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当定都南京的六朝消失于历史的天际之时,它曾有的金粉旖旎也随云烟去。虽然六朝时所建的玄武湖皇家园林差不多被隋文帝碾为平地,但它“一池三山”和以水为轴心联络各景点的皇家园林模式,却遗留在了扬州瘦西湖园林和北京的颐和园里。
因瘦西湖空间广阔、水道狭长,外加清朝时富庶的盐商想让时常到访的皇帝有[
阅读全文]

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曰:“食色,性也”。人的生命,什么是最重要的?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告诉我们,是饮食和性。它们站在生命跷跷板的两端,让我们自由的生命平衡,完整,充满乐趣。可是,自从诞生于古徽州的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的正统后,严苛的礼教让男女之事变得讳莫如深,跷跷板一端的“性”被严重压制。当“性”[
阅读全文]

“笑看春风十里香”的江南,是无数人心中的天堂。然而,每个人心中的江南却不尽相同。苏杭的江南是小桥流水人家,扬州的江南是烟柳画桥琼花,南京的江南是秦淮风月楼台。这些“江南”,因为柔柔的水波和文人的颂赞,都泛着温润婉约的光晕。可是,古徽州的江南,因“插天万仞”的黄山和深潭急流的新安江,却有一股阳刚之气。而时常氤氲在枕山[
阅读全文]

黄山的大名,在中国有几人不知,几人不晓?可它从属的曾如明月光般的古徽州又有几人记在心上?《牡丹亭》的作者,戏圣汤显祖说:“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千古名句中的“黄”即指黄山,而“白”则指徽州的母亲山齐云山。作为古徽州众山之一的黄山,或许并不比其它的山美多少,本来美在人心,心中有情,眼中才[
阅读全文]

徽墨、徽剧、徽菜、徽派建筑、徽派盆景、徽派园林,这么多的“徽”字让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带“徽”字的文化来自何方?为什么徽文化会流传四方?
这些带“徽”字的文化来自“青山向晚盈轩翠,碧水含春傍槛流”的古徽州。古徽州的自然和人文禀赋孕育了富甲天下的徽商,是他们繁荣了徽州文化并使其流传四方。
徽州
徽州
徽州
如[
阅读全文]

被誉为百科全书和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红楼梦》,为什么又名《金陵十二钗》?为什么曹雪芹要在书中把四大家族的原籍全部放在金陵?金陵,今天的南京,在作者的心目中,是怎样的存在呢?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这些全部被冠以“金陵”头衔的各色女子出身不同,才情不同,命运也不同,却都在贾宝玉的一句“常听人说金陵极大&r[
阅读全文]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想起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诗人在诗中对“表妹”的爱恋不禁让人对春日里的江南怦然心动,想在杏花春雨中,撑着油纸伞,去探访“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表妹”。苏州、杭州和扬州,都是江南的“表妹”,都是“水秀山清眉远长”,而南京,这个位于长江南岸的十[
阅读全文]

中国从不缺闻名遐迩的江河,可既承载着世纪风雨,又萦绕着莺歌燕语,还飘荡着侧词艳曲的江河,却寥寥无几。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南京秦淮河,就是那寥寥无几江河中的魁首。孔尚任的“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描绘了秦淮河的唯美和繁华,而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
阅读全文]

南京,六朝的古都,十朝的都会,应该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城市。可是,从东吴到东晋,然后到宋齐梁陈,再到南唐和大明王朝,最后到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这些在南京建都的政权好像有“催命鬼”尾随一样,都昙花一现,只有东晋“活”过100岁,其它的政权在南京没多久就“挂”了。南京,难道是一个被诅咒过的城市吗?
南京
南京
或许是的。据说[
阅读全文]

得益于春秋时期开挖的邗沟,得益于隋朝开建的京杭大运河,得益于长江出海口的位置和朝廷的盐业政策,“逐水而城、历代叠加”的扬州,就像一颗常青树,就像一朵永开不败的花,从汉至清都绿意盎然,芳香四溢,生机勃勃。虽然今天的扬州因远离贸易大通道再也没有当年的“神采奕奕”和“意气风发”,但汉代的广陵王墓、南北朝的古剎明寺、隋朝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