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toMD

感恩,关怀,友谊
博文
从牛奶过期的日子想到退休——一位老医生反思司徒当我看到牛奶瓶上的标签写着“五天后过期”,我打开来尝了一口,味道依然新鲜,香浓可口,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我知道,虽然今天喝起来还是很好,五天之后它终究会变得不同,不再是现在这个样子。于是我心里想,还是尽快把它喝完吧——因为我知道,它的“好味道”是有时间限制的。这种感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7-18 01:58:59)
第一次养狗的经历司徒 几个月前,我的小儿子突然说他非常想养一只狗。我和太太听了都觉得挺有趣的,最后经过商量,我们决定给他一个小小的惊喜,养一只狗。 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一则广告,内容是西雅图有人要送出一只小狗,品种是“Yorkie”。我小儿子给他取了个名字叫“Taffy”,牠有着白色、蓝色和金黄色相间的毛色,三种色调交织在一起,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7-17 13:59:01)
AI的决策必须受到人类价值观的约束司徒AI拥有强大的数据逻辑分析能力,或许它还能创新,但它无法理解人类的价值观——例如同情心、公正与道德。AI的决策仅仅依赖于数学计算和模式,缺乏人类所特有的伦理考量。因此,AI必须由人类进行管理,不论代价如何。AI的价值观是由人类输入的数据决定的,而这些输入必须通过社会共识、民主程序和法治的衡量。如果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AI的出现将会使社会需要更多的医生,而不是更少司徒我们现在常常听到一种说法:AI会取代医生,医疗将实现自动化,诊断可以交给机器,未来医生的数量会越来越少。这种观点在媒体和网络上几乎成了主流。但我们很少听到另一种可能性:也许AI的出现,反而会让社会更需要医生,而不是更少。这个观点其实并不违背常理,而且在医学史上早有类似的先例。以神经科和精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比较AI与医生的诊断能力,我们应该设计一场真正公平的测试司徒最近有一项实验使用了304个来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标准病例。AI系统与来自美国和英国、拥有5到20年临床经验的21位医生进行对比。他们被要求逐步处理这些病例,包括选择检查项目、问诊内容,以及进行鉴别诊断。结果显示,当AI系统搭配使用OpenAI最新的大型语言模型时,能够在85.5%的病例中做出正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人工智能会取代医生吗?司徒人工智能以后很有可能会取代医生在很多工作上的角色,也一定会改变医生的培养方式。不过,其实我们更应该问的是,会不会有一天AI会取代人类在所有事情上的角色?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未来的医学,可能会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我们习惯把医生分成内科、外科,或者心理和身体,但以后这些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很多现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零的突破:忘不了的启蒙老师司徒 我这半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学生。年纪大了,偶尔也开始教一些年轻的学生和医生。慢慢地,我发现,老师大致可以分成两种。 有些老师很厉害,是专家,能帮你把已经懂的知识学得更深入、更专业,算是帮你从一走到二。但更难得、更重要的,是那些能带你从零到一的老师。 我把这叫做“零的突破”。 这种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美文化的对话:个人、家庭与信念的选择》司徒 我在中國出生長大,生活了二十六年,後來來到美國,已經在這裡讀書、生活、工作三十多年了。這些年來,我深刻體會到中美兩國在人際關係上的不同。 在中國,家庭關係很重要。從小大家就知道這是你的表哥、舅舅、祖父,家族之間的連結很深。人們總是說,人生像一場接力賽,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鋪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28 23:48:37)
通往真理的旅程司徒我在TikTok上有一段英文视频,蛮受欢迎的。今天翻译成中文,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得一名师。但我想,人生最重要的,还是找到你内心的真理。真正的答案,其实一直都藏在我们自己心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撞墙才会改变:为什么改变别人的观点这么难?司徒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家长、朋友,有时候想去说服身边的人,常常会转一些视频、文章,或者一些伟大人物的传记给对方看,希望能让对方想通、改变。但往往这些努力最后都是徒劳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当人们遭遇巨大的压力或挑战时,尤其是当他们“撞上南墙”的时候,才会真正开始重新思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