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第二件事
曾经看一部有关前总统布什(小布什)的自传体的电影,小布什在耶鲁读大学时,参加Party 狂欢,玩一种游戏,输了,就把身体浸泡在冰水里,不停的喝啤酒。当时我记得评论说:Crazy!(疯狂啊!)
儿子寒假从大学回来,就谈到学校周末的Party里,酒精成灾,都是高年级的学生去买酒,低年级和他们这些新进大学的学生跟着喝,问他有没有喝?他说尝过一两次,那些伏特加实在不好喝,他并不喜欢。
想到他十六岁那年去欧洲荷兰游学,在那里,同去的美国孩子又喝酒又抽大麻(荷兰十六岁以上喝酒抽大麻是合法的),他不过尝了一口啤酒,回来说太难喝了。最后一年高中,小镇的高中毕业生也是不停的有Party,有些美国人家就把酒放在桌上,任由高中生们喝,只是收掉大孩子的驾驶执照,不让出门。记得有一次,他也是参加这样的Party去了,很快就开车回家了,问他怎么不继续Party? 他说大家开始喝酒了,他就和几位不喝酒的同学回家了。
感觉他一直还算有自控能力,而且最主要他不喜欢喝酒,不喜欢酒的味道。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给他一个短讯,问他有没有空我们通个电话,通常每个周末他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那是个周六的夜里,我因为周日有其它活动安排,就主动了一回。他一般也是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回复短讯,可是,那天我夜里十一点半发的短讯直到第二天下午,他都没回。与他爸爸一通气,做爸爸的开始担心了,也开始发短讯给他,仍然没有回音,我们俩都紧张起来,都开始拨儿子的手机,一直无人接听。
做父母在这种情况下是很容易焦虑的,结果就是爸爸忍不住拨了儿子好朋友的电话,当然也没人接听,现在的大学生好像都不大喜欢接听电话!无奈,只好发短讯给儿子的好朋友,回复很快来了,说:别担心,他很好,我不久前还看到他睡在我朋友的宿舍里。在爸爸跟儿子的朋友联系的过程中,我已经伊妹儿、脸书留言、短讯告诉儿子我们很担心他,让他尽快给家里回音。
就在收到儿子朋友的平安短信没两分钟,儿子的电话来了。他说他正走在外面的校园里,往自己的宿舍去。我第一句话就问他昨天晚上睡在哪里?他故作正经回答睡在宿舍啊!我心里的火一下“腾”地就升起来了:“I hate people lying! Especially my son lied to me!” (我说我痛恨人说谎,尤其是我儿子对我说谎!)那边沉默了三秒钟,他开始说实话:“我睡在同学的宿舍里,因为我喝多了!”问他喝到什么程度,他说玩一种游戏,输了就喝一个shot的伏特加,结果他记不清喝了多少的shot,喝完还好好的,与同学又一起去听音乐会,在音乐会中间,酒精的力道上来了,他被酒精打垮了,无法回自己的宿舍,就在同学的宿舍住了一晚,当然,他妈妈的短讯也就忘的干干净净的了!
