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园 (非公开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个人资料
正文

手帕口男人:老三是配角

(2007-11-12 04:42:29) 下一个

我不知道静秋后来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

当一个人经历了这样的故事,还有什么是值得她动情的呢?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古人的诗句,不经一翻死去活来,有怎么能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小说严格来讲,用词很普通,也很随意,基本上没有什么过多的修饰,这个可能是因为从日记记载上改编的缘故,所以难免在看的时候,有一点点的遗憾,觉得还不够完美。但换一种角度来看,正因为这样,才更显得故事的真实和感人。

有些人说,这个爱情故事太完美,我却并不这样认为,当静秋在老三失踪的那段时间关于其实爱老三可能是因为爱成医生的那段,让我无比的震惊,也一下子很难接受,而且久久不能平静,觉得这是多么大的污点和遗憾。但平静过后,却为静秋和作者的勇气感到敬佩,因为那是一本日记,记载的都是当时真实的个人感情,而且静秋那时候正属于青春发育过后的萌动,成医生的俊美、成熟以及爱家的如一,又怎么不会是每一个少女梦中的情人呢?到底静秋是因为老三喜欢上成医生还是因为成医生喜欢上老三,这个问题,估计静秋自己到现在也并不会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其实,这个真的没有多大关系,因为老三和成医生,血液里都流淌著同一种气质品质,是让静秋无法抗拒的。只不过成医生的爱给予了江老师,而老三,给予了静秋。在时间时空当中交错,我想,成医生也会如老三一样的爱著静秋的,就如同他爱江老师那样。老三与静秋缘分更深一点而已。

在这个故事里,我不得不提到另外几个人,虽然他们的出现都很短暂,但给故事本身,多了许多令人无限遐想和抚掌感叹的空间。一个是长林,一个是张一,一个是周建新,另一个是长芳,还有一个长芬和老三的未婚妻。

前三个都是对静秋有感觉的男人,特别是长林,他的无奈,也同时激发了我深深的无奈与同情,但若是静秋当真最后与长林结合在一起,估计会是所有读者最大的遗憾了。这样说不是对长林藐视,而是觉得象静秋这样的女人如果嫁给了长林,后半辈子是不会真的幸福的,哪怕长林有多么的爱她疼她,但终究无法于静秋一起做梦和飞翔。

张一描写得更少,唯一一个暧昧的机会出现,只是他约静秋看电影的一句话,但他为静秋打架以及多次提到从小一对一静秋帮带他的话,到最后一次张一拉著她的手说:“从小你没少拉过我的手”的话,都能让人产生一种遗憾和失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无疑是最浪漫的,可惜终究被作者淡淡带过。

而周建新的描写,正象老三对静秋交代的那样: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虽然他看起来很随便的样子,但在静秋眼里,也不是没有感觉,如她夜晚上厕所的那段描写,还有两次他带她去找老三的片段。可惜,依然被作者淡淡带过。

这些个看似细微的情节,每一个都应该有可能发生故事,但结局究竟如何,只有静秋自己知道了,也或许,日记本身就是非常隐私的私人空间,能够呈现给读者的,毕竟只会是个大概或者某个突出的中心思想,而许多许多的故事或许都被简约和刻意省略了,包括和老三之间。通过他们对静秋的感觉,也让大家感觉到了静秋的美丽,虽然她自己一直很自卑的认为自己并不美丽,而且出身卑微和家庭的拮据(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会自卑吧,包括她对自己身材的不满意)。

作者巧妙的将这个隐喻通过几个看似并不重要的人物而表达和肯定了出来。对于长芬,这个暗恋老三的女子,也没有过多的阐述,但三言两语就刻画了那种无奈,淡了刻骨的相思,却成全了读者自己遐想的空间。

还有就是长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也将她带进了暗恋老三的位置,关于她剪掉了老三和他未婚妻照片的那段,长芳分明说这样做不是为了长芬和静秋。但是作者同样没有作个交代,未免让人疑惑。

通篇有关联的人物的交代都显得过于草草,或许是隐私关系,或许是时间关系,也或许是创作篇幅约束,总之,这样的交代,读来还是有很多的遗憾在我的心里。而老三和他未婚妻的故事几乎一点都没有交代,这对于老三这个角色来说,未免也是一个遗憾。真希望有人能够再续一本,题目就叫《红色山楂树》,是以老三的感官出发,将老三的情感世界,将他经常偷偷过来看望静秋如何打发那些空闲时间的故事,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个完整的空间。

