服役),每套系统可容装7枚“战斧”导弹,2003年1月14日已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 最为值得称道的是,“战斧”导弹采用了“惯性制导+地形匹配制导+GPS制导+数字式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制导”这一连续性的全程复合制导体制,使其具有了“百步穿杨”的高命中率:飞行1000多千米后,仍能保证几米之内的高精度,也就是说,其100米的飞行误差仅为2毫米左右,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现役“战斧”对地攻击导弹有两大基本系列:BGM-109C(包括BGM-109C舰地型和UGM-109C潜地型)和BGM-109D(包括BGM-109D舰地型和UGM-109D潜地型)。两种系列的弹体外形、总体尺寸、重量、助推发动机和发射平台都相同,不同之处是战斗部、主发动机和制导系统。两种系列的“战斧”都有Block-1、2、3三种型号,服役于不同时期。其中,Block-1型是1982年投入服役的基本型,是“战斧”常规对地攻击导弹家族的第一个型号,但自入役至今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Block-2型于1983年开始研制,1986年3月初具作战能力,随之装备美国海军。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Block-2型“战斧”首次投入使用,立下赫赫战功,以后又多次扬威中东,逞凶巴尔干,大有“唯我独尊、无与争锋”之势。Block-3型于1989年提出研制计划,1992年又根据海湾战争中Block-2型的某些不足改进了设计方案,1993年试验成功,1994年正式投入服役。Block-3型“战斧”在服役两年后的“初试牛刀”中便出手不凡:1996年9月,美国对伊拉克“禁飞区”内的防空设施发射了31枚Block-3“战斧”导弹,结果命中29枚,攻击成功率达94%,创“战斧”问世以来的最好实战记录。之后,Block-3型“战斧”又在伊拉克“沙漠之狐”、南斯拉夫“盟军行动”和阿富汗“持久自由”等战争中频频亮相,屡试不爽。在2003年3月的“伊拉克自由”战争中,Block-3型“战斧”更是作为美国的“首发阵容”而“身先士卒”,对伊拉克境内的锁定目标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精确攻击,为这场战争的速战速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美海军的“由海制陆”战略构想和“非接触”作战理念再次提供了佐证。 目前,在美国海军中服役的“战斧”对地攻击导弹主要是风头正劲的Block-3型。在对阿富汗“塔利班”基地组织开战(2001年10月)前,美国海军拥有2000枚“战斧”导弹,但由于多次出战的消耗,美国海军在“伊拉克自由”战争前就已发现“战斧”“库存”危机。因此,美海军一方面要求雷声公司加速生产Block-3型“战斧”,另一方面要求将库存的所有Block-2型(约700余枚)改型为Block-3型。到目前为止,Block-2型的改型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已于2003年初交付美国海军。Block-3型的生产正在加速进行,据雷声公司称,只要资金到位,公司将把Block-3型“战斧”的月产量从40枚增加到50余枚。 除美国外,英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并使用过“战斧”对地攻击导弹的国家。1995年10月,美国同意向英国出售“战斧”导弹。1996年初,英国皇家海军“辉煌”号核潜艇对无弹头“战斧”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后又进行了多次试验并对潜艇进行了改装。1999年上半年,英国海军“辉煌”号潜艇携Block-3型“战斧”对地攻击导弹参加了“盟军行动”。在对南联盟进行的空袭中,英军潜射“战斧”一举摧毁了南斯拉夫内政部大楼,继而又摧毁了科索沃地区的一个防空雷达基地,首开英国海军实战使用“战斧”的先河。2002年,英国又向雷声公司订购了65枚Block-3型“战斧”对地攻击导弹,拟装备其“快速”级和“特拉法尔加”级攻击型核潜艇。