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恐惧正在弥漫开来
题记:如果我对一个人的死亡感到高兴,那一定是那个人严重伤害过我,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那我就是个人渣。
昨天的文章里,我和一位朋友的对话里有一句我说的话是:如果不是不喘气就会死,我相信很多人会连自己呼吸的权利也上缴。
以前写文章说到有些人上缴了自己思考的权利,十分痛心疾首,到安倍之死为止,我觉得不只是上[
阅读全文]
当今世界,随着技术的发展.......——算了不扯闲篇了,现在,随着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各路媒体也开始了内卷,有时候语不惊人死不休。像什么“震惊”,“吓尿了”,这都是媒体博眼球低级的手段,高级点的就得玩内涵。
比如某个自媒体写的东西,题目巨长,看了半天,美国为啥这么针对俄罗斯呢,因为俄罗斯是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这话当然挺扯[
阅读全文]
大国之间的战争,表面上是军队的较量,实则是国力的比拼,而更深层的,其实是时间的较量。
掌握时间主动权的一方,有着更充分的定力,不会轻易言战。
1
“掐表开打”的太平洋战争
1941年的7月,日本东京的海军省大楼内,几个参谋正在疯狂的翻箱倒柜,他们受命收集一切能搞到手的材料,以便草拟一份报告,告知日本决策层,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击败美[
阅读全文]
昨天写了“公知”的溯源和辨误,有人留言让把“正能量”和“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也说一说,其实这些话题都谈过,但都没仔细谈,今天做一个补充性的综合叙述。
好几年前,“正能量”一词极为流行,今年已经不太流行了,但这个词语异变之后的含义早已取代了它的本意并深深烙在人们大脑中。
我对使用这个词语的0.5十分鄙视,极[
阅读全文]
这两天,俄乌战场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俄罗斯占领北顿内茨克,至少是一个宣传亮点,普京终于有点拿得出手的玩意来和国内老百姓说事了。
不过,据在下看来,从心底最高兴的,恐怕还排不上普京,最高兴的大概是普京的中国粉丝们,看看中文互联网上一片普大喜奔的声音,“打鸡血”似的“呜啦、呜啦”,就像范厨师说的那样,“苍天呐,大地呀,谁给我[
阅读全文]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移民的主要原因,是想去法治相对比较健全的国家。你不会看到有人想移民去朝鲜,索马里,阿富汗的。
所以那些移民的人通常也就是默认了本国是法治不健全的。
通常移民的人也就同时向外界发出了这几个讯号:
1,本国法治不健全。
2,不看好本国未来发展。
3,无力改变本国命运。
4,移民去的外国可能各方面综合性价比更高
民主国[
阅读全文]
对国内某些专家,我们的要求真不高——能说人话就好。
1
连写了几天国外的事儿,今天说则国内的新闻吧。
前两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的林采宜女士火了,因为她在一次网络答问时,对近期的油价上涨问题表示:“我国人口密度非常大,在大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非常方便,经济成本、环境成本都很低。中国百分之八九十的老百姓乘公共交通[
阅读全文]
这两天,“二舅”火了,“网上处处皆二舅”。
仔细看了一遍视频,不由想起几年前因为一个考取了北大的中学生的一篇抒情文章而写下的文章:《对苦难的病态歌颂是为了掩盖苦难生产的根源》。现在看来,这篇对苦难病态歌颂的批评文章,还真没有过时。
人们都知道,苦难,永远是心灵鸡汤中的提味佐料。没了这个佐料,就好像一个平庸的厨师没了味精[
阅读全文]
有时回想起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各种事,叔不禁感叹:如果你现在还能过着正常人的生活,那就是一种幸运。
有的人钱存在银行里,然后拿不出来了;有的人买了烂尾楼,拿不到自己的房子了。还有一群人,因为得过新冠,社会性死亡了。
01
叔的一个很要好的高中同学苏哥,前一阵突然跟我借钱。
他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平时轻易不张口,但这次真是没辙了。因为疫情[
阅读全文]
就现金而言,就股市资产而言,国人并没有在某乎某球某某头条某博那么富裕。很多家庭是拿不出50万的,93%股民的资产不到50万。疫情之下,专家们发言要慎之又慎,你可以不说话,但能不能别乱说话,万一误导了政策制订者,倒霉的还是我们。经济学家陈浩参加某节目时说:“谁家没个50万呢?中国人没那么穷。咱们中国的股票投资者,有几个人没有50万?”他还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