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因为他们的到来,中国第一套汉字拼音方案,第一次以科学方法测绘地图,第一部英汉字典,第一个现代印刷出版机构,第一本国际法,第一所孤儿院、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医院、大学、图书馆等等,都随之而来……
01、中国第一套汉字拼音方案
1583-1588年,耶稣会士利玛窦和罗明坚率先使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他们编撰了《葡汉辞典》;1605年,利玛窦[
阅读全文]

作者:刘树鹏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之后,便开始谋划建立一个充分展现共产国际形象的工程,那就是苏维埃宫。
由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困难,这个计划搁浅了将近十年。直至1931年,苏联认为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苏联报刊宣传说,无论从经济的年增长率,还是从发展速度来说,他们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宣传机器的鼓噪和身边官僚的[
阅读全文]

作者:柴静此文详细介绍了传教士医生梅藤更和他所创办的广济医院(浙江第二医院前身),对于了解解放前杭州的医院和民生,了解100多年来中国的动荡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史料。1926年,梅藤更院长在杭工作45年后,于12月3日回国,1934年8月去世。
“好的医生应该具有三个“H”:Head是知识,Hand是技能,Heart就是良心。 ”-----梅藤更
1
这张照片最[
阅读全文]

1、老婆:“今天是我们结婚一周年纪念日,怎么过呢?”我:“你觉得应该怎么过?”老婆:“人家想听听你的想法嘛。”老公:“要不,咱们'一笑而过’?”2、老婆问我:“今天我生日,你给我买了什么礼物?”我笑着往对面一指:“看到那边那辆粉红色的奔驰了吗?”“看到了!”她开心地回答。“我给你买了同样颜色的牙刷。[
阅读全文]

全家福
一九五六年我哥哥将神的福音传给我丈夫,他听了我哥哥的见证,就接受了主耶稣基督。当时我对福音并不了解,而我丈夫不久后便接受了洗礼,每星期都带明达和爱美去教会上主日学,让他们兄妹在神的带领下成长。
一九八四年我们有幸移民到了澳洲,和明达兄妹团聚,抵澳后不久明达带他父亲、妻子和弟妹去荣恩堂参加主日崇拜,聆听神的话语。
一九八[
阅读全文]

上周日,我们参加了期待多日的墨尔本西区荣恩堂30周年堂庆。荣恩堂是西区最早的华人教会,最初是由12位越南华人基督徒组成的越华团契,1983年刘传海牧师被邀担任牧者,84年7月团契更名为荣恩堂正式成为教会。30年来,荣恩堂跨过艰难险阻,靠着神的恩典一步步走来。西区流动人口很大,教会的人员流动也大,荣恩堂曾经有机会搬离西区到市中心附近,但最终神还是带领[
阅读全文]

墨尔本西区荣恩堂迎来了建堂30周年,本人应邀为《荣恩堂庆祝建堂30周年纪念刊物》写下此文。本周日为荣恩堂30周年感恩庆祝礼拜,我们将会与众弟兄姐妹一同庆贺!20多年前来到澳洲墨尔本,西区荣恩堂是我们第一个属灵的家,直到5-6年后我们搬到墨尔本东区才离开。我先生89年来澳洲,不久便找到了荣恩堂,使他在异国他乡不再感到人生地不熟的孤独。来自台湾的刘传海[
阅读全文]

苏绯云博士一家简介:苏绯云博士生于福建省厦门鼓浪屿。父母,祖父母皆医学界人士。小学及中学时期长于香港,后赴美留学,获得美国希望大学(HopeCollege)化学学士及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生物化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化学系及生化系研究员,主任之一为1992年诺贝尔奖金(医学)得奖人Krebs教授。夫婿何仲柯医师从医近卅载,济[
阅读全文]

作者:刘树鹏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苏联解体之际,曾向美国基督教会寻求帮助,以帮助人民重塑道德。但这个资料来自何处,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感谢西安的雁子姐妹,她向我推荐了美国作家杨腓力写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在这部书中,我找到了当年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写给美国基督教会的邀请函,而杨腓力就是当年受邀来苏联访问的基督徒友好使团中的一位。[
阅读全文]

小白和小黄几年前移民紫薇花园,住在同一间房子里,属于“包办婚姻”,因为这不是它们自己的选择。
小白为雌鹦鹉,性格文静,胆子较小,说话也少;而小黄为雄鹦鹉,活泼多动,胆子较大,总是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它们在一起大都能相安无事,偶尔也有为食物打斗的时候,小黄总是会占上风。日久生情,它们常常会亲亲热热靠在一起,以不同的姿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