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从69年“疏散”到70年“一打三反”的几个记忆片段
许子明(6005)
(一)疏散广西买柚子出洋相
1969年底在备战疏散的氛围中,6系革委会顾俊廉通过我们教研室的王祥禄(广西人)联系到广西电子办,带领全系教职工和65级学生“疏散”到广西柳州、南宁、桂林、梧州等地的电子系统工厂,[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2.23
华新民(625)
李佩于2017年1月12日与世长辞。她是我五十多年前的老师,她的去世让我想起了她百年人生中的很多往事【1】。其中,有一些疑问长存我的心头。那就是她是怎么度过文革中那些岁月的?尤其是,怎么会受到“隔离审查”的?李佩在郭永怀遇难时到底在哪里?现在关于李佩的许多报道,常常用[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方励之》专辑
今年是李淑娴和我结婚的第五十年。有同辈友人祝贺金婚。实在说,用贵金属来形容婚姻,多少有点透着俗气。这是来自西方的习俗,也是西方的俗文化。为什麽不用花来命名?百合之婚,兰花之婚,野菊之婚……那怕是狗尾巴草花之婚,也富有生气。
二十年前,1991,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参加一晚会,主题是庆贺J&N.B.夫[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2.22作者:罗海鹏(651)文革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两个造反派组织,分别是“东方红公社”和“延安公社”。大约在1968年下半年,两派之间的对立更加严重。延安公社专门成立了“文攻武卫队”,队员们每天早晨在学校的大操场上练武功,教头是数学系老师周进聪。周进聪是马籍华人,据传是马[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文革中的一件命案
赵婉如(636)
1966年,举国疯狂。正如历史的各个时期一样,凡有大事,就会激起单纯幼稚的青年学生们的满腔热情。当时的口号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青年学生们受到个人崇拜驱使和革命口号煽动,加上也不乏个人英雄主义,于是在国家的大动荡之外又额外闹出许多事来。首[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2.20
作者:王俊毅(6362)
我是1963年入学的。科大当时有一个文工团,里面有民乐队,管乐队,弦乐队,舞蹈队等,每年秋天开学就招新队员,因为老队员往往这时毕业离开了。我因为中学时就在上海市虹口区少年宫的管弦乐队拉小提琴,马上被科大弦乐队录取了。我同班同学636左异源(还有634萧建国)则被录取进民[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刘达“北工亮相”及其后续故事朱天相(636)1968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总支书记孙文凯写了一个检查《自我揭发和我的交待》。孙文凯是一名部队转业的干部,忠于职守;在文革中,他坚持认为刘达是好干部。以下是检查的原文抄录:我在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中都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运动前[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到华罗庚家给箱子启封
程富华(6421)
1967年初夏,大约在5月中下旬,华罗庚给当时的科大掌权组织“东方红”写信说,66年红卫兵抄家时,把他家一只箱子贴上了封条,一直没开过,现在天气热起来了,怕发霉,能否派人来启封并处理一下,于是我和6566的黄震川同学一起被派去华罗庚家处理这件事。华罗庚[
阅读全文]

科大“干联站”始末
赵婉如(636)
1967年春夏之交,文革最初的狂风暴雨稍有缓和,逐步能听到为干部鸣冤叫屈的声音,这声音虽然微弱,但像春天刚刚露头的小草,生命力很强,从66年冬就开始蕴酿的反方向的思潮开始涌动,正是此时,科大“干联站”应运而生。
已经有不少文章介绍当时科大的党委书记、后来转任清华校长的刘达。他是“干联站”[
阅读全文]

华罗庚先生在文革中被“解放”的过程
谢文梁(6566)
文革开始时,华罗庚先生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1966年底,华先生在数学所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打倒和批斗,此后即一直受“审查”。所谓审查,实际上,就是关在数学所,每天扫楼道、扫厕所。而且华先生的脚因小时候得病没能得到合理治疗,成为“跛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