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說了英國與大清第一二次具有官方性質的接觸。特點是都失敗了。
第二次接觸,由於英使半路掛了,所以沒什麼好說的,但第一次接觸竟然是以告御狀的方式進行,因此接觸的雙方是極其不對等的。一方是皇帝,另一方則是“含冤”的訪民。我絕對相信,相當比例的華人朋友觀察這兩次英清交往會有一種莫名的舒適。理由是,大多數華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文化[
阅读全文]
在很多華人朋友的頭腦中,鴉片戰爭前後的英國像極了欺男霸女的流氓,他們不僅毫無底線地用鴉片毒害中華兒女,更可恨的是,當大英雄林則徐英勇抵抗他們的暴行後,這些洋鬼子悍然出兵,逼迫無辜的大清國簽署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就這樣大清國一步步淪落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慘境地。
必須說,我在中學時學到的“歷史知識”並沒有還給歷史老[
阅读全文]
由於鴉片的原產地並不在東亞大陸,因此,最初的鴉片主要來源於海外輸入。隨著鴉片在醫藥以外領域的價值不斷攀升,東亞大陸的人民很快對這種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產生了濃厚興趣。
如何將其移植到本土成為了當時頗具吸引力的科研攻關項目。經過幾代農業科技人員的努力,到清朝中期,罌粟不僅在東亞大陸落地生根,並很快得以推廣和普及。大清皇室成員以及各級[
阅读全文]
上一篇文章,我有告訴大家,據官方記錄,鴉片早在唐朝便已經傳入了中國。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作為一味藥材,鴉片從來就沒有真的流行起來。
到了大清國的時候,由於大清人民掌握了吸食鴉片的方法,鴉片從普通藥材搖身變成了精神和娛樂領域的神器,壯陽、取樂、炫富、交友、減壓等等奇效,使得鴉片快速進入了交際圈、官場以及大街小巷。
早在鴉片戰爭[
阅读全文]
上一篇文章講到,鴉片並不是英國人帶到大清國的,英國人也沒能力在大清國推廣鴉片,英國人更是無法參與大清國境內的鴉片產業。那麼鴉片到底是如何變成毒品的呢?又是如何氾濫的呢?
這和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徵有著千絲萬縷的連接。
中國人的第一個特性,充滿好奇和從眾。在中世紀的中國,人口的大多數都是農民,農民在忙完農活後,幾乎沒有什麼業[
阅读全文]
圖片版權說明:由onbekendemaker,China,fotodoorFotodienstAmsterdamPipeMuseum-CollectieAmsterdamPipeMuseum,eigendomStichtingPijpenkabinet,CCBY3.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2169351
大多數華人都以為鴉片是英國人當年懷揣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帶到東亞大陸的,他們千方百計促使清國人吸食上癮,然後英國人再從鴉片的販賣和走私中牟取暴利,並進一步削弱大清帝國的國力,最終達成殖民大清[
阅读全文]
“鴉片戰爭”為什麼必須叫“鴉片戰爭”
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嚴復先生、梁啟超先生、陳寅恪先生作為最早開始覺醒的東亞大陸人,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日益沈淪,痛苦、無助、焦慮反覆煎熬著他們,他們想找到引起國家災禍的原因,他們更想尋得救民圖強的途徑,這時,民族主義的念頭越來越佔據了他們的頭腦,於是“中華民族”、&ld[
阅读全文]
鴉片戰爭,顧名思義,應當是一場與鴉片緊密相關的戰爭,否則,它為什麼不叫黃豆戰爭或茶葉戰爭呢。可是,我們一旦“顧名思義”,就已經上當了,因為這場戰爭的命名裡充滿了心機和設計。東亞大陸的人,在命名戰爭的時候,是有約定俗成的,例如:“長平之戰”“肥水之戰”“官渡之戰”“赤壁大戰”“土木堡大戰”“山海關戰[
阅读全文]
戰國末期的《莊子》中有這樣一段話:
知言不知,不知言知;
見言不見,不見言見;
聞言不聞,不聞言聞。
24個字中,沒有一個字生僻難認。可是把這24個字放在一起,我相信能一眼看懂的人並不多。
簡單解釋一下:
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大概意思是,表面上看似懂得說話的人其實未必真正理解他所說的話,而那些看似不懂得說話的人反而可能真正明白。
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