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素馅包子、《随园食单》和野生动物

(2006-11-08 10:06:51) 下一个
上周末用小水瓜、鸡蛋、香菇、粉条和虾皮做了一顿素馅包子,没想到竟然大获成功,获得全家一致好评,所有包子被一扫而光。可昨天做的盐水鸭,在我看来也是非常成功的,可是全家除了我,谁都对那鸭子不屑一顾,说那鸭子太油腻。这真是观点不同,则对味道的判断也不同。在我看来,鸭子如果没有油,那就不叫鸭子,吃盐水鸭吃的就是这个油而不腻的劲儿。儿子和老婆因为怕油大伤身体,没吃就说不好吃,乃是先入为主的偏见。所以说人的味觉是受制于人的心理的。

上周五,受朋友委托,我前去曼哈顿参观亚洲文化中心在纽约举办的“大芬村油画展”。其实我对油画一窍不通,硬着头皮去参观主要是为朋友了解一下展会情况和对他们的作品的意见(主要是了解市场动向)。因我到的早,展厅还没开。正好楼下有个中国书展,这在国外也是不常遇到的好事,我就进去转悠,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好书。别说,还真让我找到一本有乐的书---清代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原来这大才子除了《随园诗话》外还著了这么一本菜谱,我当即买下,心想,下回再写和吃有关的帖子可有了引经据典的东东。

不能说好吃的人都有才,但有才的人都好吃还是八九不离十的。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细细翻看《随园菜单》才发现,原来这袁大才子不仅好吃,而且吃的还很讲究、对厨师要求也很苛刻。可是他无论如何讲究还是没法和现在比。他那时候吃果子狸只能吃风干的,哪象现在吃果子狸都是活的现杀现烹。我想那时候因为没有养殖,果子狸都是猎人打来的野味,当然难有新鲜的。这果子狸的确很好吃,我每次去广东都少不了要吃一回,非典(SARS)流行的时候,我正在广东,因为不知情,所以果子狸还是照吃。等后来听说这果子狸是传染非典的原凶之后就再没吃过,因为一想到那个病就没了胃口。

说起吃野味,中国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随园食单》后面附了一篇《春秋左传》中专写吃食的本味篇,里面说:“肉之美者,猩猩之唇,”,这真让我长见识,原来我们古人连猩猩都吃。现在让我们想想都觉得恶心。可转念一想,其实也没什么,在那个年月,连人都吃呢。商纣王不就逼着文王吃掉用文王大儿子的肉做成馅的包子吗?

一直到清代,野味都是王公贵族开宴会时必不可少的珍品。据说满汉全席里列的八珍是熊掌、象鼻、豹胎、猩唇、鹿尾、猴脑、驼峰、燕窝。按现在的规定,其中有六珍属于珍稀保护动物,大概只有驼峰和燕窝不在其中。但在《随园食单》中,除了鹿尾,其它五样并没有提及,看来当时所说的八珍也不是寻常人家能吃到的。由此而知,到清代的时候,野生动物已经不是很多了。我小时候听奶奶告诉过我,我父亲小时候曾经吃过老虎肉,是邻居家打猎打来的老虎送给我那独生子的父亲的。也就是说,在解放前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东北的野生动物还是很多的。

我想,古时候的人吃野物是因为人少动物多,你不吃它,它就要吃你,那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可以断定,这个饮食习惯是来自人类的狩猎时代。而现在的人吃野生动物,完全是因为猎奇和获得一种独特的体验,因为真正好吃的野生动物不多。

90年代初的时候,我的在北京一个大报当记者的弟妹受动物保护协会的邀请参加保护动物的一个宣传会议。回来的时候和我说,各种野味都尝了,也没什么好吃的。我说:‘你们不是保护动物会议吗?怎么倒吃起动物来了?”,她说:“据说都是养殖的,养殖的不算野生动物。”我心里纳闷:之所以把野生动物养起来,不就是为了保护它们吗?如果养起来是为了吃的,那不等于又训养了一种新的家畜了吗。真不明白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我又问:“哪个野生动物最好吃啊?”弟妹说:“我看就野猪肉还行。”“比家猪肉味怎么样?”我继续问道,“差不多吧,瘦肉比较多。”弟妹皱皱眉头答道。我知道,弟妹不是美食家,对大鱼大肉没什么兴趣,所以回答我的问题也只能是粗线条的。不过我知道了,最好的野生动物也和猪肉差不多而已。

我没吃过熊掌,但吃过的人和我说,其实那玩意没什么味道,不好吃。不好吃的东西被捧为珍品,原因就是稀少。这真是饮食趣味的异化!也许有人辩驳说,之所以是珍品还因为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其实也是自我安慰似的解释。谁听说过吃熊掌的人长命百岁的了,如果真那么延年益寿,那熊应该活的最长,因为熊一到冬天就靠添自己的熊掌度命。

现在的人是不管好吃赖吃,只要是珍奇稀有的动物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吃到,天山飞的,吃飞龙早就成了往事,现在是孔雀、孔雀蛋一起吃;地上爬的,蛇蝎吃、穿山甲也吃;林子里跑的,吃鹿已经是平常的东东,现在是刺猬、熊掌什么都敢往桌上摆;那水里游的就更不用说了,单说那没滋没味的鱼翅就不知害了多少条沙鱼。吃野生动物其实不是一个饮食爱好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问题。心的问题解决不了,嘴的问题没法解决。老子的话应该反过来说,我们的心空虚了,所以要靠我们的胃来弥补。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动物也是保护人类的良心。不需要人人都成为佛徒,但只要了解点佛的情怀,能有众生皆有灵性的观点,就会生出悲憫之心。有了悲憫之心,当我们再看到餐桌上的鹿尾和孔雀时就会没了胃口。没胃口总比没心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我就不客气啦:)

要是能尝尝你的包子就更好了,馋啊!
为人父 回复 悄悄话 好啊,你搬吧.:))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这篇真好,问问呀,能搬到我家里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