有消息称,除潜射型“战斧”外,英国海军还计划在未来的45型防空驱逐舰(首制舰将于2007年服役)上装备舰射型“战斧”对地攻击导弹。 “战斧”对地攻击导弹自服役以来一直久盛不衰,屡立战功,似乎不可一世,如日中天,但其在历次实战中的“表现”却并非尽善尽美。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03年的美英攻伊战争,“战斧”的发射成功率一般都在98%以上,但综合命中概率却只有80%~85%,而且时有“失足”之误。其实,美国人早就发现了“战斧”的一些问题(例如飞行速度慢,自身防护差;造价奇昂,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任务规划时间过长,等等),而且也早已认识到,随着其它国家海军对地攻击武器的崛起,“战斧”的“王者”地位正在慢慢地被吞噬,其独领风骚的时代也已开始走向终结,于是陆续采取了一些对策加以补救。下文将要述及的各种新型对地攻击武器(尤其是“战术型战斧”导弹)就是其中的若干举措。 1997年2月,雷声公司提出了“战术型战斧”对地攻击导弹的基本设想,引起了美国海军的极大兴趣。在美国国防部的要求下,美国国会遂批准了一项预算修正案,从1998财年军费中拨出2.3亿美元专项费用,“战术型战斧”导弹的研制和开发工作随之正式启动。 “战术型战斧”导弹是一种全新的对地攻击导弹,虽然从名称上看仍然属于“战斧”系列,而且极有可能被冠以“战斧”Block-4的序号,但“战术战斧”与制式“战斧”相比已“脱胎换骨”,有着更新换代般的差别。与已经大量实战使用的“战斧”对地攻击导弹相比,“战术型战斧”更为先进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 飞行中可重新选择目标并伺机发起攻击 “战术战斧”发射后,如果目标或作战任务发生变化,即可根据指令在飞行距离不超过400千米的战区上空进行长达3~4小时的战术盘旋待机飞行,同时其GPS接收机的超高频通信卫星数据链路从卫星、预警飞机、无人机或岸基设施上实时接收目标的重新瞄准和定位数据。一俟这些数据输入导航系统,“战术战斧”即改变航向,对重新确定的目标(重新装定的目标可达15个)发起攻击。“战术战斧”的这种转换攻击能力是世界上现役的任一种巡航导弹都不具备的,可说是武器制导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颠峰”之作。雷声公司宣称,在未来的战争中,无论是固定目标或机动目标,都无法躲开“战术战斧”的毁灭性打击。 ● 作战任务规划时间大大缩短 对于需远程奔袭的对地攻击巡航导弹而言,其任务规划时间的长短对于可否攻击“时间敏感性”和“时间关键性”目标、实现“发现即摧毁”的战术目的至关重要。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战斧”的任务规划时间需要72小时(这曾使得许多列入计划的打击目标逃之夭夭);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战斧”的任务规划时间缩短为101分钟;在2001年的阿富汗“持久自由”战争中,这一过程又缩短到19分钟;而“战术战斧”由于采用了最先进的制导和导航系统,加之任务规划工作可在发射平台上完成,因此又使整个作战任务规划时间进一步缩短到10分钟左右,基本上拥有了对各种目标进行实时打击的能力。 ● 拥有目标杀伤效果评估功能 “战术战斧”导弹装有与战场指挥中心相链接的数据链路,其头部还加装有评估战损用电视摄像机,可将导弹的状态信息传回到舰载终端,并在导弹命中目标前瞬间向指挥中心发回目标的最后一幅图像。据此,操作人员就可对导弹是否命中目标以及杀伤效果作出评估,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攻击。向同一目标发射的第二枚“战术战斧”还可以检测并反馈第一枚导弹的攻击效果;如果操作人员判定目标已被摧毁,即可迅即指令第二枚导弹转而攻击其它目标。“战术战斧”的这一目标毁伤评估功能使攻击同一目标所需的导弹数量大为减少,也使战争成本和发射平台载弹量相应降低。 ● 造价大幅度减少 “战斧”对地攻击导弹造价高昂,每枚成本120万美元以上,因而美国海军要求雷声公司千方百计降低“战术战斧”的制造成本,提出了单价不超过50万美元的近乎“苛刻”的要求。