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四条腿

大家好,小黄鹂博客开通了。
个人资料
正文

认错到底有多难?

(2006-12-05 12:51:15) 下一个
我当初说到人性恶的时候,其中就包括了人的自恋精神。我把这个精神定义为恶,就是因为我发现要人认错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以前法律有一句话: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这句话就表明了要一个人认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为了要让一个人认错,我们必须先给他很大的利益,只有在胡萝卜和棍棒的双重效应推动下,人才可能认错。

要让一个人主动认错,难啊,难以上青天。

譬如说毛泽东和刘少奇,当时的大跃进出现了很多问题。彭德怀因为看不过去上了万言书。

结果呢?彭德怀倒了霉。

为什么彭德怀倒霉呢?因为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人都不愿意承认错误。

那么彭德怀是否就是愿意承认错误的主呢?

再接着讲下去之前,我必须表明我下面的理论并不表示我对彭德怀有任何不敬之处。说实在的,我不但同情彭德怀后来的遭遇,更为他在当时勇于直言的精神佩服。老实说,不管成败如何,彭德怀这种敢于冒天下大不违的精神,敢于为了老百姓直言的勇气,我是非常崇敬的。

但是是不是说,彭德怀就特别善于认错呢?

一些历史资料表明,这个结论是下不得的,甚至可能要下相反的结论。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彭德怀并不主管经济,所以他敢于上万言书是因为他无需承担责任。非但如此,彭德怀上万言书还有几分赌气的原因,原因就在于他在延安整风中受到了他认为不该受的批评。也就是说,彭德怀也不是愿意认错的主。

当然,我对于延安整风的具体细节不是特别清楚,不能说彭德怀是否应该承认错误。但是很多资料表明,那些对他“山头主义”“军阀作风”的批评也不是毫无根据。也就是说,彭德怀对同事对下级确实不是特别友好。

相比林彪而言,彭德怀确实缺乏了儒家那种谦让的态度和作风。

因为这个原因,彭德怀的万言书在某种特殊的氛围下变成了他想搞“平反”。结果当时的人群起攻之,把好好决定的正事反而搁一边了。更为不幸的事,大家大概在批评彭德怀中的过程中获得了某种默契和快感,居然一致就把认错的事情忘了。

这从另一方面更说明了认错的困难。即使已经酝酿好的道歉的话,往往也会因为某些小干扰就推得一干二净了。

因为这个原因,大跃进继续进行。但是问题并不因为人们的不愿认错就低头,问题又一次摆到了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面前。

这一回刘少奇也开始反对曾经竭力推崇并且亲自策划的政策了,并且说出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话。那么刘少奇是否特别勇于认错呢?

我依然先做声明,我下面的理论并不怀疑刘少奇当时有着拨转方向的初衷,不管成败如何,我对于他这种初衷表示佩服。

但是我不得不说,刘少奇也不是那么愿意承认错误。为什么呢?我觉得刘少奇后来之所以说这样的话,一方面他发现他批彭德怀错了。要知道当时具体批评彭德怀的是刘少奇,而且他还是跟彭德怀万言书利害关系最密切的一个人。他当初坚持自己的政策并且因此打倒了彭德怀,这件事对他的触动最大,所以他第一个敏感地发现了这个错误。同时,他那句“七分人祸”的人到底指的是谁?

他自己?毛泽东?

我觉得不是的。后来他组织搞了四清运动。从这个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来他说的“人”指得是下面具体执行政策的人。

所以说,不管他当时对于大政策的方向错误的认识有多深刻,他并没有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肯定的。

因为他没有承担错误,毛泽东又找到了他具体执行四清运动的错误,刘少奇也被打倒了。我对此也深表同情。

接着就轮到了林彪。在那么多有资格的人倒台以后,林彪被推上舞台是必然的,也无需用阴谋来实现。林彪作了几件事后,他也发现了这种政策有问题。但是他也不敢承担错误,甚至更糟。

也许只有到了此时,毛泽东才发现自己的掌舵的政策是有错误的。

非常有趣的是,只有毛泽东才真正在公开场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只有毛泽东才承认自己的功过是三七开,而且这个三分错误说得明明白白!

所以我虽然对文革之类的一些运动也很不喜欢,却不得不承认毛泽东才是最伟大的。

因为毛泽东的承认错误,后来的邓小平才把握住了机会,实现了平反和一系列的改革。

那么邓小平是否善于承认错误呢?

邓小平在一些列政策的调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调整对于很多人是有利的。所以有人说,你难道不是既得利益者么?为什么不能看清形势呢?

不过我不得不说,邓小平之所以能够这样做这样的改革,也不等于他特别善于承认错误,只能说他是一个实干家。

看看中国的历史,有多少人能够承认错误的呢?不但皇帝领袖不能,那些比他们地位低的人又有几个做到了?

即使是手中小有权力并且因此犯错的人,即使是被双规的巨贪,他们有多少主动承认错误的呢?他们最后念叨的是再给他们一个机会,很多的认错也不过是逼于形势而已。

所以认错到底有多难?每个人都可以衡量衡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