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程师/师傅回忆5从上海虹桥机场乘中国民航飞机到达旧金山国际机场,这是我第一乘飞机,一乘就乘出国了。从机场出来要到亲戚家去,两眼一抹黑。问机场工作人员怎么去呢?他们看了看地址回答说还很远。可以乘坐几个人合乘的出租车。然后司机会一个人一个人的送到各自的目的地。在路途中,我睡着了,等到司机把我叫醒,我才发现我是最后一位乘客。见了我爸爸的[
阅读全文]
李工程师/师傅回忆4
大概1981年左右。上海宝山钢铁公司项目开始了。我们上海重型机器厂参加进去了。
有一天李师傅跟我说要我到中苏友好大厦里的地下会议室去见他。在中苏友好大厦的东边大门口,我就对门房的保安说我是上海重机厂的人,门房的保安就会让我进来的。
在地下室的办公室我们又聊起来了。
由于这中苏友好大厦地处市中心,南边是延安中路,北边[
阅读全文]
李工程师/师傅回忆3“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这是我在美国汽车公司的魏工程师对我说的。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大礼堂举行新生入学大会时,夏老师和王老师一起在新同学人群中找到了我,夏老师自我介绍说是李师傅的多年老朋友,在50年代带领大学生搞毕业设计时候就相识,李师傅特别推荐我,说我肯干活.我从1968年进厂,一直上三班制,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直[
阅读全文]
李工程师/师傅回忆2李师傅是1923年出生,1948年交通大学毕业。平时工作时认认真真。所以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是一个人在那儿专心致志的敲打着旧耐火砖。我是年轻新工人,那年17岁,在班组里年龄最小。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抓xx促生产。当时流行的口号或者说人生最伟大的目标是做一个好工人。锻工工作是非常艰苦和繁重,但是比比离开家乡的其他同学们还是要好[
阅读全文]
李工程师/师傅回忆1朝闻鸡鸣流水曲;开门办学不蹉跎我是1975年9月,我准备去上海交通大学上工农兵大学之际。我的同事李家震先生送给我一个日记本扉页/第一页上的一首中文诗中的二句诗。离开现在已有整整四十九年了。诗中的其他内容,我早已忘记,但是这两段诗句确牢牢印在我脑海之中,永世不忘。1968年12月18日我离开父母在上海市卢湾区南昌路的家。前往闵行上海重[
阅读全文]

RV房车雨刮子机构修理我在密歇根奧克蘭就业中心/失业救济办公室的电脑房中遨游,朋友约翰来电话说,他们一家子开房车(美国俗称RV)去北密(密歇根北部,乏指密歇根的上半岛,苏必利尔湖湖)游玩,回家的路上,车子前面窗户的雨刮子坏了,问我是否会修理。先说明一下,我为什么会在失业救济办公室。失业后,去政府的失业救济办公室办理失业救济手续,填写表格等[
阅读全文]

淮海路和电气工程师一书
小学同学余嘉伟
我上长乐路第一小学之际(1958年---1964年)。我家在上海市卢湾区南昌路和思南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上。每天上午我沿着思南路西边向北步行到淮海中路南侧左转,然后在淮海中路南侧,继续步行.
或者从南昌路往西走212弄进入向北方向,经过一个拐弯进入淮海路的弄堂,继续向北,出弄堂就是淮海路了。
小学时,一同学就住[
阅读全文]

修理出租房厨房水斗漏水房客Angel安琪尔向太太反应说,厨房里,水斗右边水槽的管道漏水。太太吩咐我赶紧抽空去出租房检查一下,早点修好。听了太太的叙述后,我根据过去的经验准备了相应需要的工具,去修理。到了出租房厨房,检查水槽后,发现是水槽中间的排水口处漏水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地方漏水。是水槽与排水口密封不好,引起漏水。而水槽与排水口密封不[
阅读全文]
中学语文一寒假作业1964年,我从上海长乐路第一小学(1958年---1964年)毕业。顺利考入初中上海卢湾区红星中学(1964-1984)。开始了我的初中学习生活。它的位置在上海卢湾区复兴中路和茂名二路交叉口的西北角上。中午午饭要回家去吃,因此我每天要有二个来回从家去学校。。。我们的班主任简德全老师同时又是我们的语文。当年对我来说语文课是特别难的一门课。背课文[
阅读全文]
上海淮海路的老朋友在上海的淮海中路和瑞金二路的交叉口的东边,淮海中路的南边,曾经有一家名称叫做“新中国陶磁商店”,坐南朝北,有三开门大小的样子。是主要卖陶磁日用品为主的商店。那年头,我上长乐路第一小学之际(1958年---1964年)。我家在上海市卢湾区南昌路和思南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上。每天上午我沿着思南路西边向北步行到淮海中路南侧左转,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