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内的朋友探讨,他们中许多人都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不错,21世纪的头二十年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时期,其基础建设,市政建设非常耀眼,制造业总体而言也可以算世界第一。这一切应该归功于当年朱总理力主加入世贸,中国学习借鉴西方的良好管理制度和科学技术,和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完全接纳。
然而一个社会要持续发展,一定要良好的体制支撑;一个良好的体[
阅读全文]
在我成长的那个小城市,有幸认识一些66年文革开始至71年林彪副主席下台成长的那一代,那一代人基本都下过乡,思想基本上都是文革老毛那一套秦始皇加马克思的思维,还有就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思维,动不动就谈核战争,就谈中国不怕美国,不怕苏联,他们中的许多男青年在农村下乡时都打过群架;这一代人在中学时本应读书的黄金年龄却不能专注于读书,时间和精[
阅读全文]
本人很少在城头新闻下发表评论,然今天有幸与本城一资深新闻评论员讨论了一下城头文章“温家宝是“影帝”吗?能做到这样已很不容易”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1/04/21/10499376.html有关温家宝前总理的话题,如下:
我心依旧2008发表评论于2021-04-2111:54:54
To@williamsteng帮你修改一下:没有孙中山,斯大林,陈独秀,周恩来,林彪,中国的大街是将会出现一个普普通[
阅读全文]
生活在当下是我年轻时看有关禅的书籍得到的结论,活在当下按我的理解,即享受此时此刻,该读书的时认真读书,该扫地时认真扫地,该做饭时认真做饭,也按这个标准去做,却经常做不到。
喝酒时就应该认真喝酒,而我却常常写些东西或在微信里与人聊天,常常想我的思维是不是经常闲不住的,也许没选择科学家这条路是我的遗憾。
有时又想,这生活在当下,还只能[
阅读全文]
国内微信上充斥着天朝厉害的言论,知道国内爱国爱前我党的老少红粉的高尚情怀,如今一般不会再去说人家不厉害了,因为一说一些别人不太厉害的言论,立马会遭到众多原来的同学朋友反驳,即使原来的好友也不会支持的;亲情归亲情,社会观点归社会观点。
记得进入21世纪初,本人未出国的年代,对华夏大地还是充满希望的;南方周末报刊出名的敢言,国内网站凯迪[
阅读全文]
很多年前,从热闹的故国来到北美大地,回到校园读书,校园给我久违的氛围,很喜欢这种气氛,也许骨子里还喜欢看书吧。
然而看书与读个文凭是两回事,也许到了中年应该读的硕士博士类的,而非本科之类的,尽管如此,一想到又重新读书,那种心情总是快乐的,虽然不是从前喜欢读的硕士。
周末在住所,一个人总是有说不出的孤独感,尤其在冬天,雪在窗外无尽地漂着,国内的热闹与北[
阅读全文]
看到城里美女热门博主菲儿的影评及许多资深博主写的“无依之地"的影评深有感触。
在加拿大也有十多年了。
记得刚登陆加拿大的新鲜感,不一样的国度,不一样的风景,与故乡比,白雪皑皑的落基山像极了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不为权贵折腰的古代文人的风格,也许那种对异国风景的好奇促使我移民至加拿大。
当年移民来加与其说是移民,不如说是好奇的趋使[
阅读全文]
天空依然有几片乌云
树枝遮了主人的眼帘
于是他不经意折了她们
然而她们已长出小小的花蕾
雨淅沥沥地,不停地下着
主人慢慢地走着
看着地上她们的无奈
心理充满淡淡的哀愁
院前的小花
倔强地冲出地面
呼吸着春的气息
忧愁的主人看着她们
心理的哀愁缓缓地,悄悄地散了
[
阅读全文]
城里包括微信群里还有许多华人川粉认为大选舞弊,真是无可理喻。
如果一些华人川粉认为大选舞弊,法律规定,原告须举出证据,谁主张谁举证,举不出证据来说明就没有舞弊;而且川对选举60起案件已经被法官驳回,说明无证据支持;难道外行的从没在美司法系统工作的华人川粉都比美国法官强,一眼就看出选举舞弊?所谓的拜登曲线也是毫无道理,你这曲线是如何画出来[
阅读全文]
在海外生活也十多年了,每每想起故乡,感觉恍如隔世,再加上十几个小时的时差,北美与母国昼夜颠倒,母国的一切好像另一个世界。在故乡的教育,工作,生活已渐渐淡忘,不是有意识的回忆,好像与己无关。
北美的生活,起初只是为生存读书,工作,同时又夹杂着对未来不确定和去留徘徊的茫然心态,待生活稳定后,又似乎生活在别处,看的多的是母国新闻,多数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