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2-01-25 04:55:43)
阅读 ()评论 (0)

庞中华硬笔书法和毛主席硬笔信笺放在一起来看文章读到民国而止,怎么怎么,都读到文化。解放后的文章,是读文化革命。这个有点像繁体字和简体字。革命意气之下,好像不是嫌繁,而是“烦”;“简”了它,更是“贱”了它。故而说“烦体字”和“贱体字”,更能反映时代“气”息。写字,由繁而简,就是有看头。如顾准笔记,小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几本书里转一圈,太阳出了,太阳落了。余下的边边角角,用来铲雪,清理东清理西,脑子里想的还是书中事。床头柜上常年放着史记。翻翻,踏实。不翻,看它静静地在那儿,像有个伴儿。那地方轮着放着《旧五代史》,《隋书》《三国两晋诗文集》《历代笔记》,书多卷着,见天读几行,不在意读进去没读进去。觉得,这态度很配它们。今天读《旧五代史》。有人献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2年开头几天写得最好的文章》读议 我的智商不够用 我一直搞不明白,进餐馆要戴口罩,但是吃饭的时候又可以摘下来……难道说,在我吃饭的时候,病毒也去吃饭休息了? 我的智商还是不够用 还有一个问题我搞不明白,你说那些什么门把手啊,冰鲜果蔬啊,桌椅板凳啊,轮胎快递啊这些东西既没有咽喉也没有鼻子,更没有肛门,怎么检测它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1-22 18:32:50)
什么叫日记做了很多的日记,放满书橱里好几格。阳光普照,喝着烫咖啡,随手抽出一本翻翻,岁月逆,一截一截过完的命又回来了。太喜欢自己烂笔头,把吃了个啥,买了根毛笔不称心,油价青菜价火鸡价….记得一码不归一码,随意地摊在过去的时光里。由此得了个经验:不弃眼角余光里看到的,别太在意双目炯炯所向。天天记,怎么可能天天有的记?我有个小妙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2-01-22 05:45:15)
Vivian,我想说 白话,展开了文言,接着踹上一脚,是文言的活该。文言不是浓缩的白话,流行的“白话译文”,是白话文时代的人脾气好。香蕉人,几个花这份耐心的?因为,道理昭昭:汉服美,西湖边站站行;连衣裙,通吃五洲。没汉服,行;没连衣裙,行吗? 如果没有舶来品,古文自身不会变成白话。这些舶来品不是帮助古文和文言转变成白话,而是踹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坛中的铃兰听风,雪晶,川晔,都有香蕉人一侧,怪不得她们的中文动不动就生猛一下。顺着这张表 作品集 ·莫言作品集 ·刘猛作品集 ·王朔作品集 ·余秋雨作品集 ·毕淑敏作品集 ·飘阿兮作品集 ·心梦无痕作品集 ·铁凝作品集 ·流潋紫作品集 ·十八子墨作品集 ·哇卡卡作品集 ·唐欣恬(小鬼儿儿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文革,难道不是政治改革?改革,难道不是经济文革?原帖:我是文革的幸存者,苟且偷生。跟帖:其实也可以问,有没有改革的幸存者?此际的苟且偷生其实更厉害。是不是?文革易得苟且病,改革使患偷生症。流行。沉疴。二文革难道不是政治改革?改革难道不是经济文革?三文革十年,使没脑;改革,使烧脑。定睛一扫,脑子在哪儿?文革有漏网之鱼;改革,有逃脱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木有文化《宗教与绘画-18:花园中的苦恼(AgonyintheGarden)》读议画只当画看。当书读,画要不高兴了。教堂画,不像画,更像《圣经》注释。大约含有对不识字人的care。也因此吧,大多画得像一个模子里倒出的。看几眼,撂了。鲁迅文学的致命伤是“遵命”文学。王朔尖锐,一针戳向,让《阿Q正传》《药》《孔乙己》《故事新编》露出“小”来。中国近现代的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俗读《圣经出埃及记》(四)神賜摩西行神蹟的權能4:1摩西回答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4:2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裏是甚麼?」他說:「是杖。」4:3耶和華說:「丟在地上。」他一丟下去,就變作蛇;摩西便跑開。4:4耶和華對摩西說:「伸出手來,拿住牠的尾巴,牠必在你手中仍變為杖;4:5如此好叫他們信耶和華─他們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6]
[107]
[108]
[109]
[1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