为此,雷声公司可谓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在弹体方面,一改过去的多部件铆接技术,采用了整体成形的机加工方式;在子系统方面,采取合并、整合方式减少复杂性,使子组件数量由原来的14000余个减少为8000余个;在电子线路方面,是将电子线路集中布置在一个独立区域内;在制导系统方面,引入了商业准军用元器件,采用了现代导航硬件技术和商业流行工艺;另外还采用了加速寿命试验技术和低成本火箭助推器技术,如此等等。以上一系列措施终使“战术战斧”的单枚造价降到57万美元(仅为原“战斧”的不到1/2),而且又提高了可靠性,减少了全寿命周期成本。 ● 攻击目标多样化 为完成不同的作战使命,满足攻击不同目标的需要,“战术战斧”将配装多种战斗部。除继续沿用Block-3“战斧”的WDU-36/B型整体高爆杀伤战斗部外,还将配用制导型子弹药战斗部(用于攻击集群装甲目标)、综合效应子弹药战斗部(非制导型,用于攻击机场、防空阵地等范围较大的目标)、智能型钻地战斗部(自带制导系统,可有选择地攻击深层地下目标)等。目前正为“战术战斧”加紧研制的是一种长杆式穿甲战斗部,具有强大的侵彻功能,专用于攻击加固目标(如加固掩体、工事、指挥所、大型仓库等)。该长杆式穿甲型战斗部目前正处于技术演示阶段,2005年可望获得初步作战能力。 较之“战斧”对地攻击导弹,“战术战斧”还有其它一些改进。例如射程增大到近3000千米;命中精度提高60%;发射平台载弹量减少40%;两次大修的间隔时间增加到15年;飞行高度和抗干扰能力都有所提高,如此等等。 “战术战斧”导弹于1998年年初由雷声公司开始研制,2000年6月通过关键性设计评审,随后进入组装和功能鉴定阶段。其间,美国海军对导弹的各种子系统和全弹进行了一系列功能试验、研制性试验、技术评估试验和制导飞行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2001年春天,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对“战术战斧”的火箭助推器、巡航发动机、空气动力结构和制导系统进行了首次地面试验。 2002年5月17日,雷声公司在马里兰州海军靶场对“战术战斧”导弹进行了首次地面点火试验,检验了火箭助推发动机的点火与分离、弹翼展开、进气口换位、巡航发动机起动等多种功能,试验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标志着“战术战斧”的研制获得了重大突破。 2002年8月23日,美国海军和雷声公司在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靶场对“战术战斧”进行了首次制导飞行演示试验。导弹从一个地面试验台上垂直发射升空,在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式景象匹配区域相关系统的引导下飞行了885千米,最后命中“目标”。导弹演示了多种飞行方式,其双向卫星通讯能力、途中重新确定目标能力、飞行中换向能力、末端机动飞行能力、可变角度俯冲能力等均得到了成功的验证。 2002年11月10日,“战术战斧”导弹在美国西海岸圣迭戈以西50英里海域进行了首次水下发射试验。试验中,导弹从水下正常潜望深度由一固定发射架垂直发射,飞出水面后弹载火箭发动机立即点火,几秒钟后达到飞行速度,随之,弹翼展开,火箭发动机燃尽分离,进气口伸出,导弹进入巡航飞行。在GPS系统、地形匹配系统和数字式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的引导下,导弹飞行了1400千米(含水上、陆上飞行段),末段又演示了其GPS抗干扰性能,最后飞入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在加里福尼亚中国湖的陆上靶场,以垂直俯冲方式命中预定“目标”。 2003年4月5日,美国海军对“战术战斧”进行了首次技术评估飞行试验。导弹从海军空战中心水上靶场的DDG-63“斯特德姆”号驱逐舰上发射(这是“战术战斧”首次由水面舰艇发射),飞越一段水上弹道后进入陆上飞行,最后命中位于中国湖的陆上“目标”。 2003年5月8日,美国海军对“战术战斧”进行第二次技术评估飞行试验。试验用“战术战斧”导弹配装了标准的实战用WDU-36/B型战斗部,由“斯特德姆”号驱逐舰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升空。