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第十八节重点突破夺权   (1)   “二月逆流”之后,毛泽东不再提“全面全国夺权”了,不再提“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了,不再提“1967年2月到4月是决胜负的时期”了,整个文革运动,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停顿。各种迹象表明,毛泽东在1967年1月1日发起的“全面全国夺权”,已经失败了。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起一场“全面全国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3)   周恩来在2月16日要接见财贸口的造反派,如果有杜向光参加,根据他的一贯做派,肯定会在接见中向周恩来发难,甚至根据掌握的高层内幕,当场揭发周恩来的一些问题,让周恩来下不了台,大大打击周恩来的威信。在现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威信对于周恩来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周恩来绝对要自己的威严不容侵犯,绝不容许杜向光破坏自己的威信。   周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7)   《军委八条》的主要内容是:一、坚决支持左派,坚决反对右派,对反革命组织坚决采取专政措施;二、不准抓人,不准抄家,不准戴高帽、挂黑牌、游街、罚跪等;三、军队系统的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准外出串联,已经串联的要迅速返回;四、军事领导机关一律不许冲击。   《军委八条》中的内容,除了第一条,其他都是阻止在军队里搞文革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七节全国全面夺权   (1)   毛泽东在1966年的文革,虽然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总体来说,他是不满意的。特别是毛泽东拉开了打倒周恩来的序幕,可是进展却非常有限,基本上算是失败之作。因此,毛泽东决定改变1966年以来的战略,发起一个极为大胆和史无前例的大决战:“全国全面夺权”。毛泽东在1966年12月26日的生日寿宴上,站起来举杯对参加这次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68) 从8月19日到8月23日的一个星期期间,清华大学里出现了不少针对刘少奇的大字报。比如《舍得一身剐,敢把王光美拉下马》、《刘少奇7月29日讲话是反毛泽东思想的》、《肃清原北方局中的黑线》等。当有人把毛泽东写的《炮打司令部》大字报在清华大学张贴之后,马上出现《炮轰司令部,炮打刘少奇》等直指刘少奇的大字报。   虽说攻击刘少奇是主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4)   1966年8月到9月红卫兵运动兴起,在毛泽东的大力支持下,大接见,大串联,一下子就搞得轰轰烈烈。红卫兵都在高喊:“誓死保卫毛主席”,可是毛泽东的敌人在哪里呢?红卫兵们简单地把毛泽东的敌人,理解为黑五类这些人,因为他们是最容易识别的阶级敌人,于是就向黑五类大打出手。可是这样一来,红卫兵运动就偏离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六节拉开倒周序幕   (1)   毛泽东在1970年,对来访的美国记者斯诺说:决定打倒刘少奇,是1965年初开始制定《二十三条》的时候。毛泽东与刘少奇“斗”了一年多,到1966年夏天,刘少奇就被罢了官,基本上被打倒了。可是刘少奇倒台之后,毛泽东的斗争还在继续,前前后后一直“斗”了10年,这说明毛泽东第一次遇到真正的高手。这个高手是谁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7)   要拜群众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不要经常以为自己是一个什么干部的子弟,就觉得自己有点特殊的样子。党和人民把你养成人了,此后一切,每时每刻,都是要想怎样才能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惠。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是最最害人的东西,永远永远不要让个人主义盘踞你的脑子,这样才能看得宽,看得远,才能前进,才会使自己化成人民血肉的部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五节红卫兵登场   (1)   1966年8月12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闭幕后,毛泽东看到自己在党内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打倒刘少奇,于是马上改变斗争的方式。六天后的8月18日,毛泽东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拉开了红卫兵造反运动的序幕。   在谈红卫兵运动之前,有必要先谈清楚几个基本的问题,这样比较容易理解红卫兵的各种行为。   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8)   周恩来8月2日的讲话,尽管表示出对毛泽东的支持,但周恩来只是不点名地婉言批评了刘少奇几句,不痛不痒的,所以周恩来发言之后,会场上仍然十分沉闷,应者寥寥。这让毛泽东既不满,又无奈。看来毛泽东只有再次亲自出马“批”刘少奇,才能打开这个局面。   8月4日下午,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单独召开只有政治局常委和少数高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