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7-01-10 10:09:53)
我们要说“被误解的大乘修行”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许多人都说他是在学佛,他也在学大乘法,可是他对于大乘法教所讲的真如,他并不完全信受。他认为真如就是像“我”一样,有眼睛,然后看得见、看得到,也就是说,他把六识这些意识然后眼识等等的体性当作是自己,所以他最后还是落在意识心常见的我见里面,他对于真实法是难以了解的。所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人问:何谓天魔、阴魔、烦恼魔?那么对于在世间,随顺于苦乐追求五欲,而不知生死苦者而言,本身他就是处于天魔、阴魔与烦恼魔的掌控中,因此并不知道有天魔、阴魔与烦恼魔的存在。
  就好像苏东坡讲过一句话:“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人是在庐山里面,当然就没办法看到庐山整个面目。如果说你是处于天魔、阴魔、烦恼魔中,就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根据跟许多朋友交谈的经验,往往大家对于佛教的印象就是看破与放下。当然就是说更极端的,也许在许多年以前,比较极端的看法就是,往往一个人在世间里面碰到了没有办法克服的困难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选择抛弃所有的一切,出家去了,这个叫作遁入空门。这个遁入空门的人,往往也都是号称自己看破了一切,所以就不再管这些世间的事情。那近年来这种观念,当然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1-09 10:21:34)
修行有魔考是真的吗?大家都知道,“魔考”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吓人,其实一般的人对于所谓的魔考的认知,其实是有偏狭的。也就是说,一般人对于魔的内容并不了解,因此认为修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障难,全部都说为是外来的魔考,其实这样的情形就是他不了解全部的内容。而其实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是有外来的干扰,但有的时候却是自己内部的问题。因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量论起点错误,导致不能实现解脱结果,沦为戏论
  佛教的因明学,可以说即是以内明为根本,而藉由宗、因、喻三支的表述来达到显现世间万法三量之目的的学问,喇嘛因此而将因明称之为“量论”。但是,西藏的量论传承自陈那、续接于法称,然后再引进了月称的中观应成思想,最后由格鲁派全盘接受以及发扬,并且提出了“中观量论双运”的主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世间逻辑学的究极,乃是以佛教内明为基础的佛法因明,也是释迦如来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所传授佛法教理中的五明之一。
  因明学萌芽于古印度,原是各学派用来辩证论理的方法,至佛陀时印度的因明学已颇具系统,世尊亦常用以利乐众生;随著佛教的兴盛,外道之因明日渐式微,到后来因明也就成为专指佛教论证的一门方法。佛法自印度发扬之后,随顺因缘地向南北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次当中,我们探讨了在佛法经典中所说,有情众生往生后,中阴身现起、现起后的状况、以及后续投胎受生、六道轮回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再回过头来,继续探讨密宗所说中阴身现起的过程。
  莲花生在《中阴闻教得度》中,说明密宗的中阴身是如何现起的。他说:【第三天,黄光将生起,它是地大的净性;同时从黄光中,南方众宝庄严佛土的宝生佛将在你的面前出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1-05 11:43:55)
上次当中,我们说到在佛法中,有关往生者的中阴身现形的三个法则,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中阴身现起的过程,接续前面的“随业”、“随重”和“随愿”的三个中阴身现形法则。
  我们今天在节目的一开始,先举一个譬喻,来简单地说明法界的这三个规则。大家都知道在台湾地区,要进入大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1-05 11:18:08)
我们探讨了藏传佛教《中阴闻教得度》这一本书中所说的,有情众生舍寿过程时,外四大物质地、水、火、风分解的错误。我们要接著继续来探讨《中阴闻教得度》这一本书中,关于内分解的过程之错误。
  “中阴身”这个名词,在经典里面也称为中有身,因为他是介于有情众生这一世的三界有,以及下一世的三界有之中间,还没有去投胎之前,在两个三界有的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1-05 11:08:11)
接著再观察,舍寿了之后五阴归于坏灭,这一世所有的善恶业,所熏习的一切有漏、无漏法种,要归向何处呢?还是归于如来藏。意思是说,死后还是回归如来藏,所谓“了生脱死”就这么了了。
  也许有人说,想要知道上辈子从哪里来、下辈子到哪里去?不必求开悟,去修天眼通、宿命通就行了。但是天眼通、宿命通修成了,仍然无法解决“生从何来、死往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