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怀念爱芮通·塞纳(3)

(2006-08-08 01:52:43) 下一个

死之谜 () 官司

当时驾驶着威廉姆斯赛车的塞纳在坦布雷罗弯角失控,高速径直撞向水泥护栏。飞出的右车轮狠狠地砸在了塞纳的头部,断裂的悬挂碎片撕裂了塞纳的头盔……爱芮通·塞纳, 这位赛车生涯正处于巅峰时刻的车神“, 四个小时后被意大利博洛尼亚医院的医生正式宣布了死讯.

塞纳意外事故的身亡使喜爱他的家人和车迷无比悲痛, 也留下许多不解之谜, 事故原因到現在还沒定论。

1998年意大利最高法院重新审理此案,被告威廉姆斯车队经理威廉姆斯、技术总监纽威、设计主任海德等人无罪释放,因为对个人事故责任的追究罪名不成立. 20031月地方檢查官Rinaldo Rosiniha还试着第三度調查这個事件,希望弄清死因。此后, 意大利当局決定永远的結束关於塞納死因的調查.

2004 4月意大利最高法院又宣布择日开庭审理“10年前一代车王塞纳惨死伊莫拉赛道一案。法庭公布了废除20031月判决的原因,称此判决出现了重大错误。根据意大利法律,新的听证会日期决定之前必须还要有个书面解释。2005 5 27日,博洛尼亚地方法院里气氛相当凝重,经过了漫长的辩论之后,安杰利主审官终于作出判决:塞纳案的两名被告——威廉姆斯车队首席设计师纽维以及前技术总监海德均被判无罪。由于案件很多疑点如今已无从考证,博洛尼亚地方法院检举官罗西尼曾以案件已过法定实效期为由,要求终止本案审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博洛尼亚检察局还利用电脑模拟技术,最大限度复原事故发生瞬间的场景,从而找到为本案盖棺定论的最有力证据。通过分析,相关各方对于塞纳死因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撞车发生时,塞纳赛车经过改装的方向盘连杆出现了断裂,挤压后导致巴西车王受到重创。

尽管一切证明塞纳的英年早逝确实是一个意外,而有一点却是众所周知: 塞纳驾驶赛车的操纵轴在比赛的前一天还被修改和重新焊接过, 然而第二天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断裂. 故罗西尼在5 27日的宣判结束后谈到该案时依然表达了不少人一直认可的一点,那就是海德与纽维应该意识到当时的改装是危险的,他们两人确实谁也没有亲手改装并检测过那个方向盘,一切都是另外两名技术人员实施的,但作为车队负责人,他们始终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指责。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永远不再发生。  至此,关于塞纳之死持续已11年的官司终于画上了句号。

 

死之谜 () 机械原因

 

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塞纳赛车上的传动杆由于为了适应塞纳的驾车习惯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而正是这根传动杆的断裂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曾经同样发生严重事故的意大利车手迈克尔·阿尔博托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和判断认为只有机械原因才能导致塞纳的惨死。另外一位F1专家马罗也认为是传动系统的损坏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一家英国电视台曾组织调查, 最终认为塞纳的死并不能归咎于传动杆损坏, 而是源于轮胎温度过低以及底盘与地面距离太短所至。而且赛车在那场比赛开始阶段跟在安全车后面跑了好几圈。这仅仅是安全车在干地条件下第二次出动,很多因素都没有被考虑到,比如说轮胎会在跟跑阶段丢失大量热量,因此赛车缺乏足够的抓地力。但是,在那站比赛时塞纳一直与处于第二位的舒马赫纠缠在一起,因此在赛车抓地力不足的情况下赛车开始打滑。塞纳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在0.1秒内做出了挽救的动作,不过只有前轮得到了抓地利,因此赛车便被推向右侧的护墙。

有评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一个轮胎被卡死在底盘和水泥墙之间,而最终弹在了这位伟大的巴西车手的头部,塞纳是本可以轻轻松松的走出赛车的。

 

死之谜 () 心理因素

一本英國作家的书为这位位传奇人物的死因加上了另外一個注脚:在伊莫拉悲剧发生前一晚,塞納的兄弟萊昂納多送來了一盒电話录音帶,上面纪录著塞納女友加里斯特烏与她前男友的一段暧昧对話。在听完這段录音后,塞納一夜未眠,并拖著疲惫的身躯踏上了伊莫拉赛道.