我是被他气得话都说不完整。他爸爸接过电话开始跟他说大道理,无外乎强调法律的规定,二十一岁之前不应该喝酒,儿子开始狡辩,说所有的大学生没有不喝酒的,还说他问过学校的保安,保安说只要他们关起门喝,不闹出事情来,学校是没有意见的!还说其它的大学的大学生比布朗的学生喝的还要厉害,而且他是第一次喝醉,那天刚刚考完试,想轻松一下等等,总之为自己的行为开脱。爸爸说他自律力不够,受同伴影响。这句话让他激动了起来,我都听到电话话筒里他拔高的声音:“How could you say I’m lack of self-control? If so, how could I reach this point so far? (你怎么能说我缺乏自律力?如果真是那样,我如何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我接过话筒对他说:“如果别人做的事情使得你也觉得也要那么做,你就是缺乏自律力!别以为你进了布朗就是因为你有自律力,能让自己不做某些事情,尤其是违法的事情,那才是真正有自律力!法律就是法律,我不在乎你们学校的保安怎么说,我只在乎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如果今天你能这样规避法律的限制,将来有一天你真的成了医生,难保你不会也会成为那些钻空子规避法规限制的人,你想想你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吗?”他沉默了。
儿子的爸爸又把话筒拿过去,继续说醉酒对身体不好,他正在发育,酒精对肝脏有负面的影响,儿子又反驳:“你也罪过酒啊,我就有记忆……”
我很生气,责备儿子不仅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开始调转头来Attack Others(攻击别人)……那天以儿子向爸爸道歉并对我说他不会再醉酒了收场,挂了电话,我和他爸爸心里都不是很痛快,总觉得,美国大学生整个大环境不是我们做父母的这点担心和一番电话能改变的,十八岁的孩子免去了家庭和父母的约束,就成了闯入一个花花世界想尝试任何滋味的急先锋!即便是他不喜欢的东西,就像这酒精,儿子最后说他不会再醉酒了,因为醉酒的滋味并不好受,酒也不好喝,但是他非要自己亲自经历才会有这种结论!
其实偶尔醉酒这件事本身并不算太大,大的是醉酒之后的效应,比如,儿子就用说谎来对付我,因为怕父母担心。而每年醉酒后驾车丧生的人有多少?这当中青少年出事的比例很高,醉酒还会引起乱性,甚至引起死亡和自杀,这些才是会让为人父母担心的。
大学生喝酒似乎由来已久,而且这些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仿佛成了一种习惯和传统,从耶鲁小布什的时代甚至更早开始,到今天我们的孩子进入大学,还在继续,我不知道美国的大学管理者们到底怎么想这件事的,但从统计的数据上来看,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可见大学对此事是放之任之的。作为父母,我很困扰,对这样的大环境感觉无能为力。
待续
如果为人父母都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怎么能希望他的孩子明白?!
有些读者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对我和我的家庭并不了解,看了这篇文章就随意论断!这么说吧,让别人反省的人,事实上最好自己也反省一下,我如果在我儿子八岁以后就听之任之,今天他不会进这么好的大学,我大概只能被他教训了!我不觉得父母关心长大的孩子是一种羁绊,箭与弓的谚语也不是随便未成年的孩子随心所欲!教导孩子走正道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没有半点需要反省的。 我说话的方式如果孩子接受不了,今天不会跟我有那么亲热的母子关系。最好在不了解别人家庭的情况下,不要随便论断下定义!你的个人体会不一定都正确,你的母子相处方式和关系在我看来冷漠淡情,对我毫无价值,我决不会学习和认同!
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要求别人跟我们一样,但只要我的孩子跟我之间的亲密关系令我满意,并且孩子往正道上走,我的方式就会坚持,你不必认同。祝你的方式适用于你的家庭。
希望博主能够反省自己。这种18岁还被父母管得那么严的孩子以后要不完全失去自己的判断力,所有事情都要靠别人指导;要不某天彻底叛逆,觉得父母之前对他的管教都是错的。
听过一个说法是做母亲的是弓,儿子是箭。弓的任务是把箭尽量远远的射出去。自从他们考上了大学,我认为母亲其实就完成任务了。所以我希望不要做他们的羁绊,让他们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地尽情享受自己的风华正茂。他们有时会打电话来问候我一下,但我每次都告诉他们不用惦着我,我有事儿会联系他们的。这样大家都轻松。
另外博主对儿子那样说话的方式,我自从儿子们8岁以后就从来没有采用过了。建议博主把儿子当作已经成年的客人来尊重,优秀的男孩子们尤其需要被尊重而不是被辖制。他们对待父母的尊重其实是理智的,因为并不不说明我们是正确的,尤其最好不要辜负了他们的尊重而恃宠而骄地训斥人家。
个人体会而已,若有说得不妥之处请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