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 zhuangxin

裴庄欣 ,中国美术家协会、 [1] 西藏自治区美术家、摄影家协会会员。西藏美术馆筹建委员会特聘外籍专家。 1956年四川成都出生 ,1971年下乡到西藏昌都,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重返西藏工作,1989年获 “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基金会”
博文

一幅画的三种解读61x122cm2017年
去年的此刻开始画这张画。中间做了几次较大调整,也谢谢当时与朋友徐进的切磋。在约半月后春节鸡年第一天,它定格为图一的模样。这些年有不少此类反映幻境作品,可能这张有些原来的写实风格,和对古典绘画光影理解,以及比较高昂的个人情绪等等,尽管它缺乏了一向常见的佛系感,因此并不吸引眼球,但我还是一直把它挂在大工作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4年前出版的书、故事是从38年前讲起。抄下一段转上,配上两图,算是给自己的新年礼物。 在布达拉宫脚下 作者任思淑 我在西藏工作的时候,住在布达拉宫脚下的一座小院里。一跨进去,你就会看见院子中央有一堵用合板隔成的小围墙。这是一对小夫妻为自己在院里开出的块私人领地的“围栏”。合板被木条钉成许多小方块,每一格方块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和西藏的缘分是那样不可捉摸。记得八五年第一次进藏时,拉萨留给我的异域之感,不在于她满街的酥油茶的味道,而是阳光下无比湛蓝的晴空如梦如幻;不在于八廓街上四处可见转经的藏人,而是经幡下飘荡的平和与温暖的气息。 不论是当时住在拉萨话剧团所在地木如寺的演员们清晨的高歌,还是八廓街上与尼泊尔商人用计算器讲价,那时号称日光城的拉萨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裴庄欣 中国美术家协会、西藏自治区美术家、摄影家协会会员。1956年四川成都出生,1971年下乡到西藏昌都,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重返西藏工作,1990年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艺术系。2001年在曼哈顿中城亚洲文化中心举办个人画展,现居北京纽约两地。 转载严虹水果严虹 严虹:您认为您的创作一直以来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采编/严虹今日ART杂志 裴庄欣 艺术家 西藏20年美国30年 半个世纪的单一创作主题:西藏 今日·ART:您是如何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的? 裴庄欣:我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在坐落于成都的四川音乐学院度过的。“文革”开始后,我就读的太平横街小学(现改为川音附属小学),因武斗常停课,因此我的空闲时间和业余爱好很多:看小说、下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10-27 21:43:26)

回北京N月,暂时没有办法登陆这里了。很幸运在这找到了两位老朋友。再次谢谢这里的朋友们的关注! 联系微信号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10-25 22:15:07)

1971年我15岁,在西藏昌都这个离成都和拉萨各1200里小镇上当汽车修理工,由于有一定美术基础,常为当地各单位画宣传画,1973年这张《青春献给新西藏》在当时唯一的当地印刷品《西藏日报》上发表后,调地区革命委员会宣传部任美术宣传员,从而开始了我做为一个职业艺术家的漫长的生涯。这张画的标题也成了近40年来我生命中难以解脱的最重要的情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10-24 16:15:00)

“佛” 1986年布面油画51×62cm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10-24 16:10:18)

“岁月如歌” 布面油画76x102cm2010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10-21 22:27:07)

“渡”
布面丙烯140x140cm2015年
三年前的秋末初冬,在微寒清晨时开始画此幅,是喜欢的题材和熟悉的形象。用大排笔很迅速展开,到前面第一个形象具体处理时,已有点疲劳和走神,脑壳里陆陆续续冒出了曾经读过的某些诗,以至于我不得不停下来,并发现好像老花眼镜后面有些湿润,但我坚定记得自己早已没有了泪水……于是拍了张现场照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