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不觉出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作者:逍遥禅无明不觉生三细,出自马鸣菩萨的《起信论》,原文如下:‘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云何为三?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逍遥:无明不觉生三细:一是无[
阅读全文]
如何鉴定自己是否明心见性?
作者:逍遥禅
我骂人时,佛性从我舌根溜走了,不算本事;我指责别人时,佛性从我指责别人的分别心溜走了,更不算本事;我六根才动就被云遮,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真的不是什么本事,只是一个攀缘妄想执着分别的妄想执着汉。。。。。。。我骂人时,能够返照到不二佛性了,是真本事;我打人时,觉用同时,照顾到不二[
阅读全文]
如何远离尘垢?
作者:逍遥禅
《楞严经》: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实际上尘垢污染就自心是着相后产生的七情六欲,不同的根性是用不同的修行方法的!
1、人天善法根性:是用戒法。戒恶行善,大公无私,破除自私自利的妄想执着,降伏自[
阅读全文]
《六即佛》解
作者:逍遥禅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或从知识处,或由经典中,得闻即心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众生,皆[
阅读全文]
一只手的声音
作者:逍遥禅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
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
阅读全文]
答疑:如何实修禅宗见性法,提升心行觉照力?
指导人:逍遥禅
生:老师说的心法和见性法,我还是不太知道具体怎么契入。老师给重点说说见性法。
师:心法是按照十法界十种不同心性境界修行。可以看看我做的这表。
生:谢谢,表格很清晰。(注:表格参看逍遥禅《佛教理论体系》开头部分)
师:见性法是认识不生灭的见闻觉知性开始修行。
生:那认[
阅读全文]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作者:逍遥禅
总的来说,佛教教义是最完备的,心性境界的划分也是最细致的,对于修行来说也是最方便的。但因为人的心性境界不同,造成的对佛法的误解也是最为严重的!因此修行佛法必须有明师带领,志公禅师曾经说过:“不遇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佛教的基本教义按照“十法界”十种不同的心性来划分的,总的来说“[
阅读全文]
逍遥禅养馆的禅道医学为何敢于挑战现在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
作者:逍遥禅
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中华消化学会原主任委员樊代明曾经说过:“现在治疗癌症都是以杀死癌细胞为目的的,怎么杀?外科医生挖肉,内科医生下毒,放疗科医生烤电……
都是以杀癌细胞为主的。最后癌细胞活着,病人死了……”这就[
阅读全文]
何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作者:逍遥禅
《黄帝内经》上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所谓的正气,就是指纯阳之气,包括来自父母精血的元气、吸收食物精华的精气、宇宙能量的气场交换,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就是人的正心正念正能量带动身体气场能量的变化!元气不足、吸收食物精华的精气不足、与天地气场能量的交[
阅读全文]
走向大同世界
作者:逍遥禅
1、圣人出东方:上天完成法界大变革,九大教主(如同中央政治局常委)掌管法界新系统,首先完成了神界的统一领导,为实现世界大同提供了有力保障。万教归一教主弥勒佛为法界之主,掌中央宫;基督教教主上帝掌西北乾宫;伊斯兰教主安拉掌西面兑宫;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掌西南坤宫;天庭教主玉皇大帝(印度教大梵天)掌南面离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