   

历史的镜头凝固在那一瞬间: 米歇尔·舒马赫独自一人驾着赛车停在了终点线, 迎接他的是宣布比赛中断的红色旗. 赛场的另一处,医生正全力试图挽救塞纳的生命. 塞纳和舒马赫之间的争霸赛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历史似乎和人们玩了场残酷的游戏. 赛后的舒马赫一人回到了阿里那. 十年之后的夺冠之路一帆风顺.  然而, 舒马赫永远失去了和车神一决高低的机会.

边德-斯皮尔斯在1994年的时候,曾负责将贝纳通赛车开回来。根据她的说法,在比赛结束后,舒马赫显得相当沮丧,尽管他赢得了圣马力诺大奖赛。舒马赫的不安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对车祸负责,正是由于他,巴西人才命丧黄泉. “他(舒马赫)都哭出来了。-斯皮尔斯说:他说是自己的错,因为他逼阿尔顿逼得太紧。舒马赫与塞纳在赛道上经常你追我赶,谁也不肯放过谁。作为贝纳通的一名年轻车手,舒马赫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希望能够最终超越这位三届世界冠军。舒马赫在赢得了当年的圣马力诺大奖赛之后,也赢得了最终的世界冠军。他并不后悔与塞纳之间的拼斗,因为他觉得正是因为这些拼斗,让他得到了塞纳的尊敬。有不少时候,我觉得他并不尊重我。有时候,他在赛道甚至试图给我上一课。舒马赫说:我开始F1生涯时从底层做起,我相信后来他开始尊敬我了,我很骄傲最后我们相处得很好。当不少车手坐飞机去巴西圣保罗参加塞纳的葬礼,舒马赫却选择不去。可是,他就很后悔这个决定。痛定思痛,那时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教堂,也没有必要出席葬礼.” 舒马赫说:我没有去教堂,但是我清楚我信什么,我想什么,我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其实去那里应该很容易,因为从阿亚顿开卡丁车时他就是我的偶像。舒马赫在个人网站上向车迷们透露了自己经历那个可怕周末的心情。他说:我就在他的身后。那太可怕了!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当我知道发生了什么,我非常难过和沮丧———这是我第一次在比赛中目睹死亡。塞纳是F1的象征,他为这项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开始问自己,是否还要继续下去……”

身为塞纳的队友、前世界冠军达蒙-希尔,在塞纳纪念赛圣马力诺站最后一次演出的前夕说:“1994年的圣马力诺站前,我成为塞纳在威廉姆斯的队友。然而到那个周日晚上时,我的整个人生轨迹都被改变了,因为如果塞纳没有在伊莫拉死去,我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将成为世界冠军。

“1994年对塞纳来说,开局并不好。一方面,他来到了新车队威廉姆斯;另一方面,有个来自德国的傲慢年轻人迈克尔·舒马赫在塞纳自己的国家羞辱了他———舒马赫夺得了那个赛季前两站的冠军,而塞纳都没有完成比赛。在来到伊莫拉之前,连我的积分也排在他前面。

一切事情发展得都不好。威廉姆斯没有很好地适应新规则,当时要求使用传统的悬挂系统,取消了电脑控制。此外,在麦克拉伦度过6年后,塞纳还要适应他的新环境。他不喜欢新车(我也是),我们还无法找到很好的调校设定,也就是说,要开得很快是很困难的。

