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美君子

在美国生活了32年的谦谦君子
个人资料
谦谦美君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0-03-11 15:45:14)

老人政治(Gerontocracy)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比如毛泽东,周恩来等没有任期。他们以身许国,最后以身殉职。当然也有个别例外,比如国家主席刘少奇,他是被“永远开除出党”,没能为人民奋斗终身。过去中国政坛的终身制常被病诟为“老人政治”,受到西方舆论的冷潮热讽。沒想到风水轮流转,如今美国的政坛却已然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家政治”了。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为什么不重视新冠病毒新冠病毒疫情发生的这一个多月以来,中国官方治理疫情的方式是暂时中断社会正常运转,停止大多数经济和生产活动,在此前提下进行包括治疗患者在内的社会非常态管理。在超越正常法律管理框架之外,用高度集权的行政手段强行管控社会生活。比如在武汉和湖北全省正在实施的方法,以疾病传染周期为依据,限制居民行动,停止教育、文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2020-03-07 09:01:35)

饮鸩止渴我所在的伊利诺伊州(Illinois)税务局数据显示:首月娱乐大麻总税收超过1000万。其中本身税收730万,额外销售税310万。如果不是有些品种供应不足,税收还可能不止这个金额。从今年1月1日开始,伊州法律允许21岁以及以上的本州居民合法持有30克(约一盎司)大麻,5克浓缩大麻或500毫克THC的大麻制品;非伊州居民则可合法拥有15克大麻。伊州最大城市–芝加哥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0-03-05 07:31:42)

“超级星期二”之后 前天是所谓的民主党总统侯选人竞争最激烈的“超级星期二(superTuesday)”,因为当天有14个州和美属萨摩亚领地(AmericanSamoa)投票,决定的选票在7月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所需的1991名中占有超过1300名,赢家很可能将在11月的大选中对垒现任总统川普(DonaldJTrump)。就目前的结果来看,一度不被看好的拜登(JoeBiden)起死回生,领先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3-03 14:28:38)

美国“姓资姓社”之争三十年前(1990年2月22日),时任中宣部长的党内保守派代表人物王忍之在《人民日报》发表长文《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议题:“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还是推行社会主义改革?”挑起了“姓资姓社”的大辨论,力图影响改革开放的走向。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巡,认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朝日电视的“爆炸性新闻”2月21日,日本朝日电视台发布了一条“爆炸性新闻”,断章取义地引用了美国疾控中心(CDC)疾控中心主任2月14日的报告,怀疑美国这个流感季节死亡于流感的14000多的人中有一部分死于新型冠状病毒(NovelCorona-Virus)引起的肺炎。国内媒体迅速转播了这则“新闻”。许多不明究里的吃瓜群众第一反应就是坐实了媒体之前的报道: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0-02-28 09:37:14)

劳命伤财的美国大选去年11月2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亿万富翁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正式宣布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他的竞选团队一月14日表示,团队已经有超过1,000名员工,使得他有足够的力量来把共和党人特朗普拉下总统之位。这位媒体大亨正在利用自己的个人财富迅速开展全国性的竞选活动。布隆伯格竞选团队的声明指出,3月3日的“超级星期二”的民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0-02-26 15:14:27)

《水浒传》去年的中美贸易战打得我的生意锐减。好不容易年前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字,原以为今年形势即将好转,没想到新冠病毒呼啸而至,封城的封城,停工的停工,有货也因为凑不够集装箱万吨货轮的量而无法运出。目前国内供货工厂已有一个多月发不出货来了,真是祸不单行呀。总不能无所事事吧,上网看到1998年版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之前知道的《水浒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0-02-24 13:38:40)

民主党:富豪即原罪二月十九日晚,民主党六名主要总统候选人在拉斯维加斯(LasVegas)举行了最新的一场辩论。人气飙涨的前纽约富豪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首度站上舞台,却成为了其它参选对手的众矢之的。左一为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他们攻击布隆伯格主要都聚焦在他的富豪身份上。支持率最高的桑德斯(BernieSanders)认为布隆伯格完全是华尔街的走狗,本人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媒体大数据褒贬指数揭秘在国人印象中,西方媒体热衷报道中国负面新闻甚至故意抹黑事件毋庸置疑。如果随机或选择性地抽出几条新闻或许确能证明自己的看法正确,但这种做法显然有失公允。还是来看看大数据统计资料吧,它们应更具说服力。大数据的来源自一个叫GDELT的项目(2017年的资料?),它实时监控着全球100多种语言的媒体,媒体类别涵盖印刷的、广播的、网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