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宋是一阵痛(一)太祖二三事

(2008-07-03 22:54:21) 下一个



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父亲是四朝的禁军将领。据传太祖出生时 “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三个月的黄疸啊。这孩子够可怜的,可是当时没有紫外线疗法。这个编得比刘邦那个好些。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是这样出生的:”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与其上,已而有产,遂产高祖。“为了证明自己是龙钟竟然给老爸戴绿帽,只有刘邦能做得出来。


1. 陈桥兵变


将门出虎子。32岁的赵匡胤已经官升后周的禁军统帅,战功卓著,深得世宗的赏识。世宗死后才一年,他却有了野心。看恭帝年幼,便有了取而代之的欲望,于是导演了一处自欺欺人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先是诬称辽国入侵,受权领兵北上御敌。到了陈桥驿,按照事先排练好的戏目,赵匡胤装睡,手下即趁机“强行”给他穿上龙袍,山呼万岁,拥为天子。恭帝幼弱,大权旁落,自然不敢违背“天意”,只能乖乖让出皇帝宝座了。


虽然这样的闹剧只能骗骗弱智,但其手法兵不血刃,还是值得表扬的。纵观其前其后,中国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几乎都得生灵涂炭,血流成河。金光灿灿的龙袍,其实全都浸泡过殷红的血。不过这样的伎俩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要是他没有重兵在握,龙袍怎么穿上还得怎么脱下,灭九族那是起码的。


2. 杯酒释兵权


以己之心度人,赵匡胤当然知道很多人对自己的皇位虎视眈眈。尤其是那些拥兵自重的武将,更让他不放心。自己靠那样的不光彩手段夺位,自然怕这些人也跟着学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日,太祖召禁军几位位高权重的将军喝酒。酒过三巡,忽叹曰:本人能有今天,全赖各位相助。可是你们未必知道,我这皇帝不好做啊。不瞒各位,我已经有一年没睡过安稳觉了。


众将军惊问何故。太祖曰:皇帝这位子,很多人眼红啊。


将军不傻,听出话外音来了,慌忙说:陛下何出此言?当今天下已定,谁敢对陛下有二心?


太祖说,不然。你们几位我当然信得过。怕就怕你们的部下里面有些贪图荣华富贵的人,趁你睡着的时候把黄袍披你身上,那是恐怕你就身不由己了。


闻听此言,几位将军早已吓得尿了裤子,这个可是太祖首创,是他的专利啊。赶紧跪下磕头:我等粗人,何曾想到这个?望太祖指条出路。


太祖暗笑,说:我都替你们想好了。不如这样,你们把兵权交出来,回乡做个闲官,给子孙置点家业,安度晚年多好。


众将军: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了。


翌日,众将军就集体请辞,屁颠颠的到地方上当节度使去了。


此后,军权和财权全部集中中央。军队改由文官指挥。”杯酒释兵权“不同于”狡兔死走狗烹“那样无情无义,难怪被某些人推崇为”最高的政治艺术“。它固然有效地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它是宋朝重文轻武风气的开端,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最终导致宋朝的灭亡。


3. 烛影斧声


开宝九年,太祖赵匡胤50岁,正是盛年,身体倍儿棒,正忙于北伐统一中华。那年的一天,10月19日,忽召弟弟晋王赵光义进后宫饮酒。宫外雪厚更深,宫内酒酣耳热。一会太祖便醉了,躺下休息。赵光义屏退众人,要自己服侍哥哥休息。透过窗纸,可以看到兄弟俩说了些啥,接着是烛影摇曳,似闻铁斧落地声。然后赵匡胤高声说“好为之,好为之”。天将亮时,赵光义急急唤人说大事不好,皇上驾崩啦。继而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称杜太后死前命赵匡胤,他死后皇位要传给弟弟赵光义。


太祖死后两天,赵光义在灵柩前即位,


有的史家把赵匡胤“好为之,好为之”解释为“好好干,好好干”,相当于”你办事,我放心“。本鸟却觉得他说的是“干得好,干得好”。太祖通过陈桥兵变夺得皇位,却被弟弟以这种方式夺走,虽然血腥了点,还是要表扬弟弟“干得好”。“干得好”后面是一声叹息:我猜着了开头,却猜不着这结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Thunder_Bird 回复 悄悄话 说得对。太祖应该是整个宋朝皇帝里面最有作为的一位了。不仅武功了得,而且极有政治手腕,对什么大事的处理都让人心服口服。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赵匡胤对柴家还是很厚道的,一代枭雄做到那个份上着实不易了,换了别人估计都是杀之以除后患。

如果“好为之”是“干得好”的意思,我猜赵匡胤对这个弟弟是无可奈何中的心心相印了,他一定想起了陈桥。

还得够早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