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诗说“炼”
作者:冬永
下面这首诗的修改过程很能说明古典诗词创作中的“炼”,炼字炼句炼意象,进而炼结构炼技巧以达到明意境的目的。
五律 - 晓风残月
By 东篱把酒香盈袖
流水动银筝,
兰舟梦呓轻。
晓风惊宿醉,
柳影叠余酲。
残月钩痕淡,
高楼蜡炬明。
可将双目泪,
化雨伴浮萍?
这是作者经过修改的初定稿。认真读了这首诗后,第一印象是几乎句句有典,内涵丰富,文笔对仗无懈可击。唯一不能尽解其意的是谋篇上的起承转合。首联、颌联的“起”“承”逻辑和语义都有比较明显的景物和人物联系,尾联的“合”也有“浮萍”与首联“流水”相应。可是这颈联我看不出承上启下的逻辑联系,一句“ 残月钩痕淡,高楼蜡炬明”几乎是纯景物描写,怎么就从“梦呓”“宿醉”“余酲”转到“双目泪”了呢?如果这一句是说“长夜难眠”那么前面的“梦”“宿”“酲”是怎么转过来的呢?
向作者提出这些问题后,作者起初也对 颈联 作了一种畅想:一个失意的流浪者,在晓风残月下,想象着夜不能寐的女孩于高楼之上独对红烛的景象等。这个解释有点勉强,因为谁也不能规定读者一定要这么想,如果读者作其它想象, 那么 颈联还是不能承上启下,就是作品本身没有自圆。我也作了一种畅想:如果主人公始终是这个女孩,问题就解决了,可以用“一个”人物 顺理成章 地把整个故事串起来了。 比如题目改为“秦淮晓月”,或在其它什么地方有所交待。后来知道这不是作者的初衷。
经过这番结构之“炼”,作者觉得:“原来诗意杂 ( 是为大忌 ) ,脉乱” !同时作者也发现诗中有句式雷同的现象。于是,以“ 人物出现以其周围景物衬托”为原则,对诗作进行了修改,并将个别句式做了相应调整:
水动一银筝,
兰舟梦呓轻。
晓风惊宿醉,
岸柳隐余酲。
残月钩痕淡,
孤篷蜡炬明。
丝丝红烛泪,
化雨伴浮萍。
修改后的作品,以一条景物的主线衬托人物,暗喻一条情的主线。“岸 柳 ”和“ 孤 棚”把人物带到了烛前,再由尾联以“红烛泪、伴浮萍”点睛,失意人的心情跃然纸上,这才与原图绝配。
不过这“炼”还没有结束,作者又发现:“ 兰舟”与“孤篷”、“蜡炬”与“红烛”意义雷同,另外“动”字也少诗意。于是,又一次作了修改。而且,为了解决改后“香菏”与“ 浮萍”的不“合”,将最后一句改为问句,也使诗意更令人回味了。这样,整首诗的意境,既吻合了照片的画面给人带来的凄凉和失意,也留下了对光明的渴望。
水弄一银筝,
香荷梦呓轻。
晓风惊宿醉,
岸柳隐余酲。
残月钩痕淡,
孤篷蜡炬明。
可将红泪滴,
化雨伴浮萍?
后来,也有诗友建议将第一句改为“ 水涌弄银筝”等,单句看起来是更好一些,可作者不愿意把“弄”字放在中间是为了回避与下面的句式雷同,这或许也是无奈的选择!可见“炼”是无止境的,十全十美的“炼”也许是没有的。。。
看了您的发言,也看了您博克里的文章,觉得您提的这个有关题目或表达方式的间接与含蓄的问题,的确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直接相关。又重新回顾了一些古人和今人的古典诗词作品,觉得讨论一下这个题目的问题很有趣。粗略总结了一下有这么几点个人感受,无论是咏物写景诗、感怀抒情诗或议论说理诗等,看是否有大体上的共性:
题目与诗词主题直接相关时:(1)以描述为主的间接抒情,应主动回避内容与题目重字,应该也是比较容易的(比如像我的“伤感”);(2)以议论为主的直接抒情,如果题目是议论的对象,则比较难以回避(比如像我的“断愁”,换个别的词总感觉议论不对题)。
题目与诗词主题间接相关时:(1)借题目的隐意说事的,题目仅仅是个幌子,容易回避(比如我的“月光”);(2)有时可能选择诗中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句中的几个字做诗题,意在引导读者认识主题(比如像我的“身边”);
在创作方法上,先有题目后写作的,比较容易有意识地主动回避(比如像我的“寻贝”)。先写作后拟题的,已被作品所限制,有时容易回避(比如像我的“知音”和“佛光”),有时不太容易回避(比如像我的“月夜”和“乡情”,但理论上应当是能找到办法回避的)。
文中这首,显然是先有图和题,想构造一种“晓风残月”的意境来表达失意人的心情。本该有意识地回避,或许是因为侧重点不在写景,而在喻情,所以几次修改都没有刻意回避。我反而觉得作者正想借用相应的典故来煽情!呵呵,不知作者究竟是怎么想的。
因为初次来,我没“敢”多说,其实这首诗还有大问题,就是诗的题目。
1- “晓风残月”来自于名句,读者往往潜意识地以名句的水平来衡量作者的水平。比如以“窗前明月”为题,读者马上会想到李白,那作者压力是不是太大?
2- 题目里出现的字词,诗句里应该尽量避免重复,题目既然是“晓风残月”,则诗里应该着手描述“晓,风,残,月”这四个字,而不是重复它们。而作者显然在“切题”上下力量不够:
水弄一银筝,(这里可能是说月,可看不出“残”)
香荷梦呓轻。(荷动出声,这里是风,可也看不出“晓”)
晓风惊宿醉,(所以这里只好直说是“晓”风)
岸柳隐余酲。(这里的“余酲”跟“宿醉”有“合掌”之病,不如换其它词句来描述风:既然有“晓风”,柳当如何呢?)
残月钩痕淡,(这里也只好再次说“残月”了)
孤篷蜡炬明。
可将红泪滴,
化雨伴浮萍?
当然,古典诗歌能写成这样,已经很难得了,尾联也很有意思。
我正是那种吃饭喜欢评论厨师可自己又不会做饭的人,说错了,请勿笑我。
有了您的发言,我的正文后面留的大尾巴就充实了!另外,作为本园地的首篇读者评论,您的发言直指当今古典诗词的脉门,再次感谢!
重复堆砌下面这些词句真得没意思:
银筝,香荷,晓风,残月,岸柳,孤篷
而“宿醉”和“余酲”究竟有和区别?
三次修改确实有“炼”的痕迹,可效果呢?其实这诗的毛病不在于“炼”,而是不“新”。你说是句句有典,我说是句句都是咀嚼别人的词句。为诗的宗旨是:标新立异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