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里还是夏天,却已经立秋了。可是这里的秋意却跟北京一点都不同,极其明显地,夜晚和早晨变得格外凉,甚至昨天晚上把我冻的够呛。
也因此第一次想了想“立秋”这个词。很有意思,不是吗?我们飘洋过海几乎半个地球到这里了,可还是那么惦记着中国人特有的节气,而无论在这里生活了多久,甚至也不管这异乡是否早变成了家园。那节气往往不由自主地让我们想起童年或者小时候的一些故事,想起故土,想起家乡,甚至仿佛闻到某种食物特有的香气,而全然不顾我们早已经不在那块熟悉的土地上了。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是元宵节,最喜欢的节气则是清明节。
喜欢元宵节可并非我爱吃元宵,而是元宵节点的灯。每每吃过晚饭,就急忙忙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灯笼,还非要那种最最原始的、纸的、点蜡烛的灯笼才好,然后小心翼翼地跟院子里的小伙伴出去慢慢地、得意地走,比着谁的灯笼最漂亮最特别;当然也会偷偷打量着彼此的衣服或者小辫子什么的。 夜晚院子很多人走动,但是在孩子的眼里,却只有那些隐隐绰绰的灯火和微弱的光线后面天真无邪的笑脸。总是有小男孩坏坏地躲在暗处,或许因为因为曾经抢过灯笼被认出来过吧,悄悄地拿着小石子瞄准着,然后就听到女孩子的哭声、安慰声、告状声,夹杂着男孩子得意的、却又不敢得意忘形地笑声。几次我的灯笼就是这样破的。但是,我的哭总是不会很久的,因为妈妈神算,在我最伤心的时候总是会及时赶过来,带着一个更漂亮的灯笼,然后我就会破涕而笑,再次变成一个快乐的小家伙。而这时候,往往也就再没有人敢来欺负我了。童年的灯笼,就这么一直照亮着,如同妈妈的笑容,陪我长大。
喜欢清明,却是因为吃了。从小我就是一个挑食的小孩,总是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碰到好吃的猛吃一阵子,然后吃伤了就再不吃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是我从来不挑的,那就是应季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比如我未必吃那种干的大枣,但是新鲜的我就没有够了,为了这个,妈妈没有少操心过。所以一到清明,妈妈就会带我去采些野菜或者去郊外看花,大地母亲的怀抱是那么神奇,万物就如同突然苏醒了一般,几乎一天一个样子,小小的心充满了求知和崇拜,就差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了。而大概在小孩的眼里,这些平常吃不到的东西最是宝贵吧,我总是没吃得饱饱的,常常让妈妈松了口气,看着我的时候满脸都是笑意。而我,并没有意识到那是自己的问题,还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立了大功,得意之极......
已经准备要回家了,却没想到,在这遥远的、阳光明媚的夏日,吹着入秋的清清爽爽的风,我的思绪竟然飘过了半个地球。
我,想家了。
唉,这对我差不多是一种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