当时的空气变得相当严峻。传统上,谁在圣马力诺获胜,谁就将成为冠军,所以压力在逐渐增大。而且还有了个新手———舒马赫没有对三度世界冠军显示出任何的敬畏。

紧张气氛在第一次排位赛时就开始加剧。巴里切罗的赛车飞了出去,我们都赶紧再次确定自己的赛车好像坦克一样坚固,以保证我们在事故中不受伤害。可第二天,雷申博格就在坦布雷罗弯后的一个弯角全速撞上了护墙。”“塞纳跑到出事地点去看了看。当他回来时,他告诉我们雷申博格死了,而他自己既伤心又愤怒———他认为自己有权利了解事情的经过、询问有关的人员。当时甚至以后,你都会产生一种感觉:他知道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在这场悲剧发生前,还出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插曲。奥地利人雷申博格因赛车撞上水泥护墙身亡。塞纳在比赛开始前专门跑到出事地点默默地站在那里,沉思了一会。而在这头一天晚上,他还给一位女友打电话说,他不想再参加比赛了。令人震惊而又伤感的是在塞纳剩余下的破损赛车里,人们发现一面卷起的奥地利国旗,塞纳已经打算用他的第42F1分站冠军纪念雷申博格. 他没有料到自己会出事,并从此永远结束了生命。不知塞纳在出事前的一瞬间在想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也许他什么也没有想。据资料,塞纳的赛车在撞上水泥护墙时的车速为每小时288公里,也就是每秒80米。以这种速度驾车,也许已经不容塞纳再想什么了.

 

规则改进

塞纳死后,人们从无名的赛车手呼吁中知道了一个真相,用尖端技术制造的赛车只有505公斤重,它的马力却高达800匹。在高速行驶中,稍有差池便可能像霹雳舞似地在赛道上翻滚不已:比赛的规则不是由赛车手,全是由一些没有驾驶经验的人制定的!

西班牙21岁的年轻车手费尔南多阿隆索以300公里/小时的高速冲入之前马克韦伯车祸后还未来得及清理的赛车碎片。阿隆索的雷诺赛车失控后两次撞到轮胎护墙上,顿时隆烟滚滚,赛车支离破碎,然而车手除了一点擦伤之外,安然无恙。

仅仅是因为阿隆索运气好吗? 绝对不是!假如现在的赛车手还在塞纳当时的安全状况下开车,至少有七名车手已经命归黄泉。这是国际汽联对1994年塞纳之死以后F1比赛中发生的重大车祸进行调查后得出的推断结果。自搜狐

两处看似很不显眼的规则变动大大降低了车祸后车手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性。第一:塞纳之死后,车手肩部以上的安全带的宽度从两厘米增加到三厘米。虽然只有一个厘米之差,但受伤概率却因此降低了三分之一!第二:增设了颈部保护装置。这个装置里填充的是一种异形泡沫,撞车时会缩变成圆形小颗粒。颈部保护装置装置被安装在车手座舱里,仅75厘米厚,却能把车手头部在发生车祸时遭受的冲击力降低一半!

除此之外,赛车座舱的加宽、增设座舱护板、严格安全性能测试程序、本赛季又增加了可以配在车手身上的活动头颈保护装置(HANS)等措施同时也提高了F1赛车的安全性。转自狐

没有塞纳之死的惨痛教训,许多现役车手都会在车祸中付出沉重的代价。五度世界冠军米歇尔舒马赫在1999年英国银石赛道上发生车祸的后果也会不堪设想。为此,这位车王不无感慨地说:塞纳之死为赛车的安全带来了全面的提高,我们都因此受益匪浅!转自搜狐

虽然安全性可以通过人为方式不但提高,但风险总是存在。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如果塞纳当时的安全水平已经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的话,这位赛车天才绝不至于英年早逝 (部分资料由杨军提供, 特致谢).

-----------------------------------------------------------------------------------------------------------

所有跟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