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品:六四前夜

(2006-06-03 05:08:38) 下一个

小品:六四前夜


赵女

“出手吧,如果再不下决心武力解决天安门广场学生问题,势必出现全国
性更大的动乱。局势将愈发不可收拾了!”亨将说。
“难道真的象当年主席说的一样,要重上井岗山不成?”哈将道。
小平的眼睛仍然直盯着正前方,那里只有明净的窗户,窗户外是深深的黑
暗。
“我们起草了这份天安门广场镇压令。只要你点头,我们就干!”亨将把
文件递了过去。
小平不接,仍然保持原来的姿势,沉默着。
有风起,庭院的树叶沙沙作响。
十几分钟过去了,几个人都没做声。屋里静得可怕。
小平终於有了动作,他示意要亨将把文件递给他,亨将忙不跌跌递了过去。
哼哈二将心头一阵高兴:小平动心了。
只见小平把文件握在手中看也不看,随即将它慢慢撕成碎片。
“该结束了,在中国由一两个人决定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历史该结束了。
我想在我有生之年还能为中国老百姓做点什么的话,这比经济发展十年二十年甚至
一百年还要重要。告诉赵紫阳总书记,我同意他的意见,在法制的轨道上来解决问
题。赵紫阳同志对学生问题的看法和判断是清醒和理智的,从他身上体现出我党政
治家在处理国内社会政治矛盾的成熟。李鹏同志远不及他。建国以来毛泽东同志的
错误之处正是以个人的好恶来处理国内社会政治矛盾,我们都是受害者。这种事我
们不能再干了。中国要长治久安,从天安门开始。”
亨家和哈将听了这番话显得紧张和突兀,不知说什么好。
“甲秘书 ,现在你就给赵紫阳同志打个电话,就说我支持并服从他的意见,
希望他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定了就干,不必徵求我的意见。”小平道。
甲秘书拨通电话:“喂,是紫阳同志吗、、、”
这边小平顺手抄起身边茶几上的电话:“是赵紫阳同志吗?我是邓小平、、、”

时是1989年6月3日11点30分,中国的一个四川人和一个河南人打了一通电
话。中国就因这通电话改变了历史。


(续篇预告:
1,听到紫阳的声音,广场全体学生悲喜交加,广场顿时哭声一片。一小时之后,广
场没有一个学生滞留。
2,紫阳同志承担人民日报社论错误的责任却得到舆论的喝彩!<<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原谅你,紫阳同志!
3,李鹏受到批评,但仍担任总理职务。
4,高自联等群众组织正式登记注册,成为合法组织。但前期的做法受到批评。
5,小平同志坚辞中央军委主席,回四川老家养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