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附打油诗一首
天悠悠
风悠悠
唯有春色不回头
去年四月花满坡
今年遍野是残柳
怎能不怀旧
上周六终于把税给做掉了,拖了这么久就是因为找不到一支股票的最初买入价,broker系统里没有(因为太早),个人记录里怎么也找不到了,本来可以抵点loss,无奈找不到原来的记录,只好按IRS的规定将costbasis写成零。这美国的税真是繁杂,劳民伤财,且不说养[
阅读全文]

捡起这本《艺伎回忆录》,完全是出于一种好奇。这本25美分的旧小说是从图书馆外面的架子上买的,一直被遗弃在车后备箱的一角。每次买菜打开后备箱看到,也提不起兴致捡起来放进车库里。想当年,章子怡演的这部电影被炒得沸沸扬扬,我都不曾心动去看。想到艺妓,脑子里出现的就是一张抹的跟吊死鬼那么白的脸,配上浓艳的两瓣嘴唇,高高盘起的发髻,真是没[
阅读全文]

作家水沫说,三月的风,爱人的吻。雨后的三月,徜徉山谷,任春风拂面,任它带着春的气息、丝丝凉意和春阳的和煦从脸颊发尖吹过,心也随之荡漾。
江南的春天早已来临。母亲在微信朋友圈里晒江南盛开的桃花,粉嫩的樱花和江边的翠柳。我的心蠢蠢欲动,期盼春天的来临,望眼欲穿。
今年冬天,这里的雨水太少太少。三月底的山一眼望去,还是枯的。路边的草已经[
阅读全文]
雨后的天空湛蓝清澈,院外阳光普照。清晨的小院一如往常,没有阳光,徐徐晨风吹来,一丝丝的凉意。我坐在院中,手拿一叠报纸,眼睛却时不时地瞟向那个墙角,那个筑在passionfruit藤条上的鸟巢。几天前尚见鸟妈妈蹲在那儿一动不动,而今她已经杳无踪影。
昨日好几次观察,就发现鸟妈妈不在巢中蹲点。昨晚上楼前,不死心地打开后院门,想最后确认一下,希望见到[
阅读全文]
1.
ADecadeAfterBear’sCollapse,theSeedsofInstabilityAreGerminatingAgain
Abigfinancial-firmcollapseinnearfutureisexceedinglyunlikely,butanothercrisisisn’t
ByGregIp
March14,20189:46a.m.ET
SincethebailoutofBearStearnsCos.adecadeagothisweekandthefailureofLehmanBrotherssixmonthslater,regulatorshavemadeittheirmissiontopreventarepeat.
Yeteventhoughabigfinancial-firmcollapsein...[
阅读全文]

Publishedin1983,thebookF.D.R.AnIntimateHistorybyNathanMillerisold,thickandheavy.Icarriedwithmealmosteverydaytothework,hopingtofindtimeinbetweentoread.Finally,aftermorethanthreemonths,afterbeingrenewedfivetimes,thebookcannowbereturnedtothelibrary.
Undoubtedlythisisagreatbook,verywell-written,verywell-sourcedandintriguing,beingdevotedtoafatherlyfigureof32ndU.S.PresidentFranklinRoosevelt,arema...[
阅读全文]
这是去年下半年写的,今日贴出来。
几个月前的有一天,坐在斜对面的越南同事跟我说起她家中孩子的事。这个同事有三个小孩,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儿子分别十二、十一岁,女儿六岁。暑假里,她和她先生上班,三个孩子在家,家中装有摄像头,她可以在她手机上时时查看家中孩子的动静。那日中午,她嘱咐孩子,将她事先准备好的中饭放进微波炉热了吃,然后她[
阅读全文]

远方的孤帆
你在等谁
碧波万顷
可是你漂泊的目的
浪花的不离不弃
你可曾为它倾心
难道你
在等天边的白云
期盼它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可看见
它与雪山缱绻缠绵
无暇你的钟情
归航吧孤帆
海的那一边就是岸
有着你可以停靠的港湾
无论潮落潮起
无论云舒云卷
那里永远浪静风平
**********************************
非常感谢喜清静mm[
阅读全文]

转眼送走了二月。日子就在这样不紧不慢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星期,从周一盼周五,盼周末,不经意间,三月了。今天上班,越南同事对我说,中国新年过完了,上周五结束了,问我吃了什么,是不是芝麻汤圆,我含糊其辞。事实上,我连汤圆都没买,想着家中有黑芝麻,可以自己做的,后来发现要放很多黄油,想想不健康,一犹豫就错过了。这年越过越没有年味了。新年时,[
阅读全文]
这是一两年前写的一篇文章,今日稍稍修改,贴出来。
昨晚母亲送来微信说自己正在整理旧照片,想搞本影集,以纪念她和父亲相濡以沫的五十年。这想法和我的不谋而合。
父母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父亲是温州人,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浙江小县城的一所师范院校工作,认识了母亲。母亲是当地人,师范毕业后在父亲学校的附属小学工作。父亲年长[
阅读全文]