导弹飞行了1300千米后(途中,飞行弹道在舰载武器控制系统的指令下进行了改变),准确命中并摧毁了位于圣古里门蒂岛上的一个“目标”。 2003年5月19日,“战术战斧”接受了第三次技术评估飞行试验。装有实战战斗部的“战术战斧”由白沙靶场的陆上试验台垂直发射后,完全按对地攻击弹道飞行,飞经多个三维航向点,最后在弹载制导系统的导引下击中预定“目标”。 2003年7月20日,美国海军成功实施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战术战斧”的技术评估飞行试验。这次试验是“战术战斧”导弹首次从潜艇上发射。导弹从位于圣尼古拉斯岛北部的“洛杉矶”级SSN-770“图森”号核潜艇垂直发射出水后,持续飞行一个多小时,航程达1300多千米,最后精确攻击了位于圣克莱蒙特岛上的预定“目标”。 至此,“战术战斧”对地攻击导弹的功能试验、研制性实验、制导飞行试验和技术评估试验已全部结束,接下去将进入最后的作战适应性评估阶段,拟安排4次试验。雷声公司项目负责官员宣称,“战术战斧”导弹下一步试验日程的安排可以确保导弹在2004年投入批生产并装备部队。 “战术战斧”导弹的开发明确放弃了“战略威慑”这一目标(制式“战斧”最初曾设想为一种前向部署的海上战略威慑武器),而以战术打击应用为主要目的,因而采用了结构更简约、成本更低廉的新型弹体,以致坚固性、抗震性和耐冲击性均较制式“战斧”逊色,只能由舰(潜)载垂直发射系统发射而不能用潜载鱼雷发射管发射。这对美国人来说倒无所谓,因为美国海军的绝大多数潜艇都备有垂直发射系统。但是,此举却使英国人不知所措,因为英国皇家海军潜艇均未配备垂直发射系统(此前皇家海军潜艇均用鱼雷管水平发射制式“战斧”导弹)。应英国人的强烈要求,2001年末,美国国防部正式批准开发鱼雷管发射型“战术战斧”导弹。2002年8月,美国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和雷声公司签订了近3000万美元的开发合同,要求在2005年年底之前推出可用于鱼雷管水平发射的潜载“战术战斧”导弹。有消息称,鱼雷管水平发射型“战术战斧”的研发工作目前正在顺利进行中,有望于2005年开始飞行试验,2006年获得初始作战能力。英国的7艘“特拉法尔加”级和5艘“快速”级攻击型核潜艇将率先装备。对美国人来说,虽然此举使导弹设计受到某些限制,但也扩大了“战术战斧”的适装范围,使得“海狼”级和“洛杉矶”级的部分核潜艇(未配装垂直发射系统)也拥有了发射“战术战斧”的能力。 目前,“战术战斧”对地导弹的批生产已经开始。据称,美国海军的总需求量为2000枚,英国海军计划采购量为200枚。另悉,雷声公司已获得授权,可向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出售“战术战斧”导弹。   ■“斯拉姆”/“增程斯拉姆” 对地攻击导弹 “斯拉姆”是英文Stand-off Land Attack Missile(防区外发射的对地攻击导弹)首字母缩写SLAM的音译名,是美国波音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在“鱼叉”反舰导弹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可在敌方防空区外发射、用于对陆上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机(舰)载型导弹,军用代号为AGM-84E。 “斯拉姆”的开发构想始于80年代中期。1986年3月,美国与利比亚发生军事冲突,美国海军舰载机用制式空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等对利比亚陆上目标进行攻击,但由于射程有限,美国人的A-6E飞机不得不在逼近目标时才发射导弹或投放炸弹,结果遭到利比亚地空导弹的频频反击,以致美国人的攻击不但收效甚微,而且蒙受了意想不到的损失。基于这一经验和教训,美国海军对空射对地攻击导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即应在敌方防空区外发射。1986年末,波音公司被授权开发全新的“斯拉姆”防区外发射的对地攻击导弹。由于该导弹是在“鱼叉”空舰导弹的基础上升级改进而成的,所以研制进度很快,1988年即投入试验,1989年获准批生产,1990年末形成装备,1991年便在海湾战争中首次用于实战。 