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资治通鉴》卷三 评说 (10): 威武不能诎=不要仗势欺人

(2006-04-01 14:26:45) 下一个

原文16

慎靓王五年(辛亥,公元前三一零年)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许之。齐王果伐梁,梁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齐罢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谓齐王曰: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齐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张仪之去秦也,固与秦王谋矣,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以信仪于秦王也。齐王乃解兵还。张仪相魏一岁,卒。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其馀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而仪、秦、衍最著。

 

 

评说16

      张仪自知与武王不合,找个借口离开秦国。他对秦王说:齐国特恨我,你让我去魏国,齐国必然去攻击魏国,这样秦国就有机会中原问鼎了。秦王准张仪去魏国。果然齐国攻魏国。魏王慌了,张仪安稳魏王不用担忧,自己派人去楚国,借楚国的使者,到齐国指责齐王帮助秦国,说张仪到魏国,是秦国离间合纵的阴谋,齐国因此回师。过了一年以后,张仪去世。

 

      张仪离秦与苏秦离燕非常相似,都是推脱借口。而且都是计策。不同的是,苏秦真的实施了糖衣炮弹决策,而张仪出来就道破计策,使秦国计策落空。苏秦负燕,秦负张仪。张仪在秦为秦谋事,在魏为魏谋事,而苏秦食齐国之禄,却干损齐之事。苏秦死于非命,张仪寿终正寝。

 

原文17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评说17

有人说张仪三寸不烂之舌搅得天下纷纷扰扰,真大丈夫所为。孟子则反对,认为只有富贵了不骄奢淫逸,贫困了不放弃原则,有了权势不仗势欺人的人才算大丈夫。

 

威武不能诎的通常解释是不屈服于暴力,这种解释不太合理。前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中的富贵贫贱都是以大丈夫为主体的达到社会地位的谓语动词,所以威武也应该是大丈夫的谓语动词,而不应该看作为动词屈服的壮语。

 

如果将富贵贫贱威武分别看作的壮语,那么这三句话就解释为不要沉溺于富贵,不要嫌弃贫贱,不要屈服于暴力。如果这样解释,就是一般普适的道德说教,与是否大丈夫没有关系。

 

我把威武不能诎解释为有了权势不贪赃枉法不仗势欺人与孟子前边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的意思更吻合。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这里说: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不欺天下。达则不欺天下,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诎,所以威武不能诎应该解释为有了权势不要欺压百姓

 

诎与屈通,但屈有多种词意。有屈服的屈,也有冤屈的屈。诎更接近冤屈,委屈。法言义疏十寡见卷第七(http://read.shulu.net/gd/fayan/010.htm)云:“如贤人谋之美也,诎人而从道;如小人谋之不美也,诎道而从人”。是说善人行事好就好在置道德于个人私利之上;小人行事坏就坏在因一己私利而不顾道德原则。这个“诎”是有直接宾语的动词。

 

《资治通鉴》卷四中有“诎楚之名,足以尊主之说,其中也是带直接宾语的动词。而不是“屈服”暴力中的“屈服”那种用壮语修饰的自反动词。所以,威武不能诎不应该解释为不为暴力而屈服意志,而应该解释为有了权势不要贪赃枉法、不要仗势欺人

 

原文18

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评说18

      扬子对纵横家深恶痛绝。认为纵横家是是非之徒。一概而论,打击面太宽了。张仪还是比苏秦厚道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