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71)
2025 (2)
过去我习惯于把人分成好坏或善恶,可现在我更愿意用愚痴和智慧来看待人。佛说:人人为因地的菩萨,每个人都有菩提善根。所谓愚痴的人只是善根被蒙蔽的深一些,所以愚痴和智慧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这里所说的智慧不是智力,而是人对自己本性的认识能力。
佛说人有五毒,即贪嗔痴慢疑。五毒之心越重,则本性被蒙蔽越重。人类的共性之一就是贪欲,有贪名利、女色、权力的,有贪吃贪喝贪玩的。人们在对名利的追逐之中不能自拔,把虚幻的生活当作真实的存在,因此人们无论如何奋斗挣扎,心不静,则痛苦烦恼总是不离左右。
愚痴的人一般比较偏执。愚痴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最正确,而且容不得不同观点的人存在,恨不得天下所有的人都与他有同样的观点。这点我们小的时候和老的时候表现的尤为强烈,小时是因为无知,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老的时候则是因为觉得自己见的多了,反而更容易固执己见。所以我认为老年人最大的智慧不是人生经验,而是赤子之心。
指出别人的愚痴,革别人的命不难。破除自身的愚痴,革自己的命是最难的,甚至是非常痛苦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我曾经是个非常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坚信世界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因为唯物主义太符合我们理性的思考习惯,也很容易理解。当我自鸣得意于自己能够用唯物主义解释世界的时候,其实我恰恰忘了解释自己,解释人的精神根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我对唯物主义有越来越多的怀疑。我发现这世界有很多唯物主义无法解释的事物。越是怀疑我就越是痛苦,因为怀疑的过程也是否定自己的过程。越是了解自己越是痛恨自己竟然是一个如此愚痴之人。智力的优秀不等于智慧的高深,往往越是智力优秀之人越容易被自己的智力蒙骗,成为偏执的愚痴之人。
人心本如静水,清澈透明,是我们自己的妄念将其搅混,因而变得复杂莫测。这也是一种缘起,一种恶缘之起。譬如本来纯净的人际关系,因为第一个怀疑的念头产生之后,后面的怀疑和怨恨就会不断生出,止住是很难的。而一个善念的产生也是一样,善念结善缘,止恶扬善,长此以往,伪善也成为真善了。所以说,一念之间,即身成佛是有道理的。善念的产生不容易,守护它更不容易,如果我们能将一个善念保持终身,也就可与圣人比肩了。
宗教总是劝人为善的,这不是道德说教,而实在是为人类能更好的生活。人不可做恶,且不说做恶是否有报应,做恶本身也是痛苦的。做恶为阴,行善为阳。一个人总是疑心太重或坏念头太多,身上的阴气则会聚集不散。人一旦被缠绕在阴气之中,则难有爽朗快乐的心境。
宗教精神是人与生俱来的,所以人类不同的宗教之间总是能找到共同性,尽管他们叙述的故事和信仰的人格化偶像不同。
原来读伊甸园的故事,觉得那是关于人类罪的起源的故事。可当我了解了一些佛教知识后,我似有所悟地觉得这个故事更象在讲一个原本清静寂然的本心怎样变成现在的人心的过程。无我无知的亚当夏娃一直过着无自我意识的日子,可是就因为蛇的勾引,而忽然发现自我,从此有了人的意识和人性。这和佛教的 “ 最初不觉,忽起动心 ” 简直是一花两瓣,说的是同一个事情。
人的所有思想意识,在佛看来都是我们本心衍生出来的妄想,即所谓 “ 情牵万境,意起百思。 ” (宗镜录)。 我心本空,然一念即生,万念随缘而起,原本清静常乐的本心,被第一个自我意识的意念打破之后,就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这和我们这个宇宙的起源似乎具有同样的机理。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前我们无法想像,但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空,从爆炸那一刻开始,一个我们现在理解的物质世界出现了。这和人的自我意识一样,也是一种无中生有,或曰空中的缘起。
理解了宇宙的起源其实也就理解了人类的起源和人心的起源,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宇宙的任何一部分都具有全息性,这很类似于人体的体细胞,具有人体的全息性。肉体是由原子物质组成的不假,可主导人出生和成长的信息可不是物质,尽管 DNA 是物质,但它仅仅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空的,非物质的,它如何决定物质的变化生长可能是永久的迷。不用等我们对宇宙和生命有彻底的了解,只要我们有一些感悟,我们再读《心经》就能领会其中的深意,更理解佛法的智慧。
年轻时的我,嫉恶如仇,言词激烈,但眼里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错,自己则是真理的化身。虽然学习毛泽东给江青的信的时候,对里面那句“人贵有自知之明”很有感慨,但感慨归感慨,自知归自知,尚不知何为自我反思。对自己的知都是自我欣赏和自我崇拜。当然,自恋也有好处,自恋使人更自尊也更自信,而自信则让人变得勇敢和无畏。但凡事不能过头,过头就是谬误,正如拿破仑所说:“从伟大到谬误只差一步。”。过分的自信也是一种愚痴。
年轻时,激情澎湃,志存高远。信则五体投地,疑则白口莫辩。老子曰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年轻时的轻狂终究不靠谱,当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心里则是满满的苦辣酸涩。人该明白的时候不明白,等一切罪错都经历了才明白了那一点点,想想,这也算是人生悲剧的一种吧。
连续看了两篇,在这晴朗的早晨...
睿智,干净,明朗,真是享受~~
谢谢!
我的这个帖是我对以往自己的一个总结,是我读了一些经后的反省。无论佛教还是基督教,首先是劝人谦卑下来,因为只有谦卑的人才能放开心灵接受自己并不了解的事物。知道自己精神境界的低,才会知道佛的精神境界的高。
可是更难的是去杂念。除了为道日损,或学佛打坐,或其他宗教外,有没有更自然简朴的办法?
想想,妙玉那么聪明人,打了那么久的座,也还是没有用...
在这里潜水好久,谢谢好文启发人!
老年人最大的智慧不是人生经验,而是赤子之心。
宗教总是劝人为善的,这不是道德说教,而实在是为人类能更好的生活。人不可做恶,且不说做恶是否有报应,做恶本身也是痛苦的。
宗教精神是人与生俱来的,所以人类不同的宗教之间总是能找到共同性,尽管他们叙述的故事和信仰的人格化偶像不同。
人该明白的时候不明白,等一切罪错都经历了才明白了那一点点,想想,这也算是人生悲剧的一种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