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与东北文化
(2006-11-20 12:11:05)
下一个
前年在朋友的建议下,曾在沈阳和平影剧院正儿八经地看了一场所谓的绿色二人转。尽管我是一地道的东北人,可从小到大这还是第一次看二人转。
剧场从外表看还是老样子,可一进门就感觉和以往很不同。感觉舞台的音响非常震耳,其中夹杂着肆无忌惮的笑声和乌啊乱叫的声音。等到了二楼再往楼下一看,原来一楼都是雅座,不仅有椅子而且还有八仙桌,桌子上摆了一堆瓜子水果还有茶水饮料。只见各色人物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说的说该唠的唠。那情景不知怎么竟让我想起威虎山的土匪在吃百鸡宴。不仅斯文不见,简直一股匪气扑面而来。难怪舞台音量开那么大,不这样还真压不住这噪音。北京的老舍茶馆也坐过。也是正儿八经的八仙桌,也是有瓜子茶水、干果饮料,但感觉要雅致的多。没有起哄的,只有鼓掌的。可今个我是长了见识,原来二人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演出啊。
再看台上的节目。一个瘦高的男的,好象是在《刘老根》里演城里剧团的演员的那个,穿着一身文革时红卫兵的绿军装,胳膊上带个红卫兵袖标。搞笑的是他是男扮女装,脑后扎两个小辫子,除了个高点,背影一瞅还真是个女孩模样。只见他手拿红宝书,扭动腰肢,一步一颠地把一个女红卫兵演的象一个风骚的潘金莲。随着他的搞怪的表演,台下响起一阵阵掌声和叫好声。接下来的表演是《刘老根》里傻柱子和胖妞一起演的一个搞笑双黄,柱子长的那个样子本来就够恶心人了,可他犹嫌不足,化装成跳大秧歌那种怪装,而且也是男扮女装,胸前塞两个假乳房,简直就一怪物,比上一个看起来更让人恶心。不仅如此,一男一女两个人还不时地打情骂俏,甚至做些猥亵的动作。整台节目基本都是这种模式的搞怪和互相做弄。想想这些演员也满可怜,为了搞笑吸引观众,不惜以做贱自己为代价。下面斜体字是我古勾到的一篇报道的片段,看来这记者看到的和我看的节目是一个。
昨晚是首届CCTV喜剧小品大赛直播的最后一场,颁奖晚会《今夜小品灿烂》现场直播。赵本山的学生,在电视剧《刘老根》中出演“二柱子”的张小飞和“大胖”的贺美龄两位演员被作为邀请嘉宾,上台表演一段“二人转”。意外在表演中发生了,当“大胖”解开“二柱子”的上衣,露出半个后背的时候,现场的男主持人德江上前,边说“导演说这里太冷”,边把“二柱子”的衣服拉了上去。节目继续进行,第二次当“大胖”顺着“二柱子”的腰带,往裤子里扇风的时候,主持人德江在台下向两人打出了“终止”的手势,两位表演者幕都没有谢,就被匆匆“赶”下了台。
据说赵本山后来还不高兴了,因为中央台没让其徒弟演完。我看中央台做的挺对,这样低俗淫秽的东西怎么能上中央台。看了这样的表演给我的感觉是:想吐,可又不得不笑。我知道,这样的二人转已经很文雅的了,这要归功于赵本山这几年的长进。据说,魏三的二人转更让人恶心,不过我只听说过,没看过。
按说赵本山的节目是我春节晚会上最爱看的节目,每次都让我笑的肚子疼。而且赵本山的人品我也非常欣赏,是那种实在中夹带亲切的感觉。可这被他称为绿色二人转的东东依我看一点不绿色,顶多算是半黄不绿的颜色。更让人不解的是,本来就不是什么有品位、有文化的东东,可赵本山偏要往文化上靠,称其为大文化。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二人转其实就是东北农村自娱自乐的小节目,类似美国的脱口秀,以黄色段子而闻名。如果非要和文化拉扯到一块的话,我看归到性文化里比较合适。其实如果赵本山真有扶持传统文化之心,莫不如去扶持扶持评剧、京剧什么的,不要总是盯着自己身边那点东西,那才显得大气和豪迈呢。
有人说,二人转是贴近群众的艺术形式,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可我始终怀疑,难道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就一定要推广提倡的吗?当今这个社会,高雅的总要受到嘲笑,恶俗的却总有人叫好。不管多有文化的人也总是愿意自称为俗人。不明白是我们丧失了是非标准,还是对发展雅文化没有了信心?还套用那句老话: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就象文学城上的文章,点击率高的不一定就是好文章。人类文化有普及也需要有高度,普及的东西不一定能代表人类文化的高度。韩寒的知名度高的吓人,徐静蕾的博克在新浪排名第一,难道我们能据此说,他们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化高度,他们的精神就应该提倡?
