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第九节刘少奇的反击   (1)   1965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转载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意味着毛泽东打倒刘少奇的斗争,向前迈进了一小步。这时刘少奇又使出他擅长的“浑水摸鱼”来对付毛泽东,在此之前,毛泽东已有几次被刘少奇“浑水摸鱼”搞得一筹莫展,吃了大亏。   在说刘少奇的“浑水摸鱼”之前,有必要先说一下刘少奇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倒刘第一炮   (14)   在如此的体制里,毛泽东一旦在“决策层”的政治局常委中间成为少数,那就什么都完了。毛泽东要想咸鱼翻身,似乎只有“政变”和“造反”的非法手段了。事实上,毛泽东后来正是用“造反”的手段,让下层造上层的反,打破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权力垄断,才实现了打倒刘少奇。   不过,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八节倒刘第一炮   (1)   1965年11月10日,当天的《文汇报》放到刘少奇案头的时候,不禁让他皱起了眉头,马上意识到这篇文章来者不善,因为这篇署名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的文章,点名批判了吴晗。吴晗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行政级别是副省级,按照当时的规定,批判吴晗这样级别的人,是要通过中宣部同意的。《文汇报》居然敢不通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点评:探究《海瑞罢官》迷案   (1)   一般认为,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对于这件事,现在的主流观点是:书生气十足的历史专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遵照毛泽东“学海瑞”的号召,单纯地写了一个学术性的剧本《海瑞罢官》,之后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场巨大政治旋涡,悲惨地成为政治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评:彭德怀的悲剧   (1)   彭德怀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只是因为给毛泽东提了一些不同意见,就被打成反党集团,被罢官,文革后又被关进监狱,成为新中国最大的冤案之一。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彭德怀的悲剧呢?最典型的看法,是把彭德怀的遭遇,归咎于毛泽东个人的原因,认为毛泽东没有接受批评意见的雅量,说的更严重一些,是毛泽东“爱整人&r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七节文革外围战   (1)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思虑好宏大的战略部署后,开始了打倒刘少奇的外围战。毛泽东下井冈山之后,先去了杭州,再到上海,然后回到北京。毛泽东离开北京三个半月后回来了,北京的众高官轻松了三个月后,又开始绷紧神经,注视带着井冈山泥土味的毛泽东会有什么新动向。毛泽东一点也没有鞍马劳顿的倦意,马上着手打倒刘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六节重上井冈山   (1)   1965年3月15日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去外地巡视。从1949年到1974年,毛泽东共外巡58次,平均每年外巡两次以上。毛泽东这次外巡,一来是惯例,二来是要避开中央关于试办“托拉斯”的座谈会。所谓“托拉斯”,是刘少奇率先提出的一种企业形式,它与以往的国营企业不同,不是用行政方式管理,而是用“经济的办法管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五节文革新人初登场   (1)   毛泽东跟刘少奇的第一场交锋,满盘皆输。然而毛泽东天生有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不回头性格,他一旦立下了打倒刘少奇的目标,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一定要奋战到底。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毛泽东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毛泽东给自己的评价是:“我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四节道路是曲折的   (1)   昨天(1964年12月27日)的会议散会前,毛泽东给众位高官留下一个猜谜题:“北京有两个独立王国,你们自己去研究。”众高官当中,悟性比较好的人,当场就猜出来了;悟性差一些的人,一时还猜不出,其实,搞政治最重要的是靠悟性,悟性这个东西还真是无从学起的。那些悟性差的,猜不出,于是就纷纷去问组织会议的邓小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点评:建国后的第一次路线斗争   (1)   现在一般认为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是一次反对个人崇拜,强调集体领导,民主气氛很好的大会。八大第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是所有文件和发言中取消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1945年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党章,特别写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