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个没完的南瓜头

和你一样,出生在黑夜,没有记住钟点.象是被人一脚踹下了火车,来到这个不期遇的站台.感谢老天,尽管生活很曲折,总觉得还是快乐多一些
正文

苦累

(2005-05-08 21:09:36) 下一个


每当成串榆钱在春风中舞动的时候,总会想起家乡一种民间小吃,:苦累——名字好难听和晦涩,也不知道是哪朝哪带遇上饥荒了,人们发明的这种野味......


苦累怕是这辈子没戏登上饭店的餐桌了,尽管这是地地道道的乡野风情。“晌午咱出点苦累吧。”在我儿时的某个春天的早上,偶尔就能听到大人这样一声建议。于是,大家心情忽悠一下象风中亮亮的榆钱一样明快。背上外公编给我的一个小挎筐,大人围着花兜(摘棉花用的一个围裙一样的兜子)爬高上低地攀上榆树。捋榆钱是个快乐的工作,风中飘扬的是桃杏的芬芳,脸上晒着初暖的太阳,不知是因为阳光太亮还是怕榆钱迷住眼睛,大家都把眼睛迷成一条细线。有时忍不住把榆钱偷吃一把,感觉味道鲜鲜甜甜。这味道在记忆中就代表了春天。

榆钱苦累的制作过程简单的让你失望:把榆钱洗净了,和上玉米面和一点点白面(也许有吧),有时再加一点其他青菜,如菠菜或小白菜叶子,就这么搅和匀实了放在笼屉上大火蒸个10多分钟,一种夹杂着青草气息的玉米香味就飘散在院子里了。苦累之好吃在于它的调料:蒜泥,陈醋,香油和盐放在一个小碗里,夹一筷子苦累蘸蘸这调料,那种甜,鲜,酸,香现在想来都让我暗咽口水.....

最后一次吃苦累是九七年爸爸妈妈在北京养病的时候。那时是怕是我们一家最艰难的一段时期了。爸爸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几乎不能下床,年初一被妈妈带着出了家门在外地到处求医。我也暂时休养在家,几乎等于没有工作和收入。最后我们聚在北京把爸爸送进了三院。中间被房东黑宰等多少辛酸我仍然铭记在心。感谢老天在,在那么多好人帮助下,爸爸的身体好转了很多。一天爸爸妈妈出去散步回来的时候兜里装了一大把榆钱......那天的苦累是久违了10几年后第一次吃了,在一间租来的四壁烟黑的筒子楼里吃,味道仍然和儿时一样。想不到的时,苦累蘸在醋里时,耳边传来的是悠扬的小提琴声。一个对门的小女孩是这乐曲的演奏者。她父母离婚了,和妈妈一起住在这黑暗但温馨的筒子楼里。乐曲飘扬中似乎一只深情的小手在楼道里抚摩着邻居的液化气瓶,白菜,辣椒串,水管,自行车,墙壁和每个淳朴的人的心灵。

今天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才忽然悟出,原来这苦累在记忆中是一种艰难中的欣慰,苦累中的甘甜。能尝出它的味道,心中自然会懂得什么叫幸福。玉米和榆钱都算不上什么珍馐美味,在我们这平凡的家庭的餐桌上却如此如此让人怀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