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流血就一定让它血流成河(1)
开聊巴勒斯坦问题/学生问题
(所有蓝字均可点击)
先重推一个7年前写的《懒人爱电影(六):29-32(文明的冲突)》。一直喜欢真实事件/历史片,其中第32部《阿尔及尔之战》LabattagliadiAlgeri(1966),是今天特别希望大家抽空看一下的片子,里面展示的一切非常符合巴勒斯坦那块土地最近30年的“人文风景”。
23年10月发生哈马斯[
阅读全文]

首席的诞生与两次蹭车
(一)乐队首席的诞生
孩子在市交响乐队青年队拉小提琴,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去滥竽充数镀个金。虽说只是充数,一眨眼也已经5年有余,没有一定的毅力及兴趣估计也难以坚持。
何况期间还夹杂着那个万恶的新冠期:先是停止所有活动,然后切换成网上练习并取消所有公演;接下来是获准进入剧场舞台练习,但每次人数不得多于30、且必须保[
阅读全文]

假如把川普比作希特勒……
《台美选举中若干细节之比较》
2024美国大选进入了最后阶段,是的,最后阶段,我是这么认为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实际上至少1年以前,很多人已经判定最终将是“民主党拜顿VS共和党川普”,各种党内前戏都可一笔带过,干等最终投票日的到来。
作为一名境外势力者,我先好好坦白一下过去8年,我是如何干涉并影响美国内政[
阅读全文]

日台港沪美的股市记录
2023年底关注台湾大选时,常听他们感叹道:经过民进党蔡英文政府的8年努力,我们台湾股市的加權指數已经超过香港的恒生指数了。
非常感慨股市的各种记录,那种大升大跌涨停跌停,以及伴随而来的大喜大悲。上世纪80年代俺到了日本,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特别是那时日本人对股市的关注,或者说他们个人股票买卖的普及率吧;后来我住进了[
阅读全文]

麦克追思会
麦克去世了,他所在的IT部门决定为他办个追思会,用POTLUCK的形式。我们部门也被邀请一起参加,因为麦克是我们专门指定的技术支持。
中午12点半,大家聚集到大会议室,那里已经布置好6/7张桌子但没有椅子,桌上摆满了各自带来的点心和菜肴。大家随意聚集在桌旁,互相打招呼互相问候,轻松而略带一丝严肃。会议室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麦克的照片,满[
阅读全文]

乌克兰的希望NADIYAUKRAINE
——乌克兰国家芭蕾剧团观演
从小被带着去看芭蕾,渐渐地也就喜欢上了芭蕾。曾在文城写过3篇:《文革幸运儿:跳芭蕾的大哥哥》,《日制芭蕾舞剧白毛女》,《关于“芭蕾与包养”》。
最近几年,随着孩子长大,每年的6场交响乐音乐会或芭蕾或歌剧,便成为了我们的生活套餐。昨晚去看了场芭蕾,是TheNationalBalletofUkraine在加[
阅读全文]

台美选举中若干细节之比较
2024年1月13日,台湾大选顺利结束;当晚各党派竞选人分别宣布承认结果,并向胜者赖清德致电祝贺。回顾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台湾民主之路,这种平和且极具风度的收尾还是台湾选举史中的首次。至于能达到这步的原因,我认为就在于他们“投票/唱票/计票”的程序设计,完全做到了合理透明公开,让所有参赛者观赛者心服口服。
关于[
阅读全文]

名门千金从政路
(文中照片来自网络)
11月22日发了《由柯文哲的哭想到:党性,个性与人性》,其实此篇在20日即完稿并同时转交给了柯文哲竞选团队,希望他们能“追求一个独立败选的孤荣个性,但千万不要为了一些权力而与那种组织合作,到头来去怀念还可以放声大哭的昨天”。
11月24日,台湾总统候选人层面的“蓝白合作”彻底破局,柯文哲正式与时[
阅读全文]

由柯文哲的哭想到:党性,个性与人性
今年9月底写了篇《衣锦还乡印度人》,并于文末落下一句:下次聊聊“死有余辜VS死者为大”。10月底写完刚想发,突然李克强去世。面对众多哀悼文,我胆子再大也知道哀兵必胜啊,于是大作摁着不发。但即便我不发,这世上总有少数人会和我持相同论调,且敢于发的,特别是外国人:一个德国人老雷和一个日本记者矢板明夫。[
阅读全文]

判处监禁2个月,立即执行
《香港啊香港,你要干嘛?》
23歳的香港女学生在日本留学,期间2018年9月至今年3月、在某SNS上留下「我是香港人,支持香港独立」等多个留言。今年3月,女生回香港探亲,没出几天即被香港国安警察逮捕,理由为涉嫌中国《香港国安法》下的“煽动分裂国家”罪。此案件当时被视为“中国《香港国安法》域外适用第一例”。
在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