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复制
正文
《诗词医案拾例》(三)[ZT]
(2006-09-16 08:22:01)
下一个
《诗词医案拾例》(三)
作者:熊东敖
?◆ 登庐山
原 作
群峦涵秀谷,云雾涌奇峰。飞瀑玉帘垂,松涛天籁鸣。?
手挥五老去,三叠濯尘缨。遥见仙人来,烟雨浮彩虹。
改 作
白云涵秀谷,情意向谁钟?瀑尺裁苍翠,松鞭响净空。?
一筇能度险,五老自成峰。真面何须识,时时不稍同。
庐山诗殊不易作,有东坡绝唱在先,后来者谁敢轻易动手?然而到了当代,因为出了个彭大将军上万言书,又给诗家们添了不少原料。近年来几次全国诗词大赛,都 有借彭氏影响而写庐山的诗作获大奖。故时人有"咏到庐山总夺魁"的感叹,久而久之,这事儿也就落了俗套。此作写庐山,虽未继续热门话题,免了俗套,但体式不古不今,语言不痛不痒,实在乏善可陈。本人素有"蝶谷医仙"胡青牛的毛病,见了疑难杂症便手心发痒,恰好又从未写过庐山诗,于是征得作者同意,拿该诗作 了一番脱胎换骨的试验。首句用他三字,以示无意夺其版权;随设一问,略增些浪漫色彩。颔联原写"飞瀑"、"松涛",路数不差,功夫来到。瀑布最难写,常见 者多"白练"、"飞流"、"溅珠"、"泻玉"之类,久嚼无味,故施治不从这些地方入手,而是以"尺"为喻,庶几可生出些新鲜感来。当然"裁苍翠"三字,容 易使人想起徐凝"一条界破青山色"的"恶诗"影子("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是徐凝咏庐山瀑布的名句,曾被苏东坡讥为"恶诗"。其实这两句诗极 具味,东坡之讥未免偏颇,只是他名气大,没人敢顶撞),不过历来用"恶"者不多,权当是物以稀为贵吧。下句"松涛"为常语,信手可拈,不若"松鞭"形象可 感;"净空"二字借并列之意与"苍翠"对,应不会逃过行家的眼光。颈联原提到"五老",但欲将其"挥去",似有不敬,改写时作了挽留,请他们下移一座,镇住韵位,也算是重用了。"五老"腾出的席位,不妨自己来坐,补一句"一筇能度险",多少可扣住题目中的"登"字。这在篇中是不能省略的。结联扯到"仙人 ",离现实太远,又无余味可寻,裁减为妙。递补的两句,反用东坡诗意,另有寄寓在焉。
?◆ 浣溪沙•秋韵
原 作
通幽曲径阻风尘,霜叶枝头黄叶匀。虫鸟秋歌醉客魂。 逍遥不觉林深处,一弯碧水寄凫群。别有光景耳目新。
??
改 作
红叶新裁一色匀,凉生苔石净无尘。鸟歌虫语是秋魂。 路向霜林深处转,影从云雁过时分。别饶清景在黄昏。??
此作名曰"浣溪沙",仅字数同耳,余皆不协。看他开篇用平起,便知其于词律不甚了了。虽然如此,改造却又不难,因其各句之中,或多或少都有可供创造、发展 的"词根"在。次句写"霜叶",已略窥"秋韵"一二,稍加润饰,作"红叶新裁一色匀"味便十足了。将其放在前锋位置,谁说不是标准的"浣溪沙"?首句留他 一个"尘"字,添补些"苔石"之类的物事,再加上一把雪种让其生出些"凉"意,挪后一个席位当"二把手",不也称职得很么?第三句只需叫那"醉客"下岗, 其余全部留用,另行分配工作,"鸟歌虫语是秋魂",酒鬼一去,这七字便如仙女临凡,光彩夺目。过片二句,按律应以对偶为常格,原句不惟不对,且文意欠通,平仄又失,故有较大改动,几乎是另出新枝。尽管如此,细心者还是不难看出其中的"根"来:"路向霜林深处转",目光并未离开原先的林地;"影从云雁过时分 ",也不过是将原有的飞禽由"凫"换成"雁"而已。结语保留原句意思较多,与前两句相比,已算不得是改动,不妨把它看作疏通理顺吧。??