这个小说里,有不少令人发笑的段落和词句,有些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又莫名升起一种悲哀,可能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吧。但正因为特殊,才更显得珍贵和纯洁,或许这些在当今的年轻人眼里,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他们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小说到了中后部分,逐渐开始压抑和沉重,直到结尾,都让人喘不过气来。我相信很多女人看了,都会哭的,而有了一定岁数的男人,都会因此堵闷。有些读者说,这个故事太过矫情,但我个人以为,正因为太过纯洁,才会让现在的人错觉成不可能的矫情。但我相信,这是真的。都在说这个小说的爱情太纯,老三和静秋之间的爱忌讳和羁绊以及静秋个人的怀疑、内心的斗争的影响因素太多,我倒是觉得,他们两都很直接,而且是非常的,喜欢就是一瞬间表达了。在那个年代,这是很困难而且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老三就做到了,而静秋在得知老三白血病的时候,也是那么的义无返顾。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会为这种表达方式而不屑,认为太假和多余,但他们当时的直接和现在的直接一夜情的上床,却不是同一种勇气和爱。

有部分读者看了之后说,相对于老三的爱,显得静秋太普通了,应该给予老三更多的爱和付出。我却是不这么认为,恰好相反,也正是静秋这样的女人,才能激发出老三那样的爱。

静秋出身成分不好,但是学习好,写的字体以及文字基础也好,而且五官也好,因为出身的原因,造成了她的自卑以及生活的困难,但正因为这些,才使得老三更伶惜著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而且静秋很自爱,同时在矛盾的困境面前,又常常体现出她的原则以及勇气,原则如她接受他赠送的钢笔以及答应为老二织毛衣作为报答,勇气在她第一次回城老二要送她被她坚决拒绝以及老三留纸条送她的场面,还有她和老三在床上互相抚摩的片段,都相当耐人回味。

这样的女人,恰恰是老三这样的男人最疼的。看她打工时候的短短数句话,也给老三为什么如此爱她埋下了伏笔:“她自己每年暑假都到外面去做零时工,在一些建筑工地做小工,师傅砌墙,她就帮忙搬砖、搅和水泥,用木桶子装了,挑给师傅。很多时候,她得站在很高的脚手架上,接别人从地上扔来的砖,有时还要跟几个人合抬很重的水泥预制板,都是很重很冒险的活路,但每天可以挣到一块二毛钱,所以她一到暑假就出去打零工。”

这样的文字,看了都让我心里泛酸难过,又何况是老三那样的情种之人?可以这么说,也只有静秋,才能让老三的爱如此的博大。

刚才在一个群里碰到个老朋友也说起这个小说,她说昨天刚看完,觉得前面那段描写静秋对于老三的内心斗争反复的心态不大喜欢,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的特定因素吧。她又说当静秋第一次看见老三时的描写,让她也在瞬间喜欢上了老三。

呵,女人喜欢的男人,到底是有点不羁有点书生味道有点高有点不是块头很大的那种吧,而且还有脸上的轮廓分明,当然,还要带一点坏坏的笑?

她还担心这个小说会被拍成电视剧,(我也觉得是的)因为她担心不管是谁主演,都不能将老三这个角色演绎到位。她觉得郁闷。

可我反而觉得,老三的演员还算好找,但静秋这个演员实在太难,她不但能文(风琴、毛衣图案、黑板报、文字、学生会主席),而且能武(游泳、乒乓球、排球、),很更难的是,她还能做许多男人无法做的活,如那些苦力的零工生涯,这个对于演员来说,基本是达不到的,而她的内心世界看起来单纯得要命,但要真实表达出她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就太难了。一方面她很有原则和主观性,另一方面又很自卑脆弱,一方面很孝顺和忠诚,但骨子里另一方面又很固执和反叛,而且在对老三反反复复的思想斗争里,更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给表露无遗,这样一个女子,该怎么去阐述和演绎,才合适呢?真的太难了,而且,她还很漂亮。

许多人认为,老三是这个故事里的主角,其实在静秋的世界里,他只能是一个配角,他应该这样去爱,才配得上静秋这样的女人。

不管怎么说,这个小说都是非常吸引人的,而且让人亲切、感动以及从中得到很多令人鼓舞和上进的启发,如爱,如纯洁,如执著。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难得一见的而且朴实无华的一本心爱的小说。

如果老三在天有灵,应该好是会感到宽慰的,因为静秋并没有把他忘记,而且还好好的为他、为那个承诺活著。同时也深深祝福老三的灵魂以及现实的静秋,并且感谢作者艾米为大家提供了这么感人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山楂树的另一种美。

2007 年 11 月 11 日 读《山楂树之恋》 有感于北京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