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album/4c/52/8d/adc60a7b4416re7lnfr4.jpg)
文旦双松、火腿清蒸鱖鱼、锅巴虾仁、陈皮红烧羊肉……
自创居家下厨年夜饭
杨周彝
杨周彝是上海人,本业决策咨询师,酷爱烹饪,除家传精细江南菜外,也从各地美食中吸取精华,多有发明创造,乐在其中,甚至以业余身份赢下《食品与生活》杂志主办的专业烹饪比赛大奖。他的最大特点是:不以珍稀食材取胜,巧在构思与创意,用家常食材做出精美大餐。[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1e/f3/99/4c7a81497822bEq3UjYQ.jpg)
正在审读《李慎之口述和文章摘录》书稿。随手记下感触颇深处。“专制主义的传统深到不能触动的程度”当然,经过这一百年的西化,中国已经没有皇帝了,父母、夫妻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历来被认为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的一个“孝”字,现在已经几乎听不到看不见而被洋里洋气的“爱心”代替了。但是只要一加审视[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1e/f3/99/4c7a81498557Xxbet9XC.png)
杨周彝祖籍松江,祖上富足殷实,江南精致饮食习惯保留至今。外婆和母亲的烹调手艺高超,他自幼耳濡目染,对家传菜肴有深刻体悟。《艺味庖厨》中的家常菜,或传承于外婆母亲、或借鉴于各地风味、或取经于名师大厨、或浏览于美食名著,通过实践创新,因地制宜,融合为居家烹调的简便技艺,使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难得的是,书中提到的不少美食观实在、可[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39/fc/e1/d15fa7ac7527WICZl53k.jpg)
本文是上海作家何菲为杨周彝的新书《艺味庖厨》写的序。杨周彝祖籍松江,祖上富足殷实,江南精致饮食习惯保留至今。外婆和母亲的烹调手艺高超,他自幼耳濡目染,对家传菜肴有深刻体悟。书中家常菜,或传承于外婆母亲、或借鉴于各地风味、或取经于名师大厨、或浏览于美食名著,通过实践创新,因地制宜,融合为居家烹调的简便技艺,使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c6/83/9d/4f8e10de5331qhOQpeTG.jpg)
"他们如风过无痕,被无视、被蹂躏、被践踏、被遗忘,彷佛这鲜活、美好、无奈、无情的人间从未来过。"
这句话摘自长篇小说《风:中国1940s·自序》,一语道尽那些默默地来到世间又默默地离去,不曾被关注、也不曾被记录过的小人物的命运。《风:中国1940s》描写的,正是1940年代,在抗战、内战和韩战的战争阴霾下,生活在中国豫皖边界的,一群小人物[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12/6d/17/bc003d9e5658QxmKTE1P.png)
本文是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为《青年论坛》创刊28周年而专门撰写的文章。《青年论坛》是一份活跃在1980年代中期、颇具思想锋芒的杂志,其汇聚全国青年思想精锐的作者群中,包括胡德平、胡平、易中天、邓晓芒、朱嘉明、冯仑、赵越胜、陈东升等一流新锐学者,敢于触碰最尖锐、前沿的理论问题,且文风活泼爽利,与上海的《世界经济导报》合称“一报一刊”[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78/b2/d9/49893f527914JtDtAanh.jpg)
胡德平与《青年论坛》杂志
——《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纪事》书摘
李明华
十四期刊物中竟有八期都以"自由"为主题,几乎贯穿了办刊的全过程。如此密集、充分的讨论,在同时期的民间刊物里,都是仅有少见的。《青年论坛》在1980年代独树一帜地高扬"自由"精神,这无疑具有思想史与出版史的意义和价值。——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
[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76/2a/43/acd13fb88660lKPCp3He.jpeg)
本文摘自壹嘉新书,何倩著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西江逝水:第二部曲:革命的黄埔》。系何倩以外婆周婉瓊的家族(廣西梧州藤縣周家)歷史為素材所创作。
1
“三哥!三哥!黄埔军校要招收第四期学员了!”
19岁的周维荩,拿着一张报纸,兴冲冲地来到三哥周维棓(周崖洲)在县城的家。
从来到县城读中学,三哥家就成了周维荩常来之地。早年留学日本,[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03/43/3e/f08bbf7093891QyvSCjr.png)
出自广西大家族的何倩,以《百年家国:唐家故事》和《西江逝水》两部著作,分别记录了外祖父(桂林灌阳县唐家)和外祖母(梧州藤县周家)两大家族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留下的足迹;同时,她也将广西与广西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推到了读者的面前。
广西与广东同属岭南,气候、语言、风俗相似,在历史上并称两粤。因着这份从地域到文[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c6/4b/1c/2d4ecf103582phLKrQLI.png)
西江是中國南部珠江水系的一大支流,發源於雲貴高原,流經江門、佛山、肇慶、梧州、南寧、廣州等重要城市。作爲曾經的連接兩廣的黃金水道,西江蘊育了獨具一格的嶺南文化。本書作者何倩出生於一個傳奇性的大家族——廣西桂林灌陽縣唐家。19世紀末以降,這個家族政、軍、學、教人才不斷,在中法戰爭、甲午戰爭、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等各個重大歷史時期都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