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我感恩孩子!
文章来源: 溪边愚人2016-05-08 14:47:34

我不是那种很喜欢小孩的人,至少在我有自己的孩子之前,从来没对别人的孩子感兴趣过,我不会看见别人的孩子就有忍不住要抱一抱的冲动,所以婚后对要不要孩子一直无所谓。后来是他在结婚十年后决定说,还是要吧。当时对自己说了句:好吧,如果婚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就把生育当作是人生的一种完成吧!

上天眷顾我,一个很可心、很招人爱的女儿!

有意思的是,我妈妈自己有两个孩子,却因都是保姆带的,对如何照顾婴儿是一问三不知。于是我什么都靠书,第一个照书养嘛!

要懂得一个婴儿,要学会照顾婴儿的一切,不仅要读很多书,而且要学会非常细致的观察,要有常识,还要有超人的判断力,更要有足够的自信。

虽然父母来帮忙,但从女儿出生起,凡是我在家的时候就是我自己带孩子,一切都是我自己来,包括月子里给女儿洗澡。哦,我多么感激这样的经历!与一个初生儿朝夕相处,学着去照顾她,去读她,与她一起成长,这个过程,仿佛就是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和变迁,获得的几乎是灵魂的洗涤。

今天是女儿成年后的第一个母亲节。把一个孩子抚育成人,付出的很多很多!但我要说,收获的更多,更多样,更丰富人生!

我不认为自己是个有太多欲望的人。但多少次,女儿的寡欲让我反省。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太贪心的人。但多少次,女儿的不贪让我惭愧。

我当然知道女儿远不是天下最完美的一个。但她真的是非常的善,非常的真,特别是肯吃亏。就做人而言,做娘的,我无法再挑剔了。经常觉得女儿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不得不努力完善自己。

开始和女儿有双向交流后,我夸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找不出比你更好的孩子!”真的,养这个孩子,我除了感激还是感激,最珍惜的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虽然每次孩子都回话说“没有比你更好的妈妈”,我知道这个妈是上不得厅堂,下不得厨房!)

从女儿几个月起,所有的周末、假期就是带她出去玩,出去看世界,直到她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在家里时,做的最多的就是一起读书,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因为女儿,我几乎读遍了图书馆里的儿童图画书;因为女儿,我读完了几套介绍美国历史的儿童丛书;因为女儿,我读完了一套儿童版的文学名著。(女儿后来抱怨,不该读这套书,因为这样就提不起兴致去读原著了。我也有同感,这是个败笔哈!)儿童读物虽然浅薄,但完成一套丛书的话,其涵盖面还是可观的。而且美国很多书编的非常好,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更何况我们这种“大龄移民”,做不到像孩子那样一目十行,有时候这也是了解这个国家的捷径 : )

不可避免的,我们的读书关系从最初的我借书回来,到我们一同去图书馆,到大部分是我向她推荐书,到后来更多的是她向我推荐书,直至我感觉跟不上了。当我无法再与她同步读书后,我还是试图有选择的读几本她读过的书,包括学校要求他们精读的,以保持有共同语言,维持母女之间的思想交流。

孩子读高中后,我对她坦言,到了你帮妈妈的时候了。与孩子相比,我缺的不仅是阅读速度(哈哈,人家一目十行,我是十目一行),更是知识面,尤其是历史和哲学方面的。我不敢祈求在这些方面能保持与孩子齐头并进,但我没有理由不努力提升自己。于是,又因为女儿,也因为个人的爱好和需求,我开始更多的接触与历史、哲学有关的书籍和资料,收获知识的喜悦是千金不换滴!

养孩子的另一个收获就是比较全面地了解了美国的教育。我们都是直接来读研究生的。我们不仅对美国的小学、中学教育一无所知,就是大学教育也知之甚少。跟着女儿一步步走过来,在了解美国教育的同时,也是更深刻的了解了这个社会。至于爬藤的过程,那个中的疑惑、纠结、挣扎及太多的无解,更不提最后仿佛劫后余生的那一刻,亲历的家长和孩子都深有体会。在逃不出这个体制,逃不出爬藤过程的同时,与孩子共同设计如何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爬藤有机的结合,如何在压力山大的高中时期也努力享受生活,共同追求To live a life worth living(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也是一种历练。

我不是那种认为做父母的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就可以决定如何去做的人。我总是担心会不会阻碍了孩子的天性,是不是摧残了孩子的灵性,我总是在质疑这个“为孩子好”到底是不是真好了。也许我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我有没有权利这样做?”养这个娃,我如履薄冰!就是在孩子已成人的今天,我还是不敢说我养的好不好!我认为很多东西不到孩子四、五十岁是难以下结论的,如果真是能下结论的话。常常有人夸我这娃,我觉得绝大部分是天性所致,做父母的是很努力,却真不敢说孩子好是因了我们的教导。我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我连是不是无过都不敢说,只能说我是尽力了。因为孩子,我不得不努力去学更多的东西;因为孩子,我不得不学着细致入微的观察、理解;因为孩子,我不得不更努力的提升自己。

 

不认同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更不在乎孩子是不是记得母亲节或我的生日。养育孩子的这段经历就是我的财富,是我人生完成的一部分。我珍惜!我别无他求!

孩子,在这个母亲节,我谢谢你走入我的生活,谢谢你陪我一同经历新的的人生,谢谢你在这个过程中促我成长。因为你,妈妈更富有!

 

P.S.  不少网友的留言让我不安。我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代表没有这样做的就该惭愧了。我写自己的“陪读”,不是说家长一定要这样做,或者只有这样做才是最好。应该说我走了这条路的很大原因是我原本就喜欢阅读,反正也是读,和女儿一起读当然更好,而且和女儿一起读的这部分内容正是我兴趣所在,因为我认为我们这些“大龄移民”有些方面需要补课。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应对方式,家长都在“陪”孩子,陪的内容不同,相信收获是一样的。

 

更多博文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看看我们都带些什么!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青岛人生活简单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洗海澡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表哥、表姐们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吃的特殊记忆和老少酒鬼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系列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开篇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后记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续) – 来自徐家姐妹的反馈

育儿篇系列
与女儿谈恋爱、婚姻、生活
飞吧,孩子!
谈海外华人到底该不该逼孩子学琴和中文
到底该不该推娃—老调新谈

美国点滴系列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真相(3)-- 美国媒体在最高法院斗智斗勇
我在美国占便宜的事 (一)戆人有戆福
美国点滴(七)也谈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国点滴(二)纽约地铁与上海地铁之比较
在美国,保健品和药品的关键区别是什么?
美国黑人和白人对不公待遇的不同应对方式

美国教育系列
美国专家对聪明孩子与天才孩子的比较
美国高三学生的生活

我的文章系列
鲜为人知的癌症新说 – 正确解读统计数据
如果当初嫁给他?
70年代大舅眼里的上海
有这样两种中国人
什么是民主,我们真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