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ZT我痴于嘉礼,悠悠只一身--纪念黄奕缺大师(BY张禾)

(2007-01-16 07:25:18) 下一个



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去履践粉墨一生的意义和使命。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仅此一点就令人动容。
--摘自章怡和《伶人往事》


两天前在家里看书,忽然听到在隔壁房间上网的妻子对我说,“哎,你前一段时间拍的黄奕缺死了!”我当时心里一颤,急忙跑到电脑前一看,新浪网的首页上赫然挂着木偶大师黄奕缺去世的消息,消息上说老人家身患食道癌,入院一个多月就不治,享年79岁。作为中国提线木偶界硕果仅存的艺术大师,他的离去,带给我的是无尽的惋惜。

我和黄奕缺大师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去年9月份的时候,和同事陈弘到福建泉州拍摄重访节目《闽南傀儡戏》。陈弘是闽南人,他在一路上和我说,黄奕缺大师是他们那里仅存的提线木偶戏大师,泉州木偶戏能发展到今天和黄奕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心中对他不免有些好奇。

在泉州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黄奕缺的家,一进门,只见一个面容清癯的老人正在教弟子学习提线木偶,老人身着月白色的唐装,一头银发,正操纵着一只提线木偶猴子,猴子在老人的手里活灵活现,而老人也步伐灵活,身形飘逸,从动作上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我举目四望,宽敞的客厅里两面墙都是落地大玻璃书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精美绝伦的木偶头。另一面靠窗的墙上是大幅的彩色照片,画面是江泽民正和他在一起交谈甚欢。

寒暄过罢,开始拍摄,不料大师一开口就是这样的话:“我快八十岁了,可能要走了,因为我的要求是比较高,比较严格,学生一些还不大过关的我还放心不了,我还是希望让他能跟我一样,能超过我最好。”

当时我心中不觉一懔,都说闽南这地方规矩多,礼节多,怎么大师一开口就说到死?这也是我们后来节目里用的第一段黄奕缺的采访,竟然是一语成谶,在节目播出后一个月,大师就仙逝了。也许在那个时候,大师冥冥之中已经有感觉了罢,面对摄像机,一下子说出了自己未了的心事。

我对黄奕缺大师的了解,是在后来编辑节目时一点点加深的。那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啊!79岁的生命里,竟然有60多年是伴随着木偶走过的。

1928年,黄奕缺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他回忆说在他的童年,家境贫苦,从9岁到12岁,半年读书,半年砍柴,断断续续的读了两年半的书。能看到提线木偶戏班的表演是他最快乐的一件事。当时是1941年,正是抗战的关键时期,泉州城里由于经常遭受日本人轰炸,平常在城里表演的木偶戏班根本无法演出。为了谋生,这些城里的戏班只能“上山下乡”。山区和农村就成了他们主要的演出场所。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只有十三岁的黄奕缺狂热地迷上了木偶戏,只要附近有木偶戏班的演出,他是翻山越岭也要去看的。

黄奕缺看的是流传于我国闽南泉州地区的提线木偶戏。闽南叫做“嘉礼戏”又称为傀儡戏,傀儡戏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木偶身上有很多条“线”。艺人是通过穿在木偶身上各个关节上的线来操纵木偶进行表演,所以被形象地称为“悬丝傀儡”。传统的提线木偶身上有八至十二条线,最多的有十六条。艺人们就靠操纵木偶身上的线来把木偶演活。艺人们操纵着手里的木偶,连说带唱,演绎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和动人的神话传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还是一个孩子的黄奕缺和木偶戏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天,木偶戏班到他所在的村子招学徒,黄奕缺也报名去考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一下就被师傅看中了,一个月后,黄奕缺跟师傅进了泉州城,开始了他的学艺生涯。那时黄奕缺只有13岁。

在解放前,在梨园行给人家当学徒是一件特别苦的差使,虽然不收学费,但是要签所谓的“门生帖”,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契约书,内容一般是学徒在学艺期间吃住由师傅承担,有义务帮师傅劳动,学艺期满出师之后要无偿地帮师傅演出几年,算是感谢对师傅的培养之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在学艺期间学徒的生死由命,师傅一般不承担责任。黄奕缺当时就和他的师傅陈天恩签了5年4个月的“门生帖”。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傅和学徒之间可以说是主仆关系,打骂是家常便饭。吃的也是最差的,所以说在那个时候,只有穷人家才舍得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当学徒,但是话又说回来,也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吃得了那个苦。在采访时黄奕缺回忆说,那个时候他身体特别的瘦,每天吃的是没有几粒米的红薯稀饭,要是放开肚皮吃,一顿可以吃九碗。

不仅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学艺的过程同样也不轻松。那时黄奕缺每天的日程是这样安排的,早上天一亮就起床,吊嗓子,念剧本,练线功,白天帮师傅做杂事,晚上基本是练曲牌,一天从早到晚没有休息的时候。再苦再累,黄奕缺咬牙顶着,穷人家的孩子早熟啊,他心里明白,只有学出来了,自己在社会上才能有饭吃。

经过五年多的刻苦学习,年仅十八岁的黄奕缺就出师了,他出色的表演技艺很是被当时的一些木偶名家所看重。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可以和当地著名的木偶戏师傅同台演出。这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可是好景不长,解放前夕,战乱频发,一向号称“福地福人居”古城泉州也是民不聊生,木偶戏班难以为继,纷纷解散,为了谋生,黄奕缺不得不放下心爱的木偶,回到乡下,以卖柴和刻字为生。

