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丑陋的种族歧视和愚蠢的身份感—电影《绿皮书》观后感(无剧透)

(2019-03-04 20:35:49) 下一个

《绿皮书》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部好电影。不像很多诺贝尔文学奖让人看不懂,《绿皮书》获奖在我看来名至实归。电影的故事情节逼真写实,节奏松弛有度,戏剧冲突自然又精彩,人物对话言之有物又妙趣横生,演员表演更是功力深厚,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是,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具有无可争议的进步性。

先要讲讲什么是绿皮书才能了解六十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是何种样子,也能很好地理解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性。绿皮书是一本旅行指南,不过这个旅行指南是专门针对黑人的,因为那个时候的黑人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不享有迁徙自由,住店自由,只有很少的酒店和饭馆接纳黑人顾客。这本绿皮书就是专为去南方旅行的黑人准备的可以接待黑人顾客的旅馆和饭馆的名录。其实,仅仅这本绿皮书的存在就足以说明美国六十年代时的种族歧视有多严重。

虽然1962年距林肯总统发布《奴隶解放宣言》整整一百年了,可在美国南方和中部地区依然是种族隔离的地方。歧视黑人在美国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不仅在南方,即使在最为开明的纽约也一样随处可见。片中主人公托尼虽然并没和黑人有过什么交集,可因为社会的熏染,也极其轻蔑和歧视黑人,连黑人管道工喝过水的杯子都要扔掉。最可笑的是,不仅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存在鄙视链,白人内部也存在着鄙视链。意大利裔的托尼就被南方警察骂为半个黑人,而托尼对把他误认为警察的酒吧小姐说,我像爱尔兰人吗?让我们知道,那时的美国警察大部分出自爱尔兰裔美国人。电影中偶尔出现的几句针对犹太人的话,也让不熟悉那段历史的人知道,犹太人在那时也是受歧视的二等公民。电影里的这些生动情节和对话,惟妙惟俏地展现了六十年初美国社会的众生相和黑暗面。

革命的真正意义是观念的改变,当然这个观念是先进的观念。就像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言,真正的革命是心灵的革命,没有思想的进步的所谓革命不过是改朝换代和街头闹事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六十年代的人权运动可以称为真正的革命。虽然这个革命不以暴力为主要手段,而且也存在很多革命的滥觞,但因消除了种族隔离制度,破除了有色人种为劣等人的这个在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其进步意义显而易见。

歧视来自于无知和傲慢。不仅种族之间有歧视,各种人群之间都有歧视,这是差别心带给人类的共同智障。歧视就是鄙视链的极端化。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不仅有肤色的不同,胖瘦的不同,高矮的不同,还有智商的不同,家庭出身的不同,学识学历的不同,拥有财富的不同,社会身份的不同,所有这些不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也建构了各种各样的鄙视链。

一个本真的人是没有身份感的,因为身份感是外在的,是社会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越是有身份感的人,越喜欢带着面具生活,而且最容易出现歧视心态。

法国有个电影叫《触不可及》(The Intouchables),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讲的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没有什么身份感的黑人小伙,与一个残疾的超级富豪互动的故事。超级富豪在黑人小伙身上感受到了他们那个阶层普遍缺乏的真诚,黑人小伙虽然震惊于富豪家的豪华和奢侈,但却并没因此觉得自己卑微,气场依然十分强大。这个强大的气场来自于他的平常心和平等心,也即一颗没被污染的真心。他并不为自己的肤色,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而自卑,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所以他喜欢那个面试他的女秘书就跟他调情,心理根本没有什么配不配的意识。

在现实社会中,身份感并不是只存在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精英人物身上,也存在于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身上。见到比自己富的人就自卑,见到比自己权力大的人就巴结,见到名人就去求签名,好像签个名就成了名人的朋友一样,自己的身价也高了。这也是一种身份感带来的自我歧视,这种自我矮化的心态即来源于差别心。

身份感限制了人的自由,使原本自由的心灵被身份给蒙蔽和扭曲了。《绿皮书》里的那个白人托尼虽然一开始也歧视黑人,但却是个没什么身份感的人。他活得真实、自在、简单,虽人在底层,也自得其乐。其实,快乐和幸福只是内心的感受,和财富、权力、地位统统没有关系。就如中国老话说的,农家自有农家乐。高高在上的精英权贵虽然不为柴米油盐发愁,可也一样有他们发愁的事。身在底层的人,可能听不懂,也没机会去歌剧院,音乐厅享受那些高雅的音乐,但在街头巷尾打麻将,玩扑克也一样是快乐的。谁能分清那种快乐更快乐,那种快乐更高级呢?

