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三个晚上参加了国内系统内的线上专业会议,各路神仙都在揣测,中国人口数据为什么难产了?(因为缺乏人口数据所有人均数据均无法具备权威性)。回想起去年11月上旬的一个早晨,我打开手机发现几个上海打来的未接电话,晚上回拨过去,原来是居委会的人口普查员,他们认真仔细地核对了我的家庭人员全部信息。经过逐级汇总上报,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始终进展[
阅读全文]
今天马里兰阳光明媚,我在门口收拾草地,女邻居路过与我聊天。她与先生均来自武汉,来美国十几年了,有两个宝贝儿子。先生是生物学博士,她在小学当老师。她说前几天给2,3年级小朋友讲东亚地理,问大家听到中国想到了什么,不少孩子回答“中国创造了新冠病毒”。她真是无奈又无语!于是耐心地给孩子们解释了病毒起源和创造的区别,当然讲的都是那些从她[
阅读全文]
与猪肉相比,我比较喜欢吃牛肉。在牛肉中我又倾向于吃牛腱,过去的吃法不外乎红烧、白切或者烧罗宋汤。最近一个朋友推荐我试试做糟牛肉吃,我小试牛刀,真获得了意外惊喜,制作过程简要分享如下:准备一、两个牛腱,洗净放锅里烧开,去沫,加入姜片和料酒,煮20分钟左右(最好是放压力锅里煮),筷子能戳进去即可。取出煮熟的牛腱放容器,凉了用保鲜膜覆盖放入[
阅读全文]

但凡提到“上海”两个字,人们总会联想到高耸的东方明珠塔和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第一反应就是得出“魔都=有钱人聚集地”的结论。
尤其是最近胡润报告披露财富自由的门槛,把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入门级定在1900万净资产。4月9日瑞士宝盛私人银行发布的《2021年全球财富和高端生活报告》显示,上海已经连续超越香港、东京,首度成为全球生活成本最昂贵[
阅读全文]

最近微信朋友圈引起热聊的是帝都“南城房姐“的故事。此姐本名叫张燕,她原是个普通打工的,上世纪90年代开始做房产中介。08年奥运之后,北京房价开始飙升。房姐觉得投资机会来了,她带着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辞职,做了一名职业炒房者。她通过自己多年掌握的信息和资源来“捡漏”,比如得知某个业主因炒股爆仓或出国急于卖房套现,她就低价买入,然后[
阅读全文]

去年六月,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在马里兰女儿家附近买到了躲避疫情之茅屋,详见我的博文《聊聊疫情下买房的那些事》。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962/202012/13233.html由于当时我还远在奥兰多,所以女儿特意请了专业的验房公司去现场验收,专家确实也是认真负责地提出了一些诸如壁炉烟囱等需要房东配合解决的问题,其中包含门口的步道斜坡缺扶手栏杆,需要购置安装。[
阅读全文]
一个多月前,我写了一篇关于中国未来人口减少问题的博文,《中国的人口会减少吗?》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962/202102/32636.html有博友提出不同观点,主要是认为中国人口实在太多了,哪怕减少一半也不嫌少的:),咋看上去确实很有道理。也许我那篇文章没有写清楚,今天再略补充如下:先披露一组有意思的数据,1990年1月1日,上海诞生了2784名新年宝宝;十年后的2000[
阅读全文]
最近美国疫苗接种速度加快,但是每天新增病例比前阶段仍有所反弹,从四、五万上升到了六、七万,有些人的神经又开始紧绷起来,难道这疫情真的是没完没了了吗?今年回国探亲还有希望吗?
我一直关注着所有疫情有关的各类信息,尤其是城里许多专业学者的独到见解,以及一些国内外第一线医护人员的亲身感受,使我得益匪浅。根据我对最近各类信息的分析,得出相[
阅读全文]
前几天我写了篇为上海朋友家房产继承出谋划策的博文,城里名博“菲儿”(上海老乡)留言“我们的老房子去年拆迁,老住户都拿到到几百上千万,估计也会有不少这样的故事。。。”,今天我就再聊聊如今上海拆迁的事。说起拆迁,官方的叫法是“动迁”,这样相对比较文明点。一旦用拆迁这个词就会让人联想到强行拆房,就是媒体经常会出现的旧房子[
阅读全文]
一个月前,一位上海老朋友来电话,向我咨询她遇到的家庭房产继承问题。情况是这样的:1998年她父母在上海市中心买了一套商品房,由于父亲是甩手掌柜,所有手续均由她妈代为办理,结果产证上名字只写了母亲一个人名字,她父亲也从不计较,十年后父亲不幸突然脑溢血去世,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她兄弟姐妹共有四个,都已成家。除了大哥,其余都是女的,她排行老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