?◆ 有 怀(之一)
原 作
沧桑人事古来匆,铭刻心怀是友情。如水月光浮旧梦,亦真亦幻到天明。
改 作
空床辗转对孤灯,搅动心潮是友情。如水月光浮旧梦,疑真疑幻到天明。
怀人诗感人之处,不在涕泗交流,而在心声倾诉。此作情发于心,潜流涌动,自具感人力量。首句语意不明,且出韵,宜改。今用"空床辗转对孤灯"代之,并非单 为纠正用韵,更主要的是沟通与下句的内在意脉,构成因果倒装。次句改动三个字,是为了加重感情份量,使上句的辗转难眠有更充足的理由。第三句好,着一"浮 "字,使虚幻之梦变得形象可感,宜大加圈点。结句也不错,只"亦"字稍逊,改为"疑",便无疵可求了。??
?◆ 有 怀(之二)
原 作
知青岁月忆当年,陋室薄衾红烛前。世事蹉跎余太息,愁思寒夜难成眠。
改 作
知青往事忆当年,陋室掏心蜡烛前。双鬓已随霜雪改,思君犹自不成眠。
此首情韵略同前作,惟所思对象身份渐趋明朗,不似前作要人猜测也。首句"岁月"与"年"犯复,宜以"往事"易之。次句"薄衾"之类物事似不必提,作"掏心 "则可重现当年真挚情义;"红烛"亦须改作"蜡烛",免教人疑为洞房也。第三句转递不力,全换。结语斫去一半,重新装饰,以达到承接上气,圆合全篇的效 果。此法陆放翁多用之,"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是也。
?◆ 感 事
原 作
倡廉惩腐议何频,百姓心中正气伸。枉法贪赃群众恨,奉公勤政万民亲。?
政风清浊兴亡事,民意佣离成败因。雨雨风风三百裁,世人犹说甲申春。
改 作
倡廉反腐议何频,雷要轰鸣雨要匀。硕鼠每从窝里出,政风多在嘴边纯。?
任其肆虐终非计,诛却胡成已动真。五十年来时事改,旧题羞说甲申春。
政治抒情之作,无论讽谕颂扬,都以标语、口号、公式、概念为大病。时下此类犯病作品甚多,此诗亦未能免。起句还擦着了诗桌之边,次句便球入九霄了。中两联更是概念成堆,空洞无物。结语将五十年前毛泽东、郭沫若说过的话翻出来重炒一遍,也无新鲜感可言。通阅全篇,看不到半点形象思维,清汤寡水,其味可知。医 治之法:首句保留,能以擦边球得分,只要后边跟得上,也能决定胜负。次句化用俗谚取代,反映民众呼声,是为必要。中两联难以支撑门面,全部换上新材料,以显梁柱之功。"硕鼠"、"政风"一联,出语犀利,能较好地反映题目中的"感",是用激;接下二句,既有谋划、反思,又有实际行动,通过对胡长清、成克杰等 巨贪伏诛之事的提点,直接回应了民众的要求,说明当前的反腐斗争,已不再是雷声大雨点小了,是用缓。两联诗一顿一扬,互为补益,较好地丰富了全诗的内涵。结尾两句嫌落套,意思要反过来说,方见蕴籍。故亦略有变动。这种逆向思维,是用活前人旧事的法门之一,作者不妨细细体味。
??
?◆ 友 邻
原 作
鱼虫鸟兽共生存,是我亲朋是我邻。滥捕滥戕濒灭绝,自然灾害必临身。
改 作
大家都住地球村,鸟兽鱼虫是友邻。便作羹肴亦何忍,只缘孱弱转宜亲。?
资源理合均衡享,生命焉能贵贱分。倘使一朝俱灭绝,断无人类可图存。
此作选题、立意俱颇独特,语言亦明白晓畅,只是内容略嫌单薄,难起警示作用,必得送他四句,扩成一律,方能震聋发聩。首二句压缩成一句,尽量腾出空间,另补一句家常话作开头,强调人与动物之间彼此依存的关系。三、四句紧承"友邻"二字生发,对那些贪图口福,滥杀生灵者,既有批判,也有规劝,是篇中不可或缺 的内容。句式上则略仿老杜《又呈吴郎》,由于所咏事物差别甚大,故不易为人察觉。五、六句进一步申述观点,强调众生平等,动物与人一样,也有权利享受地球上的资源,菩萨心肠,个中尽见。结联在原诗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深化,由担心灾害临身到肯定难以图存,在认识意义上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做诗无定法,改诗亦 然,通常情况下,修改多是原型更换,少量也有压缩的,如本书就有律诗改绝句、七言改五言的例子,象本题这样进行领土扩张的,怕是破了天荒。孰是孰非,且待时贤以及后人评说。??
