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原文26: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卫平侯薨,子嗣君立。卫有胥靡亡之魏,因为魏王之后治病。嗣君闻之,使人请以五十金买之。五反,魏不与,乃以左氏易之。左右谏曰:“夫以一都买一胥靡,可乎?”嗣君曰:“非子所知也。夫治无小,乱无大。法不立,诛不必,虽有十左氏,无益也。法立,诛必,失十左氏,无害也。”魏王闻之曰:“人主之欲,不听之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原文25:显王三十九年(辛卯,公元前三三零年)秦伐魏,围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显王四十年(壬辰,公元前三二九年)秦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拔焦。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三二八年)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张仪言于秦王,请以蒲阳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魏王曰:“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于秦。”魏因尽入上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原文21: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纵横之术,苏秦自以为不及也。仪游诸侯无所遇,困于楚,苏秦故召而辱之。仪怒,念诸侯独秦能苦越,遂入秦。苏秦阴遣其舍人赍金币资仪,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以为客卿。舍人辞去,曰:“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激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也。”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原文19:显王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三三四年)越王无疆伐齐。齐王使人说之以伐齐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楚人大败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于浙江。越以此散,诸公族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海上,朝服于楚。评说19:越国攻打齐国,齐国的外交使者说服越国去打楚国,越国果然不攻齐而攻楚,结果被楚国打败,越国军阀乘机割据“独立”,但无不归顺楚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文18:显王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三三四年)韩昭侯作高门,屈宜臼曰:“君必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往者君尝利矣,不作高门。前年秦拔宜阳,今年旱,君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所谓时诎举赢者也。故曰不时。”显王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三三三年)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评说18:韩昭侯大兴土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原文16:显王三十三年(乙酉,公元前三三六年)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善。”评说16:魏国战国时尽出人才,但都留不住。商鞅去了秦国,吴起去了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原文15: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沦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请终烧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诺。”赵良曰:“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文14:显王三十一年(癸未,公元前三三八年)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评说14:前338年,秦孝公死,其子文公即位。公子虔乘机诬告商鞅,商鞅被抓,然后被处于车裂极刑。人有一死,皇帝也不例外。但历史上国家元首更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原文13:显王二十九年(辛巳,公元前三四零年)卫鞅言于秦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公从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原文12: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评说12:前者成侯主张不救韩国,结果齐威王派田忌领兵救了韩国。成侯因此忌妒田忌,派人假冒田忌去算命,让算命先生算算谋反能否成功。结果算命先生举报田忌谋反,田忌有口难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226]
[227]
[228]
[229]
[2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