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饮食与厕所

(2007-12-06 00:59:21) 下一个
        前天在乔冠英老师的博客上看到<全聚德烤鸭店的洗手间>这篇文章,就常想到这两个同样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的项目。忙了这两天,今天晚上才有空来说一说本虎的感受。
 
        先说饮食吧。在瑞士工作这两年,每天中午在公司或组织的餐厅就餐。雀巢的午餐最好,可能因为本身是食品类的公司,对员工的午餐特别重视,厨师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从各个国家轮换。那也是本虎以西餐为工作午餐的最初半年,所以还是颇能接受每日吃一顿西餐的。到了联合国以后,对西式午餐就不再有新鲜感。但因了毕竟万国宫那么大,就餐的人员多,种类还算丰富。当时很多中方职员还佩服本虎可以每天吃西餐而不腻。等到了国际电联,或许是吃久了,也加上这里午餐确实选择较少,动辄就是半扇儿鸡或淡而无味的大块鱼(据说世贸组织与我们的午餐基本相同)。本虎不得不时常只吃些冷盘,以蔬菜为主。
 
        本虎从前既不挑食更不馋嘴。如今渐渐迷上了咱中国美食。这"迷"也仅仅是过过眼瘾,新浪的美食博客和文学城的私房小菜是本虎没吃饱时主要的食物补充。看多了恍然大悟--在国外生活久了的同胞都成烹饪高手了!

        本虎越来越馋中国的美食,只有在一个时刻可以淡化这种想念。那就是当我走进清洁方便甚至有芳草香味儿的厕所。这个时候,心理上即刻得到一种平衡。不知道如今国内的公共厕所是不是有了改善。
 
        厕所,特别是公共厕所在本虎的记忆中没留下过什么愉快的记忆。常年的便秘或许就是年少时中小学厕所的简陋和脏乱留下的病根儿。可能也因为虎腿不好,小时候上茅坑式的厕所非常困难。特别是冬天,茅坑边上都是冰,自己根本上不了。为了怕麻烦同学,本虎时常忽视便意,就造成了如今总是排便不畅的恶果。
 
        上班以后,国内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写字楼的洗手间还是算比较干净的。好一点的餐馆和音乐厅,影剧院也都可以让人接受。只是直到最近有亲朋回国,说公园里的公共厕所还是不敢恭维。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公共厕所这个必不可少窗口应该说也和奥运场馆一样是中国北京一张举足轻重的名片,它们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呢?即便不为了奥运会,中国的老百姓能不能享受到随时可以在干净的厕所里方便呢?
 
        饮食与厕所,本虎还是随遇而安吧。在瑞士别抱怨吃得不顺口,就多想想如厕时候的方便舒适,等回了国也少说不习惯公共厕所的面貌啥的,多吃点儿咱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美食。
http://blog.sina.com.cn/jianying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