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寺院模式作者:逍遥禅
1、功能齐全的寺院:两塔、两楼、三大殿、六偏殿、前后偏殿。两塔是极乐世界塔和十法界塔;两楼是钟鼓楼;三大殿是天王殿、大雄宝殿、三教殿(藏经楼);后偏殿是黑妈妈殿(东北大护法神,各地都有大护法神)和山神城隍土地殿,前偏殿是西方三圣殿(往生堂)和龙王殿。左偏殿是祖师殿、普贤殿、地藏殿;右偏殿是药师佛殿、文[
阅读全文]
直取根源佛所印,寻枝摘叶吾不能(一)
作者:逍遥禅
我们不谈八万四千法门,也不管唯识五位百法,更不管六十二见,也不研究凡夫心的妄想执着和各种戒律。直接从心下手,明白了各种心性,就会“明心见性”!
今天参学的内容是:生灭心、轮回心与真心的区别。
如果连自己用的什么心都不知,你如何知道自己说的什么法?拿着生灭心的生灭法当佛法的[
阅读全文]
古道:离相和着相之别。
逍遥:自觉圣智与意识知解之别。
古道:凡夫也能正修方便法别把一切都高推到圣境上。
逍遥:凡夫的正修方便法,其实就是外道法。
古道:有没有经论支持?
逍遥:外道、内道如何区分?
古道:八万四千佛法门,共同点就是“离相”。
逍遥:念佛可以不离相:观相念佛、观想念佛还有实相念佛。
古道:外道着相而[
阅读全文]
道德之道——《道德经》全文翻译解析作者:逍遥禅
第一章道的真空妙有性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叫)。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1、常道:永恒的大道,真理。常道非道,即常道是不可言说的。
2、常名:同“常道&rdq[
阅读全文]
觉悟与圆满作者:逍遥禅觉悟从远离尘垢、一尘不染开始修行,也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开始;从根尘分离到反流全一的一心境,再到照破五蕴十八界束缚障碍的不二佛性,再到“照寂寂照”“琉璃内含宝月”“真心本性”的真空为真理圆满(理圆融),这是修行任务的完成!
从真理的理圆融开始[
阅读全文]
聊一聊开悟
作者:逍遥禅
通达一切心性境界(包括凡夫妄想执着心的我执和法执,包括缘根缘尘的六识,包括凡夫觉、小乘真觉、二乘缘觉、大乘本觉、佛乘圆觉),而又照顾不二佛性。
时时照寂寂照,时时说佛法,方便度众生!
换句话说,在自性三身佛,妙用不离自性智慧,又不离空觉一体性的不二佛性,时时觉照而妙用,时时本自空寂!
220422
[
阅读全文]
修行只是破除自心的“执念”
作者:逍遥禅
一切妄想执着分别的“执念”,就是我们修行的束缚障碍,就是我们“画地为牢”的铜墙铁壁。执着于自我身心,就有以我为中心的我执和法执,因此就有十八界。就有了为我而生的贪嗔痴慢疑和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进而犯下贪嗔痴杀盗淫的恶业;执着“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的我,就有了五蕴[
阅读全文]
开悟后的生活
作者:逍遥禅
开,是指心量打开,破除了五蕴十八界的障碍束缚,也叫开佛知见。
悟,是指悟本心本性的本体本源,或者悟自性三身一体,也叫悟佛知见。
佛法有开、示、悟、入四门,开悟之后的生活,就是自心入佛知见和方便众生说法示现佛知见,也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阅读全文]
禅宗与净土作者:逍遥禅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这是永明延寿禅师的经典开示,也是当今禅宗的现实——十人九蹉路!?诚然,对于心性通达的人来说,禅宗就是净土[
阅读全文]
离四句、绝百非,远离外道戏论,自觉圣智,入第一义谛(四)
《圆觉经》:【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