AGM-84E“斯拉姆”集多种导弹的技术于一身:沿用了AGM-84A型“鱼叉”空舰导弹(美国海军的标准空舰导弹,1979年开始装备,曾在1986年、1988年和1991年的多次实战中成功击沉击毁过利比亚、伊朗和伊拉克的多艘水面舰只,目前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服役)的弹体、推进装置和控制系统等;借用了AGM-65“小牛”空地(舰)导弹(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装备的战术空舰导弹,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2001年阿富汗反恐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自由”战争中广为使用,目前在全世界29个国家服役)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借用了“白星眼”无动力电视制导滑翔炸弹的数据传输装置;加装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装置的含人回路控制系统;采用了全新的战斗部等,具有优良的战术技术性能。导弹全长3.85米,弹径343毫米,翼展914毫米,重量604千克,飞行速度为高亚音速,动力装置为涡轮喷气发动机,射程100千米以上,战斗部为高能炸药杀伤爆破型(重227千克),制导方式为惯导/全球定位系统中段导航加红外/视频末段制导(数据链路可为最后60秒的飞行提供“含人回路”制导功能),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小于10米,主要装备美海军的F/A-18型、P-3型和A-6E战机。 “斯拉姆”导弹主要用于攻击陆上高价值目标,也可用于攻击港口、基地设施和港内舰船等近海目标。作战前,先将作战任务规划确定的预定航线和目标数据等信息输入导弹,载机到达指定空域后发射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导弹可将飞行速度、目标位置及弹道航向等与事先存储的规划数据进行实时比较,不断修正航向,确保进入红外成像导引头视场内的某一预定点;在GPS装置的修正下,导弹准确飞向目标;在距目标尚有最后60秒的航程时,导弹发出提示信号,载机控制人员接到警示后,立即激活导引头,然后根据发回的视频图像识别目标;在弹着前20秒钟时,发射控制人员启动目标锁定程序,选择瞄准点;弹着前10-6秒钟,目标被最终锁定,导弹旋即精确地扑向目标并将其摧毁。 “斯拉姆”导弹也可以随机方式使用。用这种方式作战时,导弹朝目标方向发射出去,按预定航向飞行;至某一预定时刻,载机发控人员激活红外成像导引头,开始搜捕目标,同时将搜索的图像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发回载机;发射控制人员在显示器上发现目标后,立即使导引头关机并使其锁定目标的某一瞄准点,导弹随之发起自主精确攻击。 自服役以来,“斯拉姆”对地攻击导弹已在多次实战中小试“牛力”。1990年8月,庞大的美国海军舰队开始向海湾地区集结,准备向伊拉克开战。由于远程空地武器不足,美国人急不可待地将刚刚结束作战鉴定试验的“斯拉姆”调往前线,并于9月间对载机飞行员进行了“斯拉姆”攻击发射的强化训练。1991年1月18日,即海湾战争打响的第二天,从红海的“肯尼迪”号航母上起飞的两架A-6E“入侵者”飞机即各发射一枚“斯拉姆”,对伊拉克陆上目标进行了攻击,几天之后,美国海军F/A-18舰载机又用两枚“斯拉姆”对伊拉克的一座水电站实施攻击,第一枚洞穿了水电站的加固围墙,第二枚则从炸开的墙洞中直穿而过,击中水电站的核心部位,彻底将其摧毁,导弹头部的摄像机曾实时拍摄下这一经典场面;1999年,在北约国家对南斯拉夫发起的“盟军行动”中,“斯拉姆”再次“披挂上阵”,美国海军的P-3战机向南境内发射了14枚“斯拉姆”导弹,摧毁并重创了多个重要目标。 “斯拉姆”导弹在实战中的成功使用使美国海军深受鼓舞,但使用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射程有限,命中精度稍差,海湾战争中共发射7枚,只有4枚命中目标)也使美国海军耿耿于怀。