?◆ 访 贫
原 作
岁来走访到小村,个中百姓未脱贫。老叟泪眼倾心语,陋室听来字句辛。
改 作
春风疑不到边村,二十年来未脱贫。老叟见官犹嘿嘿,已无多泪对闲人。
原作写当政者对贫困地区民众的关切与同情,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出发点无可苛求。然而诗词作为一门独特艺术,并不能以出发点的正确与否来衡量优劣。此诗有两个明显的不到位:一是文字表达不到位,二是情感宣泄不到位。修改时第一个问题好办,从字面上理顺便行;第二个问题却颇为棘手,因为是代人作言,情感宣泄到 什么程度殊难掌握。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冲破一切障碍,尽情向篇中一吐。首句套用欧阳永叔,与次句构成倒装,意思是说:改革开放都二十多年了,这个边远小村却仍然未能脱离贫困,真有些怀疑改革开放的"春风",是不是无法吹到这里来。这当然不是对党的政策的怀疑,只是对发展不平衡的一种惆怅而已。所套欧阳 氏之句,在这里已经产生了全新的意义。此诗改造后蕴含的深意,主要集中在"老叟见官犹嘿嘿,已无多泪对闲人"这个转合句中。它给读者提供的想象空间极大, 至少包含了这样几层言内或言外之意:其一,落后地区的人民(诗中是以"老叟"为代表),在饱受贫穷的磨折之后,早已承认并接受了现实,生活上已经没有了任 何奢求,对于一切艰难困苦,都能以乐观的态度泰然处之,因此,在任何人面前都能够保持他们独具个性的"嘿嘿"。其次,"官"们来这里视察,显然不是第一回 (原作者可能是第一回),他们或者作过许多指示,或者有过许多承诺,或者主持制订过许多文件,但没有一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对于这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 东西,"老叟"们最初也许相信过,激动过,然而一次次竹篮打水,使他们彻底清醒过来,甚至清醒得有些过分,以后有"官"来访贫,不论真的假的,一概以"嘿 嘿"待之。在他们的心目中,当官的都是些吃了饭没事干的"闲人",自己的泪已为生活流尽,没有多余的去博取这些无关痛痒者廉价的同情。把来访的"官"们视 作"闲人",对我们的领导同志似乎是犯了大不敬,然而就尚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贫民而言,没把你看作"坏人",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宽容、最好的评价了。将一首温 柔敦厚的诗改得如此带骨头带刺,可能已大大超出了原作者所能接受的范围。原作者是一位在职的县委领导干部,能够深入边村访贫问苦,已经很能体现"三个代表 "精神了,要他将自己也划入"闲人"之列,未免有失公允。好在原诗已载入文档,倘他不能接受改作,我就只好贪天之功为己有,收养这个"克隆"出来的新生儿 了。
?◆ 五家站赏荷
原 作
一潭碧水沁魂香,绿染池塘鲤暗藏。粉粉红红风欲醉,婷婷羿羿雨梳妆。?
污泥难辱真根本,蒲丛神交赏霁光。若是催萌千顷笑,娇娆有诱客成行。
改 作
早从碧水识幽香,犹带娇羞脸半藏。晨露漫擎风作态,玉池初浴月催妆。?
污泥不染真根本,重雾难迷好目光。安得与君谋一醉,暂忘人世有炎凉。
咏物之作,首重形象思维,若平铺直叙,便无趣味。此作写荷花,可以看出作者亦想极力描摹形象,无奈笔端功夫未到,以致画虎不成。首二句互不关联,"鲤暗藏 "之类,与荷花何涉?画蛇添足,徒成累赘。不若迳从拟人入手,改作"早从碧水识幽香,犹带娇羞脸半藏"。三、四句着了些边际,只是火候未成,形象难以确立。稍加变易,改为"晨露漫擎风作态,玉池初浴月催妆",便如凌波仙子,光彩照人了。第五句用荷花家传典故,专利所在,不可他移,好。只"难辱"二字宜恢 复为"不染",以免夹生。第六句难成对偶,律又不谐,故宜截去,另创别意更之。所拟"重雾"一句,虽非绝妙,然亦可稍补精神,丰富荷花内在品质。结二句落 俗,何谓"诱客成行"?亵渎了荷花也!必得寄寓些感慨,方可收住全篇。代拟"安得"、"暂忘"二句,赞荷而外,亦少许宣泄自身情怀,使物与人一体相融,彼 此映照。如此作结,方始有些余味可寻,不然便是"秃尾"一根,徒费笔墨。??
