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一天之中,从早到晚忙于穿梭在我们家“小姐少爷”的两个毕业典礼之中。
好几年前,儿子女儿从学前班升至小学一年级,也有类似的毕业典礼,不过,那多半是哄孩子和家长们开心的。 儿子小学毕业时,我们正好安排了全家回中国的旅行,错过了学校的庆典。那会儿想:小学毕业吗,庆典能怎样?没想到这次参加女儿的小学毕业庆典,你别说,花样还真多,不失为人生中的一大亮点。
女儿的小学在家门口,我们一早就赶了去,从学前班到四年级的孩子们全坐在草坪上,后面的几排椅子是为家长们安排的,大家全部入座之后,五年级的毕业生排队入场,他们不坐,而是站在了台上。按惯例大家对着国旗宣誓,然后是校长讲话,接着才是五年级的孩子们表演诗朗诵、唱歌和致词。当然这当中少不了老师和家长的穿插讲话。
等到班主任老师一个个报名让五年级的毕业生走过台子领毕业证书之后,校长宣布五年级的孩子们已正式从小学毕业属于初中生了,然后一年级一年级宣布晋升,四年级上升为五年级,如此类推。看着女儿小小的身影,真的很难相信她已经小学毕业了!我们家从此不再有小学生了!日子正像飞似的,送女儿上学前班好像就是昨天的事,转眼她就小学毕业了!
五年前的女儿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来了,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小朋友们围起一道长长的人墙通道, 学前班的小孩子们手里捧着鲜花,站在通道的最前面,五年级的毕业生一个个跳跃着穿过通道,同时接过学前班孩子的献花还有众人的欢呼和祝贺,小学毕业庆典成了“英雄凯旋”的样式,我相信他们对此一定会永生难忘!我都不记得我们小学毕业时是否有过任何庆典?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是多么幸福!
学校庆典完毕,老师和家长在旁边的公园里再次为孩子们庆祝,老师让皮萨店送了一大堆的皮萨过来,每家再做些色拉、手指食物和甜点带上,我前一晚就在家准备,家里最后一名小学生的毕业典礼如何能马虎?准备了给孩子们的点心,再准备给大人的美味,还得请半天假,理由是“我们家的小姐小学毕业!”同事一听都道贺,万分地理解:“这很重要!你千万不能错过了!”当然!
在美国公司里,包括身处高位的官长们, 为了儿子的一场球赛或是女儿的一个表演请假前往者,决不在少数,而这样的人往往赢得大家的尊重,因为有人情味。想起我们小的时候,很多同年龄的孩子都是祖父母辈带大的,父母哪里去了?“抓革命促生产”去了,他们中大多数并不在高位,从事的很可能是些不起眼的工作,却把那点工作看得比孩子重要得多!时代的悲剧!现在想想其实是他们那一辈人的损失!记得有位朋友在国内身居要位的父母,离休后来美带孙儿孙女,曾经感慨地说是来还债的,大概就是指当年没能尽到父母的责任现在以祖父母来尽心。听了有些感动也有些心酸!有些东西失去了是无法找回的。所以,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将来没有后悔的机会!
毕业生入场
毕业生致词
校长祝贺!
“英雄凯旋”
人墙夹道
再来个爬梯
毕业了…初中篇
楼主真是见多识广啊,呵呵,果酱了。^_^
想来要多抽点时间拜读一下楼主的作品,看来"潜伏"得无期限搁浅了。呵呵。
有数了。那可是个富足的地方!
呵呵,有时候会用"俺"这字,不是自己的口音问题。要说到方言,我们那里会说"伲",能猜到我是哪里人么?呵呵。
清水你真是水做的人。Pre-K已然让你热泪盈眶,还有小中高,更有大学,那时你可要成了清水如河了。 :)
说归说,不怕你笑话,我的眼泪也掉了不少。
谢谢你的千斤顶!不过,江苏人好像不大说“俺”噢, 你这个口音从何处来?
BTW, 潜水好久了。你的文章很好看,上次一口气看完了《冰雹》,准备下次再攻下个长篇。你的一些家庭篇也让我看到一位很用心的妈妈和妻子,向你学习!
知道你是南京人,倍为亲切。我父母也都是江苏人,我小时候就是同在金坛的外婆外公长大,也是因为父母忙工作。我想他们现在也一定后悔没有看到我和姐姐的小小时候。 这也是我的两个女儿我自己带的原因之一,因为像你说的"有些东西失去了是无法找回的。"
谢谢你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