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10-07-29 20:02:37)
中国不再是新兴市场理解新兴市场1,市场品种少,市场容量小,赚钱效应强,整体概念新过去二十年的中国,和过去几年的越南尤其突出。现在的中国只不过是放大版的、已经彻底失败并充斥恶性通胀的越南。2,行业结构没有现代化,起点低,整合操作性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低,没有必须的工业技术(现在则还包括信息技术)。起点低容易造成高发展率,初期也确实整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0-07-27 22:31:25)
K线价量分析体系和方法趋势、形态和均线是TA的精华本质部分,无论怎样强调它们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它们是恰如其分的望远镜,是宏观把握和量度行情的必需工具。然而,使用它们进行技术分析的难点、或者说是矛盾、或者说是误区在于:当价格处于相对低点时,行情被称为弱势;当行情被称为强势时,价格必在相对高点。以此理论或思想,在指导操作时,必定会买入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7-26 03:22:56)
定义并理解K线价量语言
计算机程序语言从自然语言出发,划分了变量、表达式和语句以及相应的语法,并基于Automaton数学原理产生了编译器,从而定义、理解并执行了程序逻辑。
K线图和价量配合是描述股价变动和相应成交量的语言,如何划分单词、词组、语句和总结语法规律是正确理解的关键。趋势和跟随趋势异常流行,然而,趋势本身与K线图和价量配合是什么根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高成功率交易的时间框架所有短时间框架的解盘或交易技术,都是更长时间框架解盘或交易的基础;即,DT、短线、波段都依次是后者直至中长线交易的基础。原因在于,在更长时间框架上判断行情、决定出入点或是否继续持仓,都必须依赖更短时间框架上的判断能力;此时,相对更长时间框架不过是提供了Context。大多时候,越短时间框架的判断准确率越低,或者即使准确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7-20 10:47:11)
交易为生的成长交易是艺术,靠悟而非单纯地靠学。交易是理性思考和人性艺术的兼修,所带来的快感甚至比性快感还令人着迷。技艺永远是最重要的,钱只不过是副产品,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否则有钱或暂时赚了钱也守不住。成功的交易者都谦卑而低调,都把研究市场当作智力上的挑战,所关心的是客观分析市场的运行状态,在正确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且以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神奇的中国,可敬的中国文化!
唐骏“学历门”专题节目:禹晋永的精彩演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Fd5PCKc0fk
北京青年报:地产大亨禹晋永被指诈捐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67768517
绵阳 禹晋永对您有永远的念想……
http://myrb.newssc.org/html/2008-07/21/content_183921.htm
“朋友说当晚要来一位了不得的大企业家,叫禹晋永。由于对中国房地产界的陌生,我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韩黄海军演-第二次甲午?1860年后,在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清朝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1861年底(咸丰十年)至1894年甲午海战失败为止,其中的洋务派在中国进行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那时,尽管政府官员们怕洋人,大清人民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还是非常看不起外国人的。两次鸦片战争及与后来的八国联军作战,都是英勇的大清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7-15 00:55:38)
中国人的糨糊逻辑描述中国人的无理性思维方式、以及为什么以假、大、空为荣,还真不容易。但有一点必须要强调,其本质是不具是非原则观念,具体表现为没有基本诚信、人格和良知;糨糊逻辑还只是肤浅的表现形式。抛砖引玉。命题:“给定一个具有100个具体有序样本的样本集,如果这100个样本中有60个是不好的,则这100个有序样本群体就可以说是不好的”。绝大多数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4)
(2010-07-13 03:36:40)
从主力角度思考和交易作为跟随者,只有TA利器是不够的,还要有艺术的成分去识别骗线和主力做盘及运作项目的手法、方式、逻辑与思路。跟养猪种菜一样,主力运作一支股票就是个工作,有其特有的工作性质,建仓、拉升、出货也要符合市场规律。要像主力那样去思考和动作。主力运作个股和指数就是一场构思基本面解释和实施技术面操作的战役,而且必须调动跟随者的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0-07-12 19:00:02)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式思维方式的严重缺点在于轻视量化和严格的定义,没有严谨的推理,也不注重寻本求根。甚至定性的描述和思考都很含糊。很多情况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兼有不知其所以然也不知其然。著名典故有“两小儿辩日”,一个用很简单明了方式提出的问题,解答不了,然后不了了之。既然圣人都回答不了,就成为事实上的不可知论,也就可故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