二人转在东北走红并不奇怪,这要从这片黑土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来理解。唐朝时期,东北地区还基本上处于是被原始森林覆盖的蛮荒状态,连农业文化都没有普及。从山海关出关不远就是原始森林,所以隋朝征朝鲜的时候都是走水路(请研究历史的人给个证明,我是道听途说)。清朝的时候,东北是禁地,没有通行证汉人是不能出关的。直到清朝末年,东北才逐渐开放。然而一开始移民东北的大都是伐木和挖黄金的胆大蛮悍之徒,最高潮的一次移民发生在1905年山东大旱之后,大量的有点胆量的山东饥饿的难民从水陆两路涌入东北。我奶奶就是那年被她哥哥挑在担子里从山东带到东北的。当时的东北还保有大量的荒地和原始森林,只要有把力气都能种上地,当上地主也不是什么难事。后来有了白俄和日本的移民,朝鲜亡国后也有大量移民进入东北。辽宁的大连是最典型的山东移民城市,改革开放前,90%的大连人祖籍是山东。东北的移民主要是由背井离乡的穷苦人组成的,这些人虽然吃苦耐劳,但有文化的寥寥无几。通过家族传承的传统文化在东北是很微弱的。
除了张学良主政时期创建了东北大学之外,直到解放前,东北一直是中国的蛮荒之地,没受到多少中国文化的熏陶。记得萧军曾在回忆录中提到,他那个时代的东北,男人除了当兵、当农民几乎找不到什么真正的职业。解放前东北地区土匪猖獗泛滥程度也是十分惊人的,林微音回忆她在东北大学任教生活时曾记述过土匪带给她的惊恐和好奇。他有一天晚上甚至看到土匪就从他家楼下哒哒地跑过,那个骑着高头大马,披着红斗蓬的土匪头给她很深的印象。连首府沈阳都是土匪随时光顾的地方,不难想象东北其它地区的匪患是什么程度了。这样的东北,可想而知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
东北高雅文化的真正发展时期其实是在解放后,这要得益于共产党对东北的重视。辽艺、长影都是由延安时期的老艺术家率领,这些从延安来的和内地其它地区来的文化人(比如来支援东北的上海人),才真正把中国文化带到东北。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也都是延安的老班底。解放后的“一五”和“二五”时期,国家为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给东北输送了大量人才。东北人不笨,心肠也热,且具冒险精神,也有很强的可塑性,缺少的恰恰是一种来自传统文化熏陶的书卷气。当我们说东北人仗义豪爽的时候,往往忘了掩藏在后面的黑社会习气;而当我们哼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时候,也往往忘了东北人粗鲁和野蛮的另一面。在美国的旅游点,我经常能碰到来自国内的旅行考察团,我能从中一眼认出哪个是东北的团,甚至哪个是沈阳的团。不是我有什么特殊能力,而是东北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一股匪气。
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我对自己的家乡有无可消除的亲切感,但多年在外游历,使我切身感到东北人身上缺乏一种文化气质。尤其让我悲哀的是那种对没有文化和粗鲁的自鸣得意的心态,那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浅薄。
中国在与时俱进,东北也是日新月异。在今天的大传媒时代,地域文化水平差异将逐渐被抹去,希望我们东北人能在文化的大融合过程中,保留下淳朴和宽厚,抛弃掉粗俗和野蛮。
后记:
很难用一篇文章概括一个地区的人的特点,因为哪个地区都有优秀的和平庸的人,哪个地区的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如果让我说东北的好的一面,我的话可能也是一箩筐。但作为一个东北人,我觉得还是应该多看看自己的不足,好话还是留给别人去说吧。
大厨又要显身手啦,不能想啊,想想都会觉得馋:))
不过,绿色二人转是什么意思啊,头一次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