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也讲个收养弃婴的故事

(2021-08-01 08:12:36) 下一个

“八一五光复”后,在东北的日本人拉家带口逃难回国。也许是受船上名额的限制,很多日本家庭都是把男孩子带走,女孩子扔下成为弃婴。

我在沈阳大院里的邻居王姨就是一个日本弃婴。王姨是文革后搬进我家大院的,与我家做邻居时间不长,前后大概十几年,但与我母亲关系很好。有什么事都喜欢找我母亲唠叨。王姨个子不高,很白净,王姨的老公田叔则是个一米八多的大个子,相貌堂堂,但说话有点结巴。因在地质勘探队工作,田叔经常跑外,不怎么在家。王姨和田叔的三个孩子都是王姨照料,冬天做棉衣,夏天做裙子短裤,王姨都来找我母亲帮忙。王姨的两个大孩子是女孩,一个小的是男孩。三个孩子都长得很漂亮,都随田叔长得高高大大的。

我母亲对日本人非常熟悉,因为她小时候住的附近尽是日本人,都是在满洲飞机制造第一株式会社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看《小姨多鹤》电视剧时,母亲就夸孙莉演的好,说日本人走路就是那个样。可王姨是日本人我母亲没看出来。

王姨告诉我母亲,他是四岁时亲眼看着她那个日本军人的父亲剖腹自杀的。后来,她母亲带着哥哥走了,把她藏在屋里的拉格里(拉格就是closet),还给她手里塞了些吃的和一个小包裹,嘱咐她包裹别扔了,要带在身上,也许这辈子还能找到我。

王姨说,她在屋里呆了三天,吃的没有了,饿的哇哇地哭。也许哭声惊动了他的养父,一个拉三轮车的中年汉子发现了她。王姨说,她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养父。王姨说起自己往事的时候,她的养父已经去世了,可王姨还是说的泪流满面。说小的时候,养父什么好吃的都是可他吃,自从有了他以后,养父烟酒都忌了。每天拉三轮回来都会给她带好吃的。等他上学后,养父也是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王姨说,虽然不是亲生的,可比亲生的对我好。那时候,中日已经恢复了正常关系,有个什么组织已经多次联系王姨,要帮她寻找在日本的亲人。可王姨没有寻亲的意愿,说我早就是中国人了,日本话也不会说了,估计我母亲也早死了,还回去干啥呢。

一直到八十年代,我都上了大学,王姨也一直没回日本寻亲。这时王姨的几个孩子也都在长大了,大女儿都上高中了。虽然王姨的三个孩子长得都很漂亮,模样身材都没得说,还特别白净,但学习都一般般,考上大学可能性很低。王姨就和我母亲商量,说日本那边有人已经找到我的哥哥了,你说我是不是该回去看看。我母亲说,为孩子考虑的话,你该回去看看。看看还能不能适应。

原来,王姨的父亲是个日本将军,她母亲临走时给她包袱里塞了一个什么勋章,是他父亲的身份证明。王姨就是靠这个牌子找到的哥哥。王姨后来只身去了日本,没多久就回来了。回来就和我母亲发了一通牢骚,说她哥哥不敢认她,不是不知道她是他亲妹妹,而是担心遗产继承的问题不敢认。那时他哥哥的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家里的财产都分配完了。王姨说:真没想到,亲哥哥我一点没有亲热劲,看着就像个陌生人。没意思透了。母亲就劝他,这么多年没见面,哪能这么快就近乎呢。王姨自那之后就陷进去还是不去日本的纠结中。时常找我母亲唠叨。

一晃就到了王姨大女儿该上大学的时候了,这时候王姨才下决心要带一家人去日本,但田叔不愿意去,为此俩人吵了很多次。那时我父亲还活着,就逗田叔说:你中国话都说的都费劲,去了日本要说日本话,你行吗?弄得田叔是更加郁闷了。可中国父母总是以孩子为核心的,为了孩子自己啥都可以牺牲。所以最终王姨一家还是去了日本。

刚去日本的那些日子,王姨经常不给我母亲来信,说的都是在日本的种种不适应和一些新鲜事。说老田在那成天发牢骚,说没意思,吵着要回来。家里的各种漂亮的包装盒子一大堆,每个人都不舍得扔。那是八十年中的时候,中国和日本的生活水平还差的很大。日本的先进也让王姨长了不少见识。后来,王姨还回来一次,给我母亲带了不少礼物,说现在逐渐适应了,日本政府对他们很照顾,老大已经上大学了,老二被模特学校看重,准备做服装模特了。王姨家的老二长得瘦高漂亮,确实做模特的料。

父亲去世后,母亲搬离了那个大院,与我住到一起。王姨和我母亲也失去了联系。再后来,王姨又回过一次我们那个大院,可老邻居基本都不在了。听见到王姨的人说,王姨一家现在过得挺好,大女儿去美国留学后留在美国工作了,二女儿做了模特,最小的儿子成了日本滑冰运动员。

现在王姨和田叔都老了,我们那个大院也被拆了,也不知道王姨和田叔是否还在想念在中国的日子。

王姨是幸运的,很多日本遗孤都像王姨那样被善良朴实的中国老百姓收养了,这些人后来回到日本后,也成为中日友好的积极分子。以前看过一个专门讲日本遗孤的书,我曾写过一个读书笔记,链接在此: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0578/201603/743851.html

里面摘录了书中的几段话,我现在再转载与此。

当最后一批日侨登上客船后,沈阳日俘日侨管理处处长李修业登上甲板为日侨送行。东北日侨联络总处负责人村野先生再三要求李修业讲话,李修业说:“你们回去以后,要细细地想一想,比一比,你们是怎样对待中国人的,中国人又是怎样对待你的。希望你们以后只带来友谊,不要再带来刺刀。再见吧。”话虽简单平淡,却概括了中日关系和两国的国民性的巨大反差。

“多年之后,那些有良心的日本人还常常提起当年中国人民的仁慈情怀。官崎市市长津村重光曾说:“我们的父母就是当年从那里回国的,他们曾得到当地人善意的帮助。”

名古屋退休教授间赖收芳说:“那年天气很冷,是葫芦岛人把我们上百名遣返者接回家中,给我们提供食宿,挽救了我们的生命。”

同为名古屋退休教授的小林清子回忆说,他亲眼所见就有30多名日侨在登船之前把孩子送给了中国人抚养。小林清子对此的解释是,给孩子留条活路。”

“母亲回忆说,当时最惨的就是那些在农村的日本人,其实就是开拓团团员,很多人把孩子就丢到路边,因为带着太小的孩子没法赶路,半路不是病死也得饿死,好多中国人就是在路边沟里捡的日本小孩。而城里工厂的日本人转运的很有秩序,基本都是全家一起回去的,没有丢下孩子不要的。所以,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大多是开拓团的孩子。开拓团团员其实大都是日本的穷苦农民。看过严歌苓的电视剧《小姨多鹤》的都知道,多鹤就是日本开拓团团员的孩子。”

朴实的劳动人民都是善良的,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大爱,但侧影之心一点不缺,就像小姨多鹤里姜武演的那个老农民一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人性善就美。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谢谢留言!是的,我母亲很乐于助人,朋友很多。现在快九十岁了,还新交了很多朋友,从六十岁到九十岁不等。:)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人性之美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好故事,好分享,你妈妈是个热心人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