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沙特和土耳其的斡旋及主持下,俄罗斯与乌克兰交换了战俘。俄方释放了215名乌克兰“战俘”,其中包括5名参加了马里乌波尔防御战的“亚速营”指挥官。不过,根据协议要求,这5人并不能直接返回乌克兰,而是“暂时安置在土耳其,直至冲突结束”。而近日,在土耳其休养的马里乌波尔守军的指挥官们,终于与他们的亲人团聚。陪同亲属的第一[
阅读全文]
2个多月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乌军将在独立日前发动“赫尔松战役”。那个时候,没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个所谓的“赫尔松战役”,会是整个乌克兰战争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可以说,赫尔松已经成了普京的滑铁卢。我此前曾经分析过,乌军之所以率先在赫尔松向俄罗斯人发难,显然是精心选择的结果,因为赫尔松大部分地区孤悬在第聂伯河北岸,[
阅读全文]
读友们好,不知不觉鹅48小时拿下基辅的“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225天。俄军最新损失图已出炉,过去一天俄损失增加:330人14辆坦克26辆装甲战车3门多管火箭炮13辆军用车辆和加油车2台特殊装备10门火炮系统15架作战战术无人机而自2月24日至10月6日,俄军共损失:61,330人2,449辆坦克5,064辆装甲车1,424个火炮系统344门火箭炮177套防空系统266架飞机232架直升机1,047架无人机24[
阅读全文]
司马南本名于力,生于1956年,今年六十六岁的他,赶上了“时代潮流”,成了简体中文网络世界上谁都不能忽视的存在。先来谈谈司马南,哦不,是于力这人是怎么发家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为科学素养的缺失,“气功”,“特异功能”这些伪科学的东西在整个神州大地大行其道。一开始司马南他也是“气功大师”,“特异功能”大师门下的[
阅读全文]
关于唐山打人事件,有一种说法是任何一个城市都会有人渣,个别的恶意事件不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此话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一个恶意事件可以有偶然性,但旁观者的态度、官方的处置和舆论的态度反映了文明水准的标尺。网上一个视频,美国三个学生在纽约街头做了多次实验:当男人在纽约街头对女友施暴时,很多行人都冲上来制止。反过来女人施暴男友时,路人只旁观并不[
阅读全文]
自普京宣布入俄公投与“部分动员”以来,网络上大量传播两种内容截然相反的视频和图片文字,一类是俄罗斯青年积极应征上战场,另一类是尚未接到征召通知的适龄男性公民大量外逃与民众抗议活动持续不断。两种信息并存该关注哪一种?我更重后者而忽略前者。厚此薄彼是因为反感俄出兵他国?不是,我认为带着感情和预设立场进行战争战役分析,得出判断和结论[
阅读全文]
说说俄罗斯国内的那些国中之国……刚看了一个新闻,说这两天俄总统普京为俄乌战争签署了“部分动员”令,可是该命令下发到地方后,俄罗斯一些边疆区域似乎不那么愿意被“动员”,比如位于高加索山区的达吉斯坦共和国,从周日以来就爆发了反动员抗议,目前抗议已经发展到了其首府,当地居民封锁了联邦高速公路,警察被迫向空中开火以示警[
阅读全文]
自俄乌之战爆发以来,国际立场可以通过两次联合国大会投票去看,3月2日的投票是141:5,9月13日的会议上是101:7,全部以压倒性的优势表达了对乌克兰的支持。从个体的角度看,既有大量支持乌克兰者,俄罗斯和普京也有数不尽的粉丝,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不例外。就在上个星期,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一档访谈节目中,嘉宾称:普京是英雄,因为美国试图对俄罗斯使用核武[
阅读全文]
关于普京的“部分动员",坊间解读甚多,今儿个,我们一起先来看看俄罗斯有关部门的正面报道。
当地时间9月22日,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组织动员总局发言人齐姆良斯基对媒体介绍说:俄方宣布部分动员首日已有约一万名公民没有等待征兵传单,就主动到征兵部门报到。
言下之意,俄罗斯人觉悟还是蛮高的!尽管自媒体上流出许多俄罗斯人不支持征兵的有图有[
阅读全文]
1,俄罗斯想干什么?首先,乌克兰的事和叙利亚,以及和以前的阿富汗、捷克、格鲁吉亚是两码事,性质有所区别,这次是掠夺土地资源、恐吓国际社会和周边国家。有点黑社会老大的情节。因此,和加不加入北约没关系,或者加入北约只是一个幌子或者由头,根本原因是乌克兰不听话。对此,国际社会无法容忍,这点很重要。2,俄乌到底是什么国家?(1)俄罗斯。第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