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人立即着手对“斯拉姆”进行改进。最初的改进措施只限于换装弹载计算机和软件、改进目标指示系统、加装能量控制系统等,目的是提高导弹的发射高度,改善导弹的陆上飞行性能,小幅度提高导弹的射程等。经过有限改进的导弹暂称为“斯拉姆2”,并于1991年10月18日和1992年8月31日由F/A-18战机进行了两次发射试验(分别在白沙导弹靶场和穆古角海军空战中心进行)。虽然这两次试验均获得完全的成功,但美国海军认为这种“小修小补”后的“斯拉姆”不能满足“在280千米以上的敌防区外距离上对岸上高价值固定目标、海上或港泊舰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这一作战要求,于是又动议对原“斯拉姆”导弹进行大规模改进,并将这一改进型命名为增程(Expanded Response,又称“快速反应”)型“斯拉姆”防区外对地攻击导弹,军用代号为AGM-84H。 1994年12月,“增程斯拉姆”导弹项目正式启动;1995年3月,波音公司被授予全面研制合同;1997年3月18日,“增程斯拉姆”进行首次飞行试验(至1998年底共进行了15次飞行试验);2000年3月结束作战鉴定评估试验;2000年5月22日,美国防部宣布“增程斯拉姆”试验成功并已通过作战鉴定;三天后的2000年5月25日,“增程斯拉姆”获准投入批生产;2001年,“增程斯拉姆”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首次使用;2001年4月,新装有目标自动搜捕系统的“增程斯拉姆”在中国湖海军空战中心发射试验成功;2002年,美海军F/A-18“大黄蜂”战机用“增程斯拉姆”对地面移动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攻击发射试验;2002年9月3日,弹载目标自动搜捕系统的使用评估报告获得通过,“增程斯拉姆”导弹随之被批准可用于实战。 AGM-84H“增程斯拉姆”导弹全长4.37米,直径343毫米,翼展2180毫米(折叠后533毫米),重量674千克,飞行速度为高亚音速,动力装置为J402涡轮喷气发动机,射程330千米以上,战斗部为活性钛穿甲弹芯型(重227千克),制导方式为中段惯导/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加末段红外/地形匹配制导,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不到5米,主要用于装备美海军的F/A-18C/D/E/F“大黄蜂”和“超级大黄蜂”战机,也可装备P-3C和S-3B等其它战机。 和“斯拉姆”相比,这种全新的“增程斯拉姆”对地攻击导弹有以下几项改进:①用类似于“战斧”导弹的弹出式平面弹翼取代了原十字形弹翼,发射前弹翼收入后弹体下部,发射后自动弹出;②弹体头部改为V形,红外导引头外部加装了导流罩,以减小空气阻力;③弹体加长并配装更大的控制尾舵,提高了升阻比;④改用了227千克重的钛合金壳WDU芯-40/B穿甲弹芯战斗部和FM-155/B型可变时延期引信,杀伤威力更大,对硬目标的侵彻能力提高了一倍;⑤加装了自适应地形匹配系统,其电子设备可把地形高度的数字数据和来自GPS接收机的位置信息结合处理,发出导弹跃升或俯冲指令,使导弹隐蔽地逼近目标区;⑥采用了多通道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处理器一体化的导航系统,其先进的数据链可对瞄准点进行最后修正,使自动控制驾驶仪“冻结”目标区的视频图象,从而在极短时间内确定准确的弹着点;⑦配用改进型被动式红外导引头,具有全天候制导能力,可制导射弹对突然出现的目标发起攻击;⑧率先采用了目标自动搜捕技术,该技术利用了波音公司独创的图象或现场匹配综合算法,可帮助射手搜索到干扰环境(如城市闹市区)或恶劣气候(如暴雨、沙暴)条件下的目标,从而使得导弹以前所未有的末端精度对远程目标发起攻击,同时又不影响其含人回路控制装置对瞄准点进行修正和对作战效果进行评估;⑨推进装置虽仍采用了原来的涡喷发动机,但改用了变喉部截面控制,燃料效率更高,加之弹体气动特性改善、燃料箱加长等因素,导弹射程增大两倍以上,达330千米;⑩使用了新的任务自动规划模块,与载机的战术规划系统融为一体,使作战准备时间锐减到15~30分钟;如此等等。 