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博文
老潘拉着何庭出了客栈,叫了辆洋车上车就走。何庭还纳闷儿,急着走什么呀,有活儿还是老潘丈母娘没了……"哎,老潘,怎么个意思这是,活儿干完了没分账呢,就这么走了?"何庭说。老潘坐身边用胳膊肘顶了何庭肋巴骨一下,何庭疼的直咧嘴,知道自己兴许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卖狗皮膏药那人接一位瞧病的话茬,瞧病那位见有人搭话赶忙接过来续上。病人就是这样,尤其久治不愈的,总是想寻位神医把自己治好咯。所以逢人就叨咕自己的病情,别说遇神医,哪怕旁边走道的不留神听见了,恰巧有偏方就把他救了,那可是造化。"这位爷,不瞒您说,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位潘爷带着何庭叫洋车奔往天桥,何庭心里纳闷,给郎中找病人跑天桥去干嘛呀。洋车停在一圈儿人外面,老潘付了车钱,挤进人群。何庭踮脚向人群里面看,见里面正有一人满嘴丫子冒白沫,是个卖狗皮膏药的。卖狗皮膏药的人跟老潘聊上几句,膏药也不卖了,收拾摊子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8-24 11:04:39)
我,又搬家了。对,房子是我家的,我又搬家了。三年内,搬了三次家,前两个家都卖掉了。是卖掉,不是败掉,我败掉的不止一个家。这十几年我装修了十几套房子,虽然装不出什么精品,但很过瘾。装修房子是件很过瘾的事,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一回说到何庭跟着一人进了家旅馆,里面有个郎中,那人能保证给郎中来个迎门杵。何庭纳闷了,迎门杵?杵可是兵刃,郎中开门就来这么一下子,那他可就吃什么都不香了。说也奇怪,郎中一听这话还倒乐了:"潘先生既然敢打这包票,咱们按规矩来,三七开,这就麻烦二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过天牧德忠带着老何、奉山去大栅栏附近那书馆,跟老板商量商量登台的事。早年间大栅栏是繁华所在,买卖店铺林立,这的商贾生意都不错,戏院、书馆、电影院也有几处。不大会儿就到了书馆门口,奉山一瞧,门脸不大,对开两扇门,两边各有两扇窗,里面有多深看不出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澜遇上碰瓷的了。他心里明镜儿似的,知道自己个儿被讹上了,可一点办法都没有。要不是兜里真的空荡荡,他早就扔钱走人了。别说二十块大洋,为了不挨嘴巴,一千块爷都给过。人生四大喜,有一节就叫他乡遇故知。这干巴老头儿不是文少爷故知,可确是救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奉山三人到达北平的头一天没找到闵参议,转过天来起了个大早,奉山心急,先到前柜跟旅店老板打听打听。这旅店是个两进的大四合院,前院是大通铺,专门给脚夫、车把式、远途贩运的客人居住。房子间量大,宿费便宜,随到随住,想走就走。后面那院子就上讲究了,都是正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韦向天逃奔北平没人给他出这主意,老家伙知道最危险的地方才最安全。奉天守军没精神头跑这儿来逮他一个土埋半截的老东西。还有位爷可就不同了,他奔北平是因为惹了大祸,想找个靠山保自己平安。不用多说列位就明白了,这位爷就是石奉山的小舅子文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书接上回。咱们上部书说的是大清退位后,石奉山在奉天城里跟自己那亲小舅子不时闲的折腾。到头来惹了件要命的大事,不得不远走他乡。带着媳妇和说书人何君然入关奔北平。火车上人不少。石奉山和媳妇坐并排,何君然坐石奉山对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