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熏鸭就是盐水鸭,然后熏了一下的,不咸,不油,可以空口吃。
猪肝和猪舌,店家给放了香油。
[
阅读全文]

面片以前叫汤饼,北方从河北北京东北到山西到新疆,都有这个,汤,干拌,都行。趁蒜苗还可以吃,想起来做一个。煮好的面片,汤不要倒。吃揪面片儿,和面片汤,原汤化原食。[
阅读全文]

有一种给孩子吃的营养蝴蝶面,我第一次买,这样的:
很容易煮,做汤面不错。
一袋这样一小锅。
两袋:
用的汤底是牛杂、牛筋、牛坑腩一起炖的。
[
阅读全文]

馄饨一定是手擀皮的,或者副食店每天压出来新鲜的,超市的要用水蘸着才捏得住,煮了皮太滑太薄。
自己活面,就这么一小块,就可以包30多个,如果三口人,足够一人一大碗。
擀薄片,切宽条,再改刀,梯形馄饨皮,包燕尾的好看,馅儿放在窄的一头开始卷。
或者随便切,小的,捏成这样的
有时候这样
馅一般都是猪肉,酱油、盐、葱姜水[
阅读全文]

这个外头很多,要挑一个质感好的,不是拿起来飘轻的。[
阅读全文]

面筋球在京津地区很常见,我觉得在70年代时,比干的烤麸用得更多,因为上海的干的烤麸块在北京副食店里一般没有,但油面筋球是常卖品,当地产的。天津的名菜虾仁笃面筋,也是用的面筋球。我猜想是民国那时候南方的面筋球就已经传入京津地区。70-80年代的西单菜市场进门边上的卖熟食的地方,卖一种素什锦,里面没有烤麸,是油面筋。我山寨的:这是还加了豆腐皮的[
阅读全文]

新鲜花生,糟毛豆。(糟卤泡太咸了,我就是煮毛豆的时候放一点糟卤。)
糖饼,剩的一点coconutsugar。
酱骨头炖扁豆粉条。粉条是一种有机韩国地瓜粉,没有怪味。
[
阅读全文]

小萝卜,一整袋。
前两天开了一袋葱伴侣的酱,所以天天东北风。
就剩一个西红柿,比较大,勉强算成了一盘菜。仨鸡蛋。
[
阅读全文]

包子面是老面发的,搋了小苏打那种,第一次做,因为前两天做pizza面团,剩了一团放着变成老面了。今天加了两杯面,真的发起来了。[
阅读全文]

下顿晚上见了。
豆腐丝是昨晚剩的:
鸡翅,加了南乳汁的。
西葫芦炒杏鲍菇。
前几天突然想吃西红柿炒茄子,切丝炒的那种,夏天北京的圆茄子这样做做好吃了。我现在用长茄子做太干了。茄子本身艮得不行,连丝都切不成。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