据有关资料称,早在“增程斯拉姆”对地攻击导弹研制期间的1997年,波音公司曾又提出过一种新的“远程斯拉姆”概念。这种“远程斯拉姆”只是“增程斯拉姆”的加长型,采用了更大的战斗部(长1.47米,重335千克)和更大的燃油箱,以增大射程并加强对硬目标的杀伤能力。这种“远程斯拉姆”概念是为参加当时英国的“常规防区外导弹”项目竞标而提出的,后来竞标未果,发展工作也就暂时中止。然而,美国海军和波音公司对“增程斯拉姆”本身的改进工作仍在不断进行。据信,波音公司提出的下一步改进重点是:将电子设备和战斗载荷安装在一种新的弹体内;配装450千克的大威力战斗部;引入在飞行中重新进行任务规划的功能;采用最先进技术,实现目标实时瞄准;增加目标自动识别系统;如此等等。 1990年末机载发射型AGM-84E“斯拉姆”投入服役之后,美国海军又提出开发舰载发射型“斯拉姆”对地攻击导弹。经过三年的努力,舰载型“斯拉姆”于1995年研制成功,军用代号RGM-84E。1996年的一天,美国导弹驱逐舰“埃利奥特”号(DD967)对舰射型“斯拉姆”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导弹从舰载“鱼叉”发射箱中飞出,在F/A-18战机的末段引导下直接命中预定目标。第二天,“埃利奥特”号出动SH-60直升机提供末制导,再次发射了一枚“斯拉姆”,这第二枚导弹竟毫厘不爽地钻入头天被命中的目标弹孔中,命中之准确令人叫绝。令人不解的是,尽管舰载型“斯拉姆”取得了如此成功的试验结果,但至今仍未装备美国水面舰艇。究其原因,一说是美国人准备集中力量对“鱼叉”反舰导弹作进一步改进,使其具备对地攻击能力,以节约经费;一说是美国人暂时尚不准备使舰载型“斯拉姆”投入使用,因为美国航母的强大舰载机群时下足以完成其使命。 2002年,美国海军已和波音公司签署了364枚“增程斯拉姆”导弹的采购合同,美国海军的计划总需求量为700枚。另外,海军武库中现有的600枚制式“斯拉姆”已陆续升级改型为“增程斯拉姆”的标准。目前,导弹在美国海军中的列装工作正全面展开。作为一种防区外发射的对地攻击导弹,“增程斯拉姆”将大大增加载机的作战半径,从而大大提高了其生存能力。据悉,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向澳大利亚、英国、韩国和台湾出售“增程斯拉姆”的可行性。其中,韩国将以某种交换条件为前提而成为首家海外用户。 ■对地攻击型“标准”导弹 “标准”导弹是美国海军现役武库中最成功的导弹武器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防空、反导和对舰攻击。自上世纪70年代服役以来,“标准”导弹已经历了多次改进,已从最初的反舰型发展出后来的反辐射型、防空反导型、反弹道导弹型和对地攻击型,成为一种系列完备、打造完美的舰载导弹武器家族。 对地攻击型“标准”导弹的最初设想始于90年代初期。当时,基于海湾战争的教训和经验,美国海军提出要用一种中程超音速舰载导弹对岸上远征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以填补MK45型127毫米舰炮和BGM109C型“战斧”对地攻击导弹之间的火力空隙(前者射程为23千米,后者射程1200千米)。在接下来进行的大量原理研究和风险论证的基础上,雷声导弹公司提出了一种成本低、风险小的方案:对原“标准-2”舰空导弹配装全球定位/惯性导航联合制导系统,改进其战斗部,加装炸高传感器和低阻力头锥部,将其改型为对地攻击型“标准”导弹。 在正式确定开发方案之前,美国海军和雷声公司对原“标准-2”导弹可否用于对地攻击进行了多次原理演示试验。1997年11月18日,美国海军水面战中心道尔格兰分部首次对“标准-2”导弹的MK125型战斗部进行了试验,检验其对陆上目标(如卡车、火炮、导弹发射架、雷达车、模拟有生力量等)的杀伤性能,试验中,战斗部在3米高度爆炸,高速破片使所有目标均遭重创;1997年11月21日,美国海军在白沙导弹靶场首次对“标准-2”导弹进行了对地攻击飞行演示试验,配装有GPS/惯导联合制导系统的“标准”导弹沿发射方向飞行了140余千米后,准确降落在距目标瞄准点15米的范围内,充分证实了其制导系统的精度和其用于对地攻击的可行性;1998年3月18日,美国海军在白沙靶场第二次进行“标准-2”导弹的对地攻击飞行试验,从“沙漠之舟”发射架上发射后,导弹成功地显示了其近乎垂直的对地攻击飞行剖面,最后达到87度的末端俯冲角,其MK125战斗部也成功地实现了在陆上目标上空的指定高度爆炸。