?◆ 与蒲田籍客商共庆千禧
原 作
齐闽千里好姻缘,嘉朋欢聚夜不眠。花灯溢彩豁胸襟,香茗芳飘醉心田。?
漫话商海八面潮,共谋破浪百叶帆。笑傲风雨新世纪,携手发展别有天。
改 作
鲁闽共庆好姻缘,宾主联欢夜不眠。溢彩花灯豁胸臆,飘香清茗醉心田。?
商机漫话千条计,瀚海齐驱万里船。笑傲风云新世纪,相携同闯九重天。
原作虽完成了五十六个字的填空,但只能算一首"准七律";要提升为正品七律,还有待于手术创造奇迹。开头七字是篇中惟一未犯声律规则的句子,本来可以留住原型,但因后面手术的需要,也不得不剃掉一些毛发以防感染。所幸"齐闽"改"鲁闽","千里"变"共庆",于原意并无损伤。次句写不眠夜的狂欢,依题目之 意是"共庆千禧",但主人并未到场,不免有失礼节,也不合常规。换救的办法是,将"嘉朋欢聚"变成"宾主联欢"。三、四句只有声律上的调谐,意思未动。 五、六句亦然。第七句无大毛病,只是不该下"雨",能保持"云"的形态,便是标准律句了。结语声律问题大一些,改造力度也因之同步增强,将前六字遣散,另 请一批硬汉来顶住这块"天",回过头来一看,哈哈,还真的配得上前面七句!全诗修改至此,签署一张升格的委任状便不会再有问题。??
?◆ 游严子陵钓台,台畔多今人题刻
原 作
借得西泠酒几分,驱车来探富阳春。山云过岭思招客,江月随舟欲渡人。?
访旧休嗟今俗异,开樽且共古贤亲。惟愁四壁留题者,名傍先生恐不伦。
??
改 作
借得西泠酒几分,驱车来探富阳春。山云过岭思招客,江月随舟欲渡人。?
千载流传身价涨,万竿排列阵容新。惟愁滩浅时风盛,一个浮名钓不匀。
二000年春,我曾有江浙十日之游。在参观严子陵钓台时,发现了那里的一大奇观--古今题刻碑林。其中今人之作,整体质量之低劣,令人咋舌。当时便写了八句(即原作),想抒发一点感慨。诗的前四句,略有意味可玩。还算过得去。"仿旧"一联,则显得十分牵强。最后两句,虽然对那些沽名钓誉者有所讽谕,算是扣 了题,但缺少幽默感,硬梆梆的耐不得咀嚼。可惜这些问题,自己当时并未发现,匆匆忙忙便将其打印出来,分送给了不少师友。直到同年九月,在深圳诗会上见到林从龙先生,经他过目,问题才被点出来。林先生说:前四句大好,五、六句稍弱,结尾说得直白了些。我待进一步求教,他却引而不发,只强调是一种感觉,要我 自己再仔细推敲。回到房间后,我足足闭门思考了一小时,终于发现了结症所在:五、六句之失,在于游离了主题,未能为结语蓄足势,垫足底,致使后两句苍白无力。于是立即对症下药,将原五、六句一刀割尽,另补接了"千载流传身价涨,万竿排列阵容新"两条新枝。有了这两句作铺垫,"惟愁滩浅时风盛,一个浮名钓不 匀"的结语便顺流而下了。我把改过的诗再次送给林先生看,竟蒙他大加谬赏,说"万竿排列"句极为形象,讽刺那些想借严子陵之光捞取稻草的人可谓入木三分。 "一个浮名钓不匀"又极为幽默,能使读者会心一笑。林先生的批评与赞扬,使我想起了袁简斋的四句诗:"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我是幸亏将未梳成的头请行家看,才得以及时重梳,不然那洋象还不知道要出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