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我的观点荒谬,可以理解这种看法。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观点初看起来不荒谬,那就没有希望了。特好的观点初看起来与特差的观点一样。
我也不是突然心血来潮,批判美国宪法。有网友说到美国选举的一些问题,我说这些问题是现有宪法下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修改宪法,所以把我2019年发布的一个美国宪法草案贴了出来。
我当时搜了一下,发现德州一个大[
阅读全文]
AProposalfortheConstitutionoftheUnitedStatesWe,thecitizen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inordertoprotectliberty,upholdjustice,andprovidepublicservices,establishthisConstitutionfortheUnitedStatesofAmerica.1Citizenship.1.1AchildborntoaparentwithacitizenshipoftheUnitedStatesshallbeanassociatecitizen,ifinresidenceintheUnitedStates,shallbecomeacitizenattheageofeighteenyears.1.2Alegalalienshallbeeligibleto...[
阅读全文]
根据“可否感知”和“可否表达”,可以把知识分为如下四种基本类型:
1、可以感知亦可表达的知识:它包括迄今为止所有的科学和人文知识,“明知识”。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2、不可感知但可表达的知识:任何经验的东西都是可感知的。不可感知的就是非经验的,比如抽象代数。
3、可感知不可表达的知识:它包括人的非陈述性记忆和“[
阅读全文]
人类文明从前是以材料来划分的,比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材料仍然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没有材料其他事情就受到制约。交通也是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中国在马路和运河的时代是比较领先的。我第一次看到秦代的官道还是很震撼的。秦代的灵渠工程沟通湘江水道和漓江水道,成为连贯湘桂的人工运河,连接长江和珠江南北两大水系,实现了通航条[
阅读全文]
这要看怎么定义崛起。
2006年中国央视有一个纪录片《大国崛起》,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
或许我们可以定义大国崛起的两个判据。其一为人均GDP,反映出内部的技术和组织水平,这个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二为GDP总量,反映出对世界的影响,这个也要位于世界前[
阅读全文]
对待小费的看法,可以判断出你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思想家。普通人的行为是趋利避害,这里的利通常是眼前的利而不是长远的利,是局部的利而不是整体的利。用这个标准,可以判断出巴菲特和芒格是普通人而不是思想家,他们的讲话中说到过小费,哪有不给小费的,小费越大方越好。只有思想家才可以看出小费制度的弊端。
同样的道理,对待奴隶制度的看法也可以判[
阅读全文]
英国官方公布的一个英国中小学学生新冠抗体的抽样调查:
中学生:99.3%的有新冠抗体。约2/3打了疫苗,约1/3的没有打疫苗。
小学生:82.0%的有新冠抗体。只有0.4%的打了疫苗。
抗体可以由疫苗接种产生,也可以由自然感染产生,可以分别检测出来。
我们可以推断中学生中没有打疫苗的人基本上都感染了新冠,但我们不知道打疫苗的那部分人有多少比例感染了新冠,[
阅读全文]
从去年秋天开学我们县的中小学学生要求到校上课,但学生也可以自愿选择上网课,相当于自愿的反向隔离。该县大约有10万中小学学生,大约有3%的学生选择上网课。
隔壁的县也有10万中小学学生,严格按照CDC的高危人群指南才能选择上网课,否则必须到校学习,这样只有0.4%的学生能够上网课。但是,有一万学生选择homeschooling,这样一来,在家上学的学生比例反而更高,[
阅读全文]
曾经读到一个故事,一个保姆,可能是城市人口的最下层,省吃俭用存了一点钱准备养老用的,她的计划被通货膨胀粉碎了。通货膨胀对中下阶层的不利影响是实实在在的。这种系统性的剥削是不道德的、不正义的。
局部的个别的暂时的价格上涨可能有各种原因,一般来说,不足为虑,市场有自然调节的机制。但系统性的通货膨胀是政府多印钞票造成的。从另一个角度[
阅读全文]
美国现在每年中小学枪杀死亡约50人,全美约五千万中小学生,每年死亡概率是百万分之一水平,这是一个很低的概率。作为对比,美国每年车祸死亡概率是万分之一,是上述概率的100倍,美国打新冠疫苗的实报死亡概率是十万分之五,是上述概率的50倍。
再换个角度看,现在美国19岁以下人员每年被枪杀(包括谋杀和自杀)的概率大约为十万分之五,首次超过该年龄段每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