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7-07-07 17:21:03)
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印度军队侵犯中国领土,而且还赖着不肯撤走。这说明了二个简单的事实,其一是当今的中国领导人很有耐心,这事要发生在老毛年代,或者小平时代,早就打起来了;其二是印度人实在是不长记性,62年被中国军队打得屁滚尿流,找不到北,如今又想再试一次?最早听说旧上海有一批人,称作为“红头阿三”,专门干些门房,交通协管员之类的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7-07-06 17:08:16)
五十几岁的朋友已开始在探讨何时该退休,故没事空闲时,替朋友做一些基本计算。当然每个人情况各异……此类计算一定不适合所有人。假设条件1:有自住房,且没有房贷。假设条件2:60岁前退休,需付医疗保险,65岁后不需要再付了假设条件3:属典型的中产阶级假设条件4:通货膨胀比例为每年百分之七每个月的基本支出计算:1.食品,饮料,及酒,外出吃饭等:600-1000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奔六的朋友时常会讨论一个问题,就是退休后去哪里生活,留在美国还是去中国。这的确是一个困难的选择。为此我例出了在上海过退休生活的十大优缺点,以此帮助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先说说在上海生活的十大优点:1.能吃到正宗的上海小吃和早餐2.能享受到全国各地的风味3.出门方便,地铁,公车,或出租车4.可看到各类文艺演出5.方便去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旅游6.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华人中传有一个似笑话,却反应了家长对孩子读书成绩的期望值:Astandsfor"Average",Bstandsfor"Bad",Cstandsfor"Crap",andDstandsfor"Death"。译成中文就是拿A只是平均成绩,拿B是差的成绩,拿C则是一塌糊涂的成绩,拿D则是要命的成绩了。学习成绩是许多家长最关心的议题之一,也是令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对男孩的教育,采用怎样的方法才更有效。我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最近EA/ED发榜,子坛上热闹非凡,各类评论,想法,感叹如潮水般的涌现。其实静下来想想,上与不上名校,真的不是什么要命的事,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向上,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又何愁一时的得失呢?笔者从事工程多年,与许多工程界的各类人士打过交道,有毕业于社区大学的,甚至没有学位的,更多的则是毕业于卅一级大学的,亦有私立大学的,诸如加州理工,康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1)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年龄由少变老,人们对他的称呼也会随之而变。本人虽然已年过五十,但依旧活跃在工程领域的第一线,其精力,体力,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等,都还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是自我感觉过份良好),且常常飞往美国各地开会,讨论或审核工程项目的规划,进度,预算,或存在的问题,从来没觉得自己老了,直到这次回到上海休假,在与他人的交谈中才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6-12-12 15:02:09)

第一次踏上美国本土是三十年前的三月份,随当时机械工业部一个访美代表团,去美国访问学习三个月。乘坐国航从北京到旧金山,换泛美航空从旧金山飞纽约。国航航班很空,每人发一包东西(在飞机上从头到脚用的东西),空姐非常的漂亮及热情,服务周到。三月份的纽约天气依旧很冷,记得路过42街时(当时纽约的红灯区),在街上慢走或在路边等生意的小姐们都披着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从现在到明年三月下旬,美国各大名校发榜,众多华裔孩子金榜题名,获取大小藤及各州的TopSchool的录取通知,于是乎朋友们通过微言和邮件称赞孩子的努力,父母的辛苦。那么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学习,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家长们全力以赴,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外,笔者认为也应该谢谢先辈及孩子的父母,给了后代一个优良的基因组合,使孩子在同样一天24[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每年从现在到明年三月下旬,金榜题名,许多进入名校孩子的父母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媒体新闻记者也辛苦奔走,到处采访哈佛女孩,耶鲁男娃,虎爸藤妈,让这些爬藤经历和体会见诸各报及网站。可你再过几个月会发现,这些曾经幸福万分的父母脸上呈现出一丝忧愁,究其原因,一年六万多美金的大学费用,平均到每个月五仟多美金额外支出,是这些父母忧喜参半的原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据世界日报六月十日报道,近日,家住加州戴维斯(Davis)的陳先生一家成為州府地區居民們稱讚和羨慕的焦點。續大女兒Anna考取哈佛、二女兒Amanda考取普林斯頓以後,今年三子Alex又被麻省理工錄取。聽到消息後,周围朋友和鄰居都稱讚道:「專考名校,倆工程師培養出仨學霸!」。作为中国进士第一村--宁波走马塘陈氏家族第二十八代传人Alex,能以这样优异的成绩被麻省理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