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再谈毛泽东和张春桥

(2004-07-01 09:36:54) 下一个
张春桥在毛泽东晚年的身边人中占有相当的位置和份量,毛泽东在林彪被宣布为第二号人物以后也确实问过林彪:“你以后想找谁来接班?”其时,林彪本人还没有正式接班,而毛泽东的问话里面显然也包含着一种试探,林彪还没有回答,毛泽东就继续问道:“你看春桥怎么样?”林彪这时的表现并非像有些人描述的那样转身就走了,那也是不可能的,即使在最后的较量时,林彪也还上了天安门,尽管没有和毛泽东说话,不过究竟敷衍了几分钟,更何况毛泽东这时问及林彪时,二人的蜜月还没有结束。林彪当时的回答比较模棱两可,毛泽东见状就不再谈了。这是毛泽东唯一一次和林彪谈及张春桥的事情。 后来的事态的发展,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拦张的窜升,第三次庐山会议上,林彪指使叶群、吴法宪等人批判“陆定一式的人物 ”,明确指向张春桥遭到惨败,而此前,林彪公开拉拢陈伯达也是对张的一个蔑视,林彪还曾经和吴法宪等人说过:“陈伯达同志到底是理论家,很有水平,不像有些人只会空喊口号。”有些人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林彪、陈伯达都没有能够阻止住张春桥的进一步得宠,林彪死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在十届一中全会上,张成为政治局常委,而此前的大会秘书处秘书长的桂冠从任弼时、邓小平、周恩来开始传到了张春桥的脑袋上,可见张的力度之大。(我党的历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大会秘书处秘书长的位置都是一个明显的权力标志,比如十一大的汪东兴,十三大的胡启立、十四大的乔石、十五大的胡锦涛)以后,小平复出,张取代李德生出任总政治部主任,正式插手军队,虽则张一直兼任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和上海警备区第一政委,但那不过是例行公事,早年的柯庆施也曾经兼任过,并不能说明可以公开过问军队的事情,然而这次不同,邓小平兼任总长、张春桥兼任总政,中央文件是一起发表的。可见,从九大之后,张是一路扶摇,几乎没有任何障碍。 在读过张的两部大作之后就会发现,他的《法权》和《专政》两文是深得毛泽东晚年思想的精髓的,难怪一向不轻以思想家许人的毛泽东几次称张为党内难得少数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以陈伯达那样的理论功底和跟随毛泽东的时间之长,毛泽东仍然把他看作是“号称是懂得马克思主义其实是不懂的假马克思主义骗子”。于此,张之于毛的关系也可见一斑。张除了思想上和毛泽东晚年的极左思路基本吻合以外,在行动上也总是极力的配合毛泽东的打法,从安亭事件到一月风暴,张的“大破大立”的做法 让毛泽东倍感满意。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张缺乏经济工作的经验,这点毛泽东不无遗憾的说过:“春桥理论很强,有些像我,不过经济上不如总理和小平、先念他们,全局就弱一点。”再者,张到中央工作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自己有力的班底,还有一点,张喜欢任用私人,言必称上海,这就让他在一些领导人眼中显得气局狭小,张是新贵用事,跋扈一类的现象自然难免,这也是难以服众的地方。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就会看到,毛泽东始终没有放弃对张的培养和重用,周恩来病逝前后,关于总理的人选,毛泽东原本就是考虑张春桥的,后来,华国锋出任总理后,张愤恨不平写过一个《有感》,如下: 又是一个一号文件。 去年发了一个一号文件。 真是得志更猖狂。 来得快,来得凶,垮得也快。   错误路线总是行不通的。可以得意于一时,似乎天下就是他的了,要开始一个 什么新“时代”了。他们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人民是决定的因素。 代表人民的利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站在人民群众一边, 站在先进分子一边,就是胜利。反之,必然失败。正是: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九七六年二月三日有感 上海的挺张派公开打出“坚决要求张春桥当总理”的标语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张能够把华国锋列入嫉妒的对象,显然说明张本人也是人选之一,恐怕是主要人选。而毛泽东幡然改变确实出自平衡各派意见的考虑,再有,毛泽东对张出任总理还有些顾虑,否则也就不会有当时非常著名的那一段轶闻“毛泽东让江青给张春桥带话来日方长”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