托尼的社会身份很低微,当过垃圾车司机,酒吧保安领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底层的混混,可在托尼身上,观众看到的是普通人的率真和仗义。恰如常言说:仗义多在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

而那个黑人精英,虽然拥有了财富,名声和精英的身份,可因为肤色却成为被歧视、被侮辱和被迫害的人。影片就是以这样的反差凸显了种族歧视的愚蠢和丑恶。

影片的人设十分新颖,一反过去的老套路。白人不再是彬彬有礼,举止文雅的绅士,黑人也不再是粗鲁、野蛮的下层人形象。影片把这个套路掉了个。变成一个粗鲁,野蛮,喜欢施暴的底层白人与一个举止文雅,有着三个博士文凭的黑人精英的故事。

两个人的故事最为感人的地方是双方的相互改造,这种故事设计充满了戏剧冲突和张力。而这个改造过程也有明暗两条线,明的是黑人雪利对托尼的教育和改造。托尼从抗拒到顺从的过程并不是慑于雪利的权势和老板的位置,而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自觉自悟的过程,表现了他良知的觉醒。影片的精彩之处是,并没把这个改造表现为精英对下层人士的单向度改造,而是表现为双向的改造。托尼对雪利的改造是一个暗线。托尼不会说教,没有什么道德理论,他有的只是一颗简单无诈的心。是托尼的自然率真,赤子之心让雪利走出自己孤僻的生活和孤独的内心世界,摆脱了内心的纠结,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可怜的人,倒霉的人。有时候,受迫害的一方,会因为长期的斗争和抗拒变得自我封闭,这是受迫害者的心理疾病。

其实不管哪个阶层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屠狗辈率真仗义,读书人通情达理,所以改造在现实生活中就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国产电视剧《父母爱情》讲的就是两个出身不同的人相互改造的故事。有趣的是,无产阶级的军官后来变得像资产阶级那么讲究了,而资产阶级的大小姐却变成了朴实的无产阶级。其实这个改造过程正是人的成长过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朋友和夫妻关系的最高境界。

虽然整部电影可以说很完美,但最精彩的还是人物对话。尤其是剧终前,托尼妻子拥抱雪利时悄悄说的那句话,让我们全家都笑喷了!笑过之后,又有一种感动弥漫胸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5)
评论
五次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为人父' 的评论 : 说得好啊斗争。这也算斗争那汪精卫也是在斗争了。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0455' 的评论 : 应该是这个路子吧?:)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aglegirl' 的评论 : 反种族歧视和女权运动一样也不能过分,过分了就失去了诚意。变成了自卑的滥觞。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红米2015' 的评论 : 滥觞的词义也被滥用了,现在有一个意思是过分。
0455 回复 悄悄话 摘自上文:"歧视来自于无知和傲慢",出路在于“教育和改造”,使之达到“观念更新”“自觉自悟“,最终”良知觉醒”。
红米2015 回复 悄悄话 “很多革命的滥觞”应该是“很多革命的弊病”吧?
beaglegirl 回复 悄悄话 歧视是人性中恶的一面,就像贪懒等恶习需要被纠正和抑制。反歧视的宗旨是对的。但是当今打着反歧视的牌子而行歧视之实的策略是令人不齿的。选择性的反歧视(反对针对某些种族而不是所有种族),或者过分夸大某些种族的suffer,或者反对到了超过原则的程度,才是现在反歧视政策令人担忧的。
设想如果两个弱势种族起了冲突,那么是法律正义重要,还是种族重要呢?不幸的是答案是后者。
华人希望不被歧视当然是正常的,而且一直认为我们躲在黑人民权大伞下面而得益。也许是真的,但这是历史了,现在的状况是华人和任何非白人的利益有conflict,华人极有可能是被不公平对待的一方。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次郎' 的评论 : 可那时的美国社会现实就是那样。如果没有肯尼迪的干预,托尼和雪利也出不了监狱。美国黑人的斗争如果没有白人的觉醒和支持,你以为能胜利吗?人权运动首先改变了美国白人的观念,然后黑人才解放了自己。改变歧视自己的人的观念才是真正的胜利。不仅解放了黑人自己,也解放了白人。
五次郎 回复 悄悄话 这部电影其实很反动,实际上表达的是:
1)要不是靠种族歧视的白人(Tony),黑人的权益根本无法保障。
2)黑人要得到种族主义白人的帮助,必须学白人那一套,然后付高额的钱
3)忽悠:1),2)之后,没准儿你个黑人(鬼)还能和白人交上(朋友)

那么广大普通低层黑人咋办呢? ---- 被白人警察乱枪打死啊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hhhh' 的评论 : 解释一下你的统计数据吧。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anreninus' 的评论 : 谢谢!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茅斌骚客' 的评论 : 没看过这个电影啊。
ahhhh 回复 悄悄话 歧视不是来自于无知和傲慢,而是来自统计数据。
茅斌骚客 回复 悄悄话 老兄,你说其套路与电影Driving Miss Daisy相似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