在进行以上概念演示试验的同时,美国海军还委托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对“标准”对地攻击导弹的开发成本和作战效果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 在大量成功试验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1998年4月,美国海军正式决定将现役“标准-2”BlockⅡ/Ⅲ型舰空导弹加快改型为“标准”对地攻击导弹(亦称“标准-4”导弹)。研制商雷声公司随即提出了具体的改型方案:保留原“标准-2”的MK104型双推力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自动导航仪、方向控制系统和气动控制面;改原导弹的头锥部分为低阻力锥形体,改半主动雷达制导为GPS辅助惯性制导,改MK125型战斗部为前向起爆式杀伤破片型,加装地面近炸引信等。另外,战斗部还视目标不同拟改用反装甲子弹药型或自动寻的子母型。 1998年9月3日,美国海军对初步改进型“标准”对地攻击导弹进行了首次试验,改型导弹携载有改进了引爆装置的MK125战斗部,从白沙导弹靶场的“沙漠之舟”发射架上垂直发射后,导弹按预定弹道飞行了93千米,最后准确飞抵预定的炸点,显示了良好的动态性能。至2000年年底,美国海军又对其进行了两次飞行演示试验和三次战斗部试验,所有试验均获成功。2001年3月,作为风险论证和工程分析试验,美国海军又对“标准”对地攻击导弹进行了多次静态测试,以验证其战斗部对BLU-108型和“萨达姆”(SADARM)型反装甲子弹药的抛射性能。按照第二阶段的工程研制合同,下阶段还将对加装有新型助推器的导弹进行多次更远程的发射飞行试验。 作为“宙斯盾”水面舰艇的对岸攻击武器,“标准”对地攻击导弹的射程、杀伤力、反应速度和攻击精度等足以满足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机动作战的火力支援要求,其目标小、弹道高、速度快、难于拦截、战舰载量大、可全天候使用、造价低廉等特点使其成为中程对地攻击武器中的佼佼者。尤应指出的是,该导弹可与所有发射“标准-2”导弹的战舰和MK41垂直发射系统相兼容,一旦装备即可形成作战能力。“标准”对地攻击导弹射程280千米,飞行时间数分钟,命中精度为10米左右,其战斗部可在向目标垂直俯冲过程中的设定高度爆炸,数百个大块破片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在靠近敌方的公海上发射“标准”对地攻击导弹,可以确保摧毁其陆上近岸地域的重要目标(如导弹发射场、防空火炮阵地、装甲集群部队等),而对于一些小国,其射程则足以覆盖陆上全境。 图10:“标准”导弹齐射,场面蔚为壮观 “标准”对地攻击导弹虽然尚未服役(原计划2004年服役,后又延期),但美国海军却已在计划对其作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对陆上纵深目标(如弹道导弹发射场、战场供应基地、内陆机场、永久性的C3I机构等)发起精确攻击,而且最终拥有对跨陆 巡航导弹 的拦截能力。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要求改进型“标准”对地攻击导弹能够在射程、反应能力、命中精度、目标搜索和杀伤效果等方面支持其“海上作战机动”体制,最小射程不应低于410千米,最大射程应达550千米以上。为此,雷声公司已提出了增大射程(加装原“标准-2”BlockⅣ的MK72型推力矢量控制助推发动机,改原MK104双推力火箭发动机为全口径型)、采用大杀伤力战斗部(穿甲型战斗部、一体式战斗部、BAT反装甲子弹药、M80子弹药布撒器、钻地弹头等)及提高战术机动性(加装飞行通信链路,在飞行中重新瞄准目标)等多种备选方案。 据称,“标准”对地攻击导弹(计划采购量为800枚)将首先装备“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某些经改装的导弹巡洋舰,而其改进型则主要着眼于未来的DD(X)级多用途对地攻击驱逐舰。■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