新中国成立后,提线木偶作为一门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1952年,泉州市开始组建木偶剧团。作为本地著名的提线艺师,黄奕缺应邀加入了泉州木偶剧团。能加入国营的剧团专心致志从事提线木偶的表演,这对痴迷于木偶表演的黄奕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他的创作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

1953年,黄奕缺参加了神话剧《劈山救母》的演出,他表演的是“沉香”。在戏中,沉香是个小孩子,黄奕缺总是在想,用木偶怎么才能把小孩子耍脾气的表情和动作传神地表现出来呢?由于传统木偶的脚是用麻编成的,没有关节,表演起来比较僵硬。黄奕缺对演出的效果常常很不满意。他一直觉得传统的提线木偶表现力还是不够。要能惟妙惟肖地地模仿人物,除了表演技法以外,必须对木偶进行改造。经过长时间的琢磨,黄奕缺偷偷地对木偶进行了改造。他尝试着把原来木偶两只软沓沓的麻编脚改成了关节脚。

在演出的时候,观众们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沉香和以前的大不一样了,忽然能够用两只脚蹦蹦跳跳地哭起来了,黄奕缺通过手中的木偶把一个哭闹的孩子演的活灵活现。演出虽然获得了成功,但是黄奕缺受到了师傅的责骂。原因是他擅自改变了几百年不变的规矩。

泉州提线木偶经过数百年的传承,早已形成一整套表演规则,任何人要打破传统都是不被容忍的。在当时的老艺人眼里,年轻的黄奕缺在艺术上显得很不安分。

在表演的创新上,他成了剧团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得到了剧团的支持。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尝试,黄奕缺改造传统提线木偶的兴趣更浓了。在实验创新的过程中,为了使木偶形象达到自己的要求,黄奕缺自己刻起了木偶头。包括木偶的手、脚关节的变动、线位的增加和设置,都是他自己动手完成。经过黄奕缺的改造,有了脚关节的木偶表演起来栩栩如生,肢体语言更丰富。

在黄奕缺的众多创作中,最出色的是对“猴子”的巧手制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排演神话剧《火焰山》的时候,为了能让戏中的“孙悟空”做出耍金箍棒、连续翻转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黄奕缺尝试着把“猴子”身上的控制线加到了前所未有的三十六条。

由于黄奕缺对传统木偶的一系列改造,许多木偶形象更加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观众面前,泉州提线木偶艺术被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1988年,世界木偶联合会第十五届年会在日本举行。由于在此之前,他出色的木偶表演技艺早已名扬海外。所以当时的木偶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他参加,希望黄奕缺能够进行半个小时的单独表演。传统的木偶戏都是多人合作演出,从来没有个人表演的节目。 黄奕缺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在日本表演了《驯猴》等三个单人小节目。他以魔幻般的表演赢得了所有同行的赞誉,在日本引起了轰动。

人们看到的是神乎其技的木偶表演,黄奕缺仿佛给机械的木偶猴子注入了生命,它能弹吉他、能跳迪斯科,它能做到像真猴子一样灵动、调皮,小猴子甚至能做出了骑自行车这样让人惊叹的杂耍动作,这是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一个人只有十个手指头啊,这十个手指头如何控制这三十几条线,让它在反复的运动中不会打结,而且能够使木偶每一个关节都动起来跟真人一样!

在全国木偶界,能获得“文华表演奖”和“文华美术奖”也只有黄奕缺一个人。除了高超的表演技艺,黄奕缺还是一个美术大师,他制作的木偶头栩栩如生,型神兼备,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在台湾木偶戏大师李天禄创办的木偶戏文物馆里,有专门为黄奕缺设布置个人展区,那里收集了黄奕缺亲手雕刻的36个木偶、70个木偶头。黄奕缺的徒弟告诉我说,黄奕缺现在住的这所房子,就是他拿十几个木偶轻轻松松换来的。

你做不到的我能做到,你想不到的我能想到,这就是天赋,就是大师和普通人的区别。这样的大师,也许几十年也出不来一个。黄奕缺不仅仅是一位傀儡戏的艺术大师,他还是中国传统傀儡艺术的守护者和传播者,也许是感觉到了傀儡戏这门优秀的古老传统艺术,正以令人眩目的速度走向衰微,在他生命的后十几年里,黄奕缺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传承傀儡戏的表演艺术上,教完国内的教台湾的,香港的,甚至远至英国的学生。后来不但自己教,还鼓励他的弟子也教学生。甚至在我们约采访的时候,他也还在教学生,我觉得是傀儡戏的令人担忧的现状,让大师耿耿于怀,放心不下啊!

在中国如火如荼的现代化进程中,象昆曲、年画,木偶戏、民间的曲艺等等这些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都一点点的离我们远去了,一个大师的离去,往往就意味着一门传承了千百年的艺术成为绝响。人都死了,我们还有什么可做?我们还能做什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这是我一个朋友奉命写的文章,准备发在央视网站上的,也不知道发没发呢,我就先给贴这了。实在是感觉他写的好,不仅让我了解了木偶戏大师的为人,也提示我们和为政一方的领导,在一心发展经济的时候,别忘了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分出一点心关心我们民族的文化。还是南怀瑾说的好,如果我们文化的根没了,我们就真的亡国了。(大意)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好的文章,赞!

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恳切,让人感叹不已,总是听见说什么要振兴文化啊,拯救文化啊,传播文化啊,老天,先从实事做起吧,从点滴做起吧。对很多传统精髓的继承和发扬,光靠嘴说是没用的,它们需要一大批